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原菌构成比及检测方法评价

2013-10-12张绪利丁海峰梅雨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泌尿道尿沉渣泌尿系统

张绪利,丁海峰,梅雨珍,曾 华,张 辛,高 原,张 静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原菌包括细菌和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是常见的医院感染性病原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统计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原菌的构成比,分析影响构成比的因素,评价其检测方法,旨在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各医疗机构报道的病原菌构成比是局部的、某一地域性的数据,差异性较大,不能从全局和宏观上说明问题,故作本综合统计与分析,特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医药类核心期刊等杂志上报道的泌尿道病原菌感染资料,遴选相关的实验数据,通过列表合计,计算多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均值和报道率,剔除“感染率”、“检出率”等不明确的数据以及报道率较低的病原菌种类。同时比较与评价其检测方法,并对其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加以讨论。

2 结果

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原菌的构成比见表1。表中文献序号与参考文献序号相同[1-13]。表中所列的11种病原菌是泌尿道主要条件致病菌,其报道率占遴选资料的46.2%(6/13)~100%(13/13)。这11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均值(%)由高至低依序是大肠埃希菌(37.6)、白假丝酵母菌(8.5)、粪肠球菌(8.0)、铜绿假单胞菌(7.1)、肺炎克雷伯菌(6.5)、屎肠球菌(6.3)、阴沟肠杆菌(5.2)、金黄色葡萄球菌(5.2)、表皮葡萄球菌(4.5)、普通变形杆菌(3.6)、鲍曼不动杆菌(2.5)。从尿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依据,也是金标准,不可用其他方法取代。

表1 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原菌的种类及构成比

3 讨论

3.1 构成比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意义

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常用来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用百分数表示。病原菌的构成比是指这种病原菌在所检出的所有菌株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即出现的频率。因此,病原菌的构成比越高,这种病原菌在医院感染中就越常见。由于各医疗机构报道的病原菌构成比是局部的、某一地域性的数据,差异性较大,故将多种文献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就能从全局和宏观上说明问题。表1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构成比最高,显示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需认真加以控制。对白假丝酵母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菌的控制也不容忽视。

3.2 影响构成比的因素

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可影响到一些病原菌的检出,从而影响构成比。表1中不同文献资料报道的同一种病原菌构成比差异之所以很大,与检出的菌株种类相关。检出的菌株种类越多,某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就下降。目前,尿液标本的细菌检查有培养法和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法等[14-18]。作者邓益斌[15]研究发现:当尿沉渣细菌计数结果呈阴性时,可无需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就可发阴性报告,只有当尿沉渣细菌计数结果呈阳性时,才需要做尿液细菌培养以进一步确诊。吴丽芳等[18]用UF1000i型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沉渣中的细菌,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比较高,而且有很高的阴性预测率,可快速、简捷地检测细菌,但却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细菌培养。因此,细菌培养仍是尿液细菌检测的金标准,不可用其他方法取代。其中采用定量自动检测系统来检测病原菌是集病原菌培养和自动分析为一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靠而实用。如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鉴定[2]、采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100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10]等,都是较为先进的细菌培养鉴定方法。

3.3 报道率等问题的探讨

病原菌归属不明确影响报道率,应以“种名”为单位来加以统计分析。如普通变形杆菌若以变形杆菌属或笼统报道为变形杆菌就不予以统计,白假丝酵母菌若以酵母菌笼统报道也不予以统计,因此报道率就下降。报道率还与某种病原菌检出率相关,若某种病原菌检出率增高,其报道率也有可能增高,但不一定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病原菌报道率增高,其被关注的程度会增加,有利于控制相应病原菌的医院感染,例如大肠埃希菌等。

[1]张秀红.185例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06):735~736.

[2]吴静,吴庆.402株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6):1959~1960.

[3]赵蓬波,杨广民,侯晓杰等.579株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05):387 ~389.

[4]刘勇.73 6份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549 ~550.

[5]张传领,韩立中,倪语星等.1275株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1):1447 ~1449.

[6]陈红霞,黄艳,王贞斐.FUS-100尿沉渣分析仪在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筛检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1):1035~1041.

[7]戴昆琦,陈群英,奕利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411 ~3412.

[8]朱焕改,周玉,高媛,等.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611 ~1162.

[9]叶文君,黄琴香.医院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4):394~396.

[10]李瑞莹,陈林珍,丁彩屏.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09):1099~1101.

[11]詹燏,张红梅,汪慧等.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04):845 ~847.

[12]陈雪辉,商延芳.泌尿系统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25(10):651~653.

[13]周红儿.女性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4):645 ~946.

[14]王金华,张磊,李伟.评价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03):289~291.

[15]邓益斌,张梁,邓巧莹等.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培养比较及其在筛查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03):449~450.

[16]钟日辉,黄松音,李文静.某型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门诊患者尿路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1425 ~1435.

[17]崔艳梅,李晶,张捷.利用 UF1000i细菌定量结果筛选尿液细菌培养标本[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07):1258 ~1259.

[18]吴丽芳,陈翔,胡型忠等.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联合运用在判断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0):2403 ~2404.

猜你喜欢

泌尿道尿沉渣泌尿系统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一例公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诊疗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