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与“农场”的“湘”恋

2013-10-12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农场经营土地

■ 文 / 特约通讯员 晓 放

2012年,农业部确定了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到2013年4月全国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 “家庭农场”,3月18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庭农场的调查工作。紧接着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江苏常熟古里镇田娘农场发展情况,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未来的大方向。“家庭农场”立马蹿红,成为2013年“三农最热词汇”。各级政府更忙着当起了热情的红娘,拉着“家庭”和“农场”谈情说爱,催着他们谈婚论嫁。

湘情:“家庭”与“农场”迫切需要谈恋爱

据湖南省农业厅调查: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稻生产,平均劳动力消耗为单季每亩15个左右的工作日,若双季稻再加一季冬季作物,一个拥有2个劳动力的典型农户也就只能维持3~9亩水田、1~3亩旱土及庭院养殖项目的生产。但到2012年水稻生产的平均劳动力消耗为单季每亩1.5~1.8个工作日(机械操作计入了物质费用),劳动力消耗已降低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1/10左右。

2013年4月1日,湖南省资兴市农经局发布一组数据:资兴市共有农业户数8.03万户,农业人口25.1万人,耕地总面积22.6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至2012年底止,全市共流转农村土地(耕地)4.56万亩,为耕地面积的20%,涉及农户8173户,其中农户参与流入面积2.59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7%,企业参与流入面积0.73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6%,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流入面积0.6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3%。流转方式主要以出租(63%)、转包(28%)和互换、股份合作为主。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也发布了一组数据:2012年湖南省农民工总量达到1470.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056.9万人,本地农民工413.9万人,湖南农业人口总人数为3725.09万人,农民工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9.5%。

同时,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周清明还披露了一组数据:湖南省农村现有80.1%的家庭收入依赖外出务工或经商,也就是说这80%的农村家庭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家庭。

这几组数据,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湘情:湖南农村,现在大约有20%的土地已经流转。大部分流转的土地到了在家种地的农户手中;而湖南农村大约将近40%的农业人口跑到城里打工去了,这些人都是青壮年,留在农村的农业人口大约有60%,这些人大部分是老人、孩子和妇女;湖南农村的家庭收入大约有80%依赖外出务工或经商。尽管有80%左右的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或经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仍然保留了责任田,多数由留守在家的妇女或老人耕作,管理粗放,抛荒现象严重。

这样的湘情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与不断提高的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相比,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土地经营规模显得过小,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随着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继续维持分散的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了。

而我省平原少丘陵山地多,农民乡土观念浓厚,集体大规模经营在经济上更会增加代理成本,这就决定了我省农村实行大规模的农场制也是不适宜的。

所以,只有把这小规模的家庭和大规模的农场拉到一起,好好地谈谈恋爱,然后联姻,组成不大不小的家庭农场,这才是适宜湘情的规模适度的农村经营组织形式。

湘亲:政府做媒,增进对“恋爱对象”的了解

相亲是恋爱的第一程序。政府做媒人,拉着家庭和农场相亲,目地是想要他们自愿组成家庭农场,朝着形式普遍化、种类多样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现代化、发展合作化的道路迈进。那么什么是家庭农场?它与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又有什么异同呢?

家庭农场,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通过现有土地和土地租赁,资金聚集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实体。但专业大户不具有法人资格,按照“风险自担,利益自享”的原则,利用现有土地,并采取土地租赁的办法,具有一定土地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具有法人资格,但它是劳动者为减少中间费用,保护自身利益,发展生产而共同出资兴办,其组织原则是自愿参加,民主管理,按章程经营和处理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必须具备五家以上,且80%以上农户为入社条件,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

▲ 工商部门颁发家庭农场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

与专业大户比,家庭农场的专业要求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与专业合作社比,家庭农场的独立性更强,反应更快。它既保留了农户经营农业的优势,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要求,同时又可以克服小农户的弊端,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条件和现代农业组织的基础。家庭农场的稳定性和适度规模有利于激发农户的科技需求和应用;有利于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实现;有利于耕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可提高政府支农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到目前为止,我省在发展家庭农场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五个难点:

第一,对家庭农场缺乏清晰的定义。尽管中央时常提及“家庭农场”,但如何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就导致有的种植大户已在尝试这一经营模式,却不知自己就是家庭农场的雏形;有的农场不以家庭成员为组成,或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却自称家庭农场;有的人将家庭农场主与地主相提并论,担心引发土地兼并;有的人错误地将家庭农场与“休闲农业”混为一谈。对家庭农场的含糊定义,影响到如何界定、如何扶持、如何引入登记制度等一系列问题。

第二,土地流转难,难以获得一定规模和相对稳定的租地。首先难在观念上。很多农民把承包土地作了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特别是年纪大的、习惯种田的、生活门路少的,怕生活无着落,怕政策有变化,导致“不敢”流转;随着国家对农民种粮补贴增加,部分农民更加珍惜土地,个别流转土地可能改种了非粮食作物或兴建基础设施,农民怕今后难恢复,个别农民“不愿”流转;由于念“土”情结,担心“流”出去后土地不再属于自己,心结难解,个别农民宁肯抛荒也不想流转。出现了“有田没人种,有人没田种”的现象。再加上社会保障缺乏,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农民不敢放弃土地,也影响土地流转工作开展。

其次难在机制创新上。现行的《土地承包法》已过10年,当时法律强调的主要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对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缺乏可操作性规定,修改完善土地承包法已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各部门对土地流转如何创新、突破、奖励、扶持都有一些实践,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一,措施力度不一,各地发展偏差较大。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份额较少,影响力不大,再加上产业弱势,效益低下,领导关注少,部门重视少,国家政策关爱不力,因此土地流转还处于“放任自流”层次上。

再次难在规模流转上。农业效益低、回报差、风险大,企业、财团不愿长期投资农业产业,农村有识之士、有钱之人很少安心农村、发展农业,导致流转的主体天生弱势。加之各级政府重视不够、政策不力、帮扶太少,农民观念转变难,法律法规束缚多,农业产业见效慢,成片规模流转、经营真是难上加难。有时即使有企业(大户)想来投资,但由于规模小或投资环境差,难以落户发展,也严重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最后难在效益提升上。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命根,但最重要的东西往往容易被忽视。农业效益太低,且提升空间极为有限,导致很多人不愿涉足农村土地流转。有人帮农民算过账,如果每亩产粮800斤(单季),产值约为1040元(按130元/百斤计算),除去开支660元/亩(含犁地100元/亩、播秧80元/亩、病虫防治150元/亩、肥料50元/亩、收割100元/亩、种子80元/亩、其他人工100元/亩),可以赚380元/亩,还要风调雨顺,无水旱灾和病虫害,效益之低可想而知。由此,我省农村土地流转仍处于较低的层次:零散流转的多、集中流转的少;农户间流转的多、向非农户流转的少;短期流转的多、长期流转的少;无序无规流转的多、有序循规流转的少;无组织自发流转的多、合作组织参与流转的少。

第三,扶持政策难落实,缺乏更新设备和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一些农民流转了大量土地做农场经营,却受没有进行土地整理的限制,地被分成若干小块,遇上机耕道,必须自己扛着小型农机到另一块田里去。昂贵的租金已经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搞土地整理自己又无财力完成。

第四,融资难也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一大障碍。融资、用地、用工等要素制约影响大。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农场资金实力不强,加上固定资产不多,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同时,由于物价上涨和外来劳动力流动频繁,一些农场主普遍反映用工工资过高,特别是农忙季节,更难雇到临时用工。第五,农场主经营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尽管大部分农场主多年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但毕竟受学历、理念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承担现代农业发展重任,需要进一步提高经营素质。当然,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够强也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个因素。

湘恋:积极稳妥地发展家庭农场

我国目前共有种粮大户(实际上主要就是家庭农场)68.2万户,经营1.34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486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353公斤高出38%;全国共有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经营0.72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545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量高出54%;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的粮食面积共计2亿多亩,约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8,而平均亩产量却高38%~54%,如果今后更多的粮食由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生产经营,将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山东、宁波家庭农场试点的经验,发展家庭农场,政府和农场主都要找到各自的着力点:

一是政策引导,营造培育家庭农场的良好环境。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儿,红娘应积极地牵线搭桥,但千万不能拉郎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说,国家种粮总量继续增加的同时,增量重点向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倾斜,这是一个政策目标指向,各地必须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家庭农场,不能靠行政推动,只能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引导农民去做,大主意还要农民自己来拿,这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干部第一不能强迫命令,第二不能替代。

二是强化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指导签证、代理服务、纠纷调处等,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连片集中;进一步完善农民社保体系,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三是加大扶持,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生产力水平。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种养大户升级为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增加技术、资本等要素投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财政要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家庭农场提高生产能力建设;家庭农场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要给予农民自产自销的税收待遇;适宜家庭农场申报的农业项目要优先安排;要落实用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

四是健全服务,为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供坚强保障。政府要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强化新型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适用新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种养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帮助解决单个家庭农场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家庭农场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优化金融服务,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允许家庭农场以大型农用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支持和引导农业担保机构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担保贷款,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保险险种,搞好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农场主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

▲ 某家庭农场150亩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区

五是找准定位,农场主特别要注意。农场主要找准家庭农场的特色定位,针对当地的农业资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种植业或者畜牧业;管理者要找“内行”,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请人帮工,都要让专业的人来做事,一个对农业一窍不通的城里人是不可能办好农场的;农场主应熟悉市场运作,事先就要搭建好销售渠道,避免“谷贱伤农”、“菜贱伤农”;农场主还要舍得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事先要有谋划,对于水利、电力、沟渠等设施要有规划,最好做一份计划书;农场主也要充分利用好农业政策,积极主动地申请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的新增补贴及农业补贴资金。

湘爱:湖南人爱上了“家庭农场”

2013年4月初,湖南石门县蒙泉镇潘家铺村种粮大户黄云华已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工商窗口,领取了“石门县丰瑞乐家庭农场”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这是湖南省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家庭农场,这个农场专业生产水稻,规模达500亩。不仅有2台大型农机具,还聘请了5名农民参与管理。他很自豪地说:“我的农场全部是工厂化育苗,从种到收也都是机械化,一个人生产、管理500亩水稻,并不是难事。”黄云华的信心很足,他给家庭农场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生态化。

4月30日衡阳市又发布了全市家庭农场专题调研报告:截至目前,衡阳市拥有各类家庭农场5595个,已登记注册或备案管理的 有4468个,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42个,主要以个体工商户、独资农业企业或公司名义登记,农业部门备案的4426个,主要以农场、果园、基地、苗圃、养殖场等名义备案。

从产业结构情况看,一是种植业家庭农场:主要生产经营涉及到粮食、油料(油 茶、油菜)、烟叶、蔬菜、果品、药材、苗木等产业。全市种植业家庭农场2609个,占总数的46.63%。二是养殖业家庭农场:主要生产经营涉及生猪、肉牛、山羊、家禽、水产等产业。全市养殖业家庭农场2152个,占总数的38.46%。三是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主要生产形式为粮食+生猪,水果、苗木+生 猪等,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既降低能耗,又减少排放。全市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707个,占总数的12.64%。四是其他类型家庭农场: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 特色餐饮以及休闲农业、观光农业127个,占总数的2.27%。

大型育苗工厂

从流转土地情况看:全市各类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42.02万亩,流转土地最多的一户为衡阳县西渡镇富乐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500亩。全市流转土地在50亩以下的家庭农场3756个,占总数的67.13%,50~100亩的1278个,占总数的22.84%,100~500亩的427个,占总数的7.63%,500~1000亩的61个,占总数的1.1%,1000亩以上的25个,占总数的0.45%,土地流转价格因地类、地域和地质不同而异,区位优势较好的地方流转价格约为300~400元/亩,高岸田以及交通区域优势不明显的地方,一般流转价格约为100~200元/亩,山地流转价格约为50~100元/亩。国家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政策性补助资金一般由原土地承包经营农户享受。

从生产经营情况看:家庭农场在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下,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商业化生产经营,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将成为当前或今后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存的农业生产经营主要组织形态。全市家庭农场中种植业主大多参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型企业联合经营,多以“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社会化服务型企业+家庭农场”,挂强靠大,经济效益普遍较好。种植类合作社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型企业为家庭农场提供农业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工厂化 集中育秧和农资配送等套餐式或点单式服务。养殖类合作社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型企业为家庭农场提供种畜良种繁育、人工采授精、标准化生产所需饲料、畜药配送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市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50万元以上的有1150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20.55%,10~50万元的有3095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55.32%,10万元以下的有1350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24.13%。祁东县583户家庭农场2012年实现销售总收入12.87亿元,利润1.5 亿元,平均每个农场分别为220.75万元和25.73万元,大大超过普通农户的收入水平,其中有213个家庭农场主牵头创办或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 269个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有86个家庭农场拥有产品注册商标,还有不少农场主是购销大户或产品经纪人,市场信息灵、产销连接紧密、产品竞争力强。

湘情、湘亲、湘恋、湘爱,通常说来,机会成本要求科学判断。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决策过程中面临多项选择,当中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又称为“替代性成本”,就是俗语的“有得必有失”。所以,平常的恋爱是不能脚踏两只船的。而在这场“湘恋”中,不那么科学也不要紧,其实是可以脚踏多只船的,当好了专业大户,可以升级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也应该可以和专业合作社挂钩。家庭农场,道路虽艰难,前途却美好,准备好了,就大胆尝试着往前走吧!

猜你喜欢

农场经营土地
农场假期
我爱这土地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农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一号农场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丰收的农场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