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校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探讨
2013-10-12童菊珍
童菊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北黄冈438002)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提出,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服务机构,其服务质量也必须相应提高,优化其人力资源配置尤为重要。
在目前进行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普查中发现,各图书馆对人员配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人方面随意性很大,普遍存在着人员素质低下,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新的发展需要。在当今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网络化背景下,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信息咨询方面不能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需要,这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队伍的专业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专业水准和服务质量,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某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现就某高校图书馆人员基本情况、培训状况、按需和非按需录入对比情况进行分析。
表1 某高校图书馆人员基本情况表(总人数为88人)
表2 某高校图书馆人员专业结构状况(总人数为88人)
表3 某高校图书馆人员学科结构状况(总人数为88人)
表4 某高校图书馆人员录入与非录入对比情况(总人数为88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图书馆在人力资源上普遍存在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素质人才的问题。
(一)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
高校图书馆发展规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的多少与所配置的人员数量基本对应,但是在资源配置结构上出现严重失衡,依据表1、表2和表3所示:
1.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该校图书馆馆员88人,男性馆员21人,占23.86%,女性馆员67人,占76.14%。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了一些男性馆员的工作岗位由女性馆员来兼任。由于女性馆员的特殊生理因素,就会增加工作难度;同时也使某些岗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出现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现象。
2.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比例严重失调。该校图书情报专业5人,占5.68%,计算机专业人员2人,占2.27%,非专业人员81人,占92.05。高校图书馆馆员大部分属非图情、信息专业出身,而又没有经过正规的、标准的、系统的专业培训,非专业人员过多,职业敏锐度不高,不便于开拓和创新图书馆事业。
3.文理搭配比例严重失调。该校图书馆文科专业人员53人,占60.22%,理科专业人员35人,占39.78%。文科专业人员多,理科专业人员少,这是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性的一个体现。文理搭配严重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服务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
1、在年龄结构上:从表1数据所示,50岁以上的28人,占31.82%。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老龄化严重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有计划地引进新生力量。
2、在学历结构上:从表1数据所示,专科及以下的人数 64人,占 72.72%,本科 16人,占18.18%,研究生8人,占9.10%。高校图书馆高学历人才严重欠缺。
3、在职称上:从表1数据所示,助理馆员25人,占28.40%,馆员50人,占56.81%,副研究馆员10人,占11.36%,研究馆员3人,占3.43%。具备副高占11.36%,正高只占3.43%,高校图书馆缺乏高职称具有指导性作用的专家型人才。
(三)进人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校图书馆按需(这里按人才引进、公开招聘)引进或招录的人员所占比重较小,平级调动(从学校其它单位调入)和因安排教职工配偶、子女而安排入馆的人员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根据表4所示,人才引进、公开招聘16人,占18.18%,平级调动 47人,占53.41%,配偶及子女安排25人,占28.41%,平级调动和配偶及子女安排的人员比重较大,容易造成所需人才短缺、而非专业岗位人员富裕的问题,因此出现人员能级和岗位能级不符的现象,这与高速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的基本要求相违背。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进人机制上,在进人评估模式的标准化和科学化方面,还有待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二、建立高校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探讨
借鉴国外图书馆职业资准入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特点,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1、建立类似日本“司书”资格考试的图书馆资格体系和认证机构
我国图书馆主要是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由于它们棣属于三个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所以没有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可以在教育部主管的高校进行图书馆资格认定,由中国图书馆协会或教育部进行资格认定,建立一个类似日本“司书”资格考试的图书馆资格体系,完善各岗位的职业标准和考核细则,促进馆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图书馆资格认证应实行法律规范下的学历认定、考试确认相结合的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历认定适用于图书、情报专业本(专)科以上毕业的申报者;考试确认适用于非图书情报专业毕业者或取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者。
2、按岗定人,按岗定级,分步推进资格准入制度
高校图书馆想一步到位解决资格准入问题是行不通的,只有分步进行。分步就是对于现有的图书馆员,通过各种培训学习,让他们取得各种资格证书,以保证改革的稳定性;对于新进人员,严格推行准入制度;按岗定人,按岗定级,高校图书馆工作岗位主要分为五个层次:一类是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岗位,如阅览部;二类是技术性工作岗位,如技术信息部;三类是研究性工作岗位,如采编部;四是管理性工作岗位。依据湖北省专业技术岗位定级标准规定,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可以把一类设9级、10级、12级、13级;二类设置4 级、6 级、7 级、9级、10级;三类设置4级、6级、7级、9级、10级;四类设置4级、6级、7级、9级、10级。图书馆根据每个岗位的职能要求,和每个人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设置岗位,可以低职高聘,也可以高职低聘。由于每个级别的工资待遇不一样,这样就能激励馆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建立高校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
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图书馆人员素质全面提高,二是图书馆人员的社会声望与待遇得到提高。但与此同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做好宣传,尽量减少首次离岗人数
我们在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现在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就有不少人丢饭碗;如不建立图书馆准入制度,图书馆人员素质无从谈起。因此,在没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当前就应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给在职人员打预防针,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主动积极地行动起来,开始有规划地开展系列非常规范的专业培训和设计自己学习目标,迎接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到来。
(二)加强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过程管理
高校图书馆准入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职务评聘制度。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的机制可以激励馆员学习热情和服务能力,但同时也伴随投机行为,高技术等级岗位对应着较高的薪酬,决定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想方设法获取更高级别的岗位,会出现各种投机行为,因此,要加强图书馆准入制度的过程管理。
(三)清醒认识,从根本上解决“两低”的问题
图书馆的“两低”就是社会地位低和待遇低,这是一个长期以来的问题,如果真正建立了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后,这个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六章第二十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应该达到60%以上。从图书馆人员进入标准与高校教师、科研院所人员的进入标准相比还相差很长一段距离。因此只有真正建立图书馆自己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使进入图书馆行业门槛越来越高,逐步使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与公务员、教师、科技人员达到一致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地位和待遇低的问题。
[1]甘明.论高校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之设计[J].贵图学刊,2008(04):25 ~26.
[2]李春.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47~154.
[3]张宁.高校图书馆建立资格准入制度的思考[D].图书馆,2010(04).
[4]刘冬青,王爽.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实行准入制度[J].河北科技图苑,200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