城市错位路口递阶设计方法及应用
2013-10-13金成英赵俊军
金成英,吴 楠,赵俊军,王 聪
(昆明理工大学 交通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错位路口是一种特殊的平面交叉口,是由2个或多个T形路口紧密相连形成的不规则路口,一般间距在150 m以内[1]。如错位路口位于城市干路上,易导致路口及其相关路段的交通延误[2],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行车安全性降低,严重影响整个城市交通网的通行能力[3]。若把2个错位路口当做1个大交叉口处理,由于路口的面积过大,会造成路口空间资源浪费,且信号周期相对延长导致排队长度增加,影响下游路口的正常运行;若把2个错位路口当2个交叉口处理,则交织段内冲突点较多,导致行车秩序混乱,引起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
本文基于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理念,针对城市错位路口提出递阶性设计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利用仿真软件Tranmodeler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定量分析,得到城市错位路口递阶设计的最优方案,从而提高城市错位路口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
1 递阶设计方法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城市错位路口的处理方式有2种:一是通过道路及路口的工程改造,将错位路口改成规则的十字路口,但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且对道路空间资源的要求很大,在城市道路资源有限的状况下,此方案难以实施;二是根据路口的现有交通条件和实际交通量,提出递阶性设计方法。所谓递阶设计方法,即首先对路口作一体化考虑,空间上作为独立路口进行渠化,时间上实现与交叉口渠化相匹配的信号控制方式,分层次设计,选取最佳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错位路口的通行能力,减少行车延误。
1.1 错位路口渠化协同设计
针对错位路口处的交通问题,在空间上排除交通冲突点,通过相位相许的设计,具体可采取的交通渠化措施有:1)根据路口流量大小及排队长度,可考虑增加进口道车道数,如借用出口车道辟出一条距离交叉口25~35 m的专用左转车道,或者借用非机动车道,辟出一条距离交叉口25~35 m的专用右转车道,以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2)在路口进口道处设左转待转区,使单位时间内通过更多的左转车辆,减少左转车辆的行车延误。3)为规范行车秩序及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路口进口道处可设计中央隔离栏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隔离栏。4)若路口的面积较大,且行人较多,为了保证安全,可设置交通安全岛。5)关联路口道路标志标线的协同设计。
1.2 信号控制方式选择
1)错位路口的距离在50 m之内时,可当1个大交叉口处理,并采用单点控制。为确定交叉口周期时长和绿信比(有效绿灯时间与信号周期时长的比值),以路口机动车延误时间为指标。采用韦伯斯特定时信号延误公式[4]来计算车辆延误,用近似解法可求得路口最佳信号周期时长,再根据车道流量比计算各个相位实际有效绿灯时间。2)错位路口的距离为50~250 m时,若流量较小,可当1个交叉口处理;若流量较大,当2个交叉口处理,此2个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一样,且信号控制采用同步协调信号联动控制方式。信号联动控制是在同步协调控制的基础上,针对2个关联错位路口,在不增加信号机的基础上,配合错位路口协同设计,实现路口间的联动控制。具体采用哪种方案,需要对交叉口道路条件和交通流量流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后确定。3)错位路口的间距>250 m时,当2个交叉口处理,路口采用相同的信号周期,信号控制采用互交式干道协调控制,协调方向绿灯开启时刻相互错开,形成1条“绿波带”,使大部分干道方向的车辆不用停车而直接通过路口,提高通行能力[5]。
2 实例应用及仿真评价
2.1 问题描述
保岫西路与杏花路路口以及保岫西路与同仁街路口,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中心城区的重要地段,2个路口相邻50 m左右。周边分布了马里商业中心、保山影剧院、隆阳区幼儿园等,交通吸引点多,交通吸引点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保岫西路为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高峰时刻的流量较大。同仁街与杏花路为南北向重要干道,高峰时刻流量同样很大,交通量如图2所示,图2中单位为pcu/h。
图1 交通吸引点分布情况图
图2 保岫西路与同仁街、保岫西路与杏花路流量图
保岫西路与同仁街路口为非信控口,保岫西路与杏花路路口为信控口,同时这2个路口间距较短,并且保岫西路两侧为商业区、步行街,人流大,2路口中间连接段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严重,行人和非机动车乱穿马路影响机动车的通行,交通秩序混乱,安全性差并且路口通行能力下降,高峰时期严重拥堵。
2.2 递阶方案设计
基于2路口距离为50 m左右,可以当1个大交叉口处理,也可以当2个交叉口处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2.2.1 1 个大交叉口
即把错位口当1个大交叉口处理。
1)渠化设计
①交叉口各方向左转车辆较多,需要渠化一条专用左转车道,将各个方向距离交叉口25~35 m处辟出一条专用左转车道;②南进口方向右转交通量达500多辆,距离交叉口25~35 m处辟出一条专用右转车道,且受信号灯控制;③由于交叉口面积较大,为规范行车轨迹,交叉口处施画车道分割线;④东西进口道方向车流比较大且路幅资源少,加设中央隔离栏,减少进出交叉口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⑤加设必要的标志标牌。具体空间渠化如图3所示。
图3 保岫西路与同仁街、保岫西路与杏花路渠化图
2)相位相序及配时
①路口各个方向的左转车流和直行车流较大,信号控制采用四相位控制;②为减少交叉口交叉冲突,且不致使下游交叉口拥堵严重,南进口右转车辆受控;③根据单点信号配时公式计算信号周期为120 s,根据车道流量比计算各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④香柱巷方向几乎无车辆通行,可以忽略,结合图3,进口道车流编号如图4所示,信号相位相序配时如表1所示。
图4 错位口当作1个大交叉口时进口道车流编号
表1 错位口当1个大交叉口时的相位相序配时
2.2.2 2 个交叉口
即把错位口当作2个交叉口处理。
1)渠化设计
①保岫西路与同仁街路口加设信号灯;②基于2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较短,为减少交叉口冲突点及保障行车安全,保岫西路与杏花路路口加设东西向的中央隔离栏,且西进口方向和北进口方向禁止车辆左转;③南进口方向右转交通量达500多辆,距离交叉口25~35 m处辟出一条专用右转车道,且受信号灯控制;④东西进口方向交通量比较大且路幅资源少,加设中央隔离栏,减少进出交叉口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⑤加设必要的标志标牌。空间渠化如图5所示。
图5 保岫西路与同仁街、保岫西路与杏花路渠化图
2)相位相序及配时
①2个路口间距约为50 m,2路口的信号控制采用同步协调信号联动控制方式,三相位控制;②为减少交叉口交叉冲突,且不致使下游交叉口拥堵严重,南进口右转车辆受控;③根据单点信号配时公式计算信号周期,选择需要较大信号周期的交叉口公共周期为100 s,对关键车流7,8,12等设成搭接车流如图6所示;④香柱巷方向几乎无车辆通行,可以忽略,结合渠化图5,进口道车流编号如图6所示。信号相位相序配时如表2所示。
图6 错位口当2个交叉口时进口道车流编号
表2 错位口当2个交叉口时的相位相序配时
2.3 仿真方案评价
通过TranModeler仿真软件对错位路口现状和上述2种方案进行仿真,如图7,8所示。对交叉口进行时空优化后,2个方案均明显优于错位路口现状。
图7 错位路口当1个大交叉口时的3D仿真界面
图8 错位路口当2个交叉口时的3D仿真界面
以研究区域内各个进口道车辆平均延误、平均停车次数及各个方向车辆平均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结果如表3所示。
①2种方案均优于错位路口现状,现行错位路口渠化不合理,且路口1无信号控制,高峰时期车辆冲突严重,交通秩序混乱,形成路段瓶颈,交通拥堵严重,致使错位口及保岫西路干道通行能力差。
②将错位口当一个大交叉口处理时,采用四相位的信号控制,路口的行车秩序明显改善,但周期时间过长,对向车辆等待时间过长,各方向排队长度和延误均增多。
③将错位口当2个交叉口处理时,路口2加设东西向的中央隔离栏如图7所示,均采用三相位控制,且对错位口信号同步协调联动控制,各个方向的排队长度和延误较小。考虑到路口2加设中央隔离栏会引起相关路口转向流量的叠加,则相关路口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其方向的绿灯时间。
④将错位路口当2个交叉口分别考虑的方案优于将错位路口当1个大交叉口的方案,前者为最优的时空一体化优化方案。
表3 设计方案仿真评价
3 结论
以保山市隆阳区的错位路口为实例,根据实际交通参数,对错位路口进行协同渠化设计,且设计了与之匹配的信号联动控制方案。基于TranModeler仿真结果表明,类似的交叉口即间距较短的错位路口,不能确定当1个交叉口考虑还是当2个交叉口考虑时,需要根据道路条件与交通条件,提出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得出最优方案。
[1]张元元,苏跃江,王晓原.错位路口改善策略及其仿真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15(226):26-31.
[2]马俊来,王炜,李文权.错位路口信号相位设计的线性控制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19(4):27-29.
[3]陈涛,魏朗,陈荫三,等.城市错位路口通行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1):62-67.
[4]杨佩昆,杨兆升.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5]王守宝,钱勇生.城市错位路口的交通治理措施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6(178):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