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德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考
2013-10-12王京仁龚云葆张庆柏李淑红
王京仁, 李 民,蹇 军, 龚云葆,张庆柏,成 钢,李淑红
(1.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2.常德市科学技术局,湖南 常德 415000)
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倡导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稳步迈向现代农业。常德作为湖南省的农业大市,近年来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科技工作环境、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提升产学研结合能力,先后荣获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市及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的称号,全市的农业科技发展迈出了新步伐,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及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1 常德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
1.1 创新了产学研结合模式
1.1.1 政府主导市校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目前,常德市政府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市校合作机制,借助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的科研设备和科技人才资源,组建了产学研联盟组织5家、省级创新平台11家,有市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20名,包括两院院士5名、俄罗斯院士2名、千人计划人才7名。
1.1.2 支持博士创新创业,加强科技研发攻关 鼓励博士通过成果入股、技术转让、领办企业、合办实体、战略联盟等方式在常德市创新创业,推动科技研发与创业紧密结合。目前,由140多名博士组成的博士联谊会,踊跃参与博士创新创业行动,成为博士创新创业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者。同时,常德市还启动了《常德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
Picture:黄志农 常德市构建了农村科技服务平台,图为常德市图书馆送图书送科技活动现场
1.1.3 加强科技推广,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1)加强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引进转化一批科技成果。湖南惠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分别与中南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就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酿酒技术等签署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协议。(2)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鼓励企业通过买断成果、专利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成果转化。例如:湖南惠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公司制定的“百万头屠宰、百万头养殖”的发展目标进展顺利,建成了冷鲜分割肉生产线,研发生产了“歪脖脖”系列熏腊制品,开发了“骨头汤”“速冻食品”等系列产品,“歪脖脖”腊制品及冷鲜肉分别在中国•湖南第八届、第十届(国际)农博会上获得金奖,“歪脖脖”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湖南文理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技术力量,在国内外首创稻米深加工高效循环技术模式,开展稻米淀粉糖深加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出麦芽糊精、结晶葡萄糖、麦芽糖、高蛋白粉四大系列产品;同时,以稻米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开发了活性炭、米糠油等技术产品,大幅提升了农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1.1.4 推进人才引进制度,强化项目实施能力 认真执行《常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常德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暂行办法》,研究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关于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实施意见》、《常德市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常德市“名师名家”工程实施意见》、《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管理办公室》、《常德市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常德市科技特派员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常德市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实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制度。对入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的第一、二层次人选,每年安排10人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等培训深造,预计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入选人才的出国培训。培训经费由所在单位和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分担解决。其中,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第一层次人选每人3万元、第二层次每人2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每年发放业务资料补助费;对通过培训深造新取得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的人选,参照人才引进政策的相关标准发放生活津贴;对第一层次人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给予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卡,享受二级医疗保健服务。在全市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相继实施了“五大工程”和“七大行动”的农村科技富民行动计划,成立了常德市科技专家顾问委员会、博士联谊会及科技招商小分队,设立了市政府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基金等,大大加强了全市科技项目的实施能力。因此,市科技局被评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市“十佳人民满意机关”。此外,市妇联、团市委也积极配合市科技局的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高学历、高职称的女能人和年轻的博士们投身到农业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成为“高效服务科技团队”中的一员。目前,该团队已在企业、场所、部门的科技创新中发挥领头作用。
1.2 构建了农村科技服务平台
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市建设为依托,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畜牧水产兽医局等单位组成的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协调领导小组,利用涉农部门已有的服务体系,如农村远程教育的乡村站点设备、服务网络等,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与星火科技“12396”服务平台进行对接,构建了市、县、乡三级专家服务团队,建成了市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呼叫中心以及县、乡(镇)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工作站和村农村远教“12396”科技服务点组成的四级服务体系,综合利用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小分队、农村远教“12396”专家团等服务资源,在畜禽水产养殖和葡萄、食用菌、柑橘、朝鲜蓟种植等5个方面,分别组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形成了以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科技富民行动计划。对水稻、油菜、蔬菜、柑橘、葡萄、茶叶、畜禽、水产等八大主导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个(批)专业合作社、一套标准、一套检测体系、一个(批)品牌、一批标准园区”的组建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这些举措,全市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数量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1.3 加大了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近两年来,全市科技资金投入共计2.4亿多元,其中市本级财政的技术与研究开发经费支出从2010年的1 77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2 000万元,区县市财政的科技投入从2 300多万元增加到近3 000万元。而且,2012年市财政出资100万元,设立了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德联合基金,引入风险投资1.25亿元。此外,为了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全市规模企业也投入研发经费48.7亿元。在粮食产能、植保、经作类及湿地保护工程、“双低”油菜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产品质量,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建设。
5年来,常德市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500多名,下企业、进基地、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派员工作站和创业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农村科技的覆盖面不断拓展、影响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现场观摩会在常德市召开。
2 常德市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常德市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定位不够明确,产学研结合形式多样但力度不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相对缺乏,科技创新融资机制及服务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常德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2.1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壮大科技创新队伍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摆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首要地位。要为科研人员从事农业科技研发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完善配套服务;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团体、组织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大胆采用“年薪制”、“项目招标制”、“专家组阁制”、“技术岗位薪金制”等形式,创新人才管理模式;通过课题攻关、项目转化、学术交流、外派培养等渠道,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
2.2 建立产业联盟,构建现代农业标准体
整合全市传统的优势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带动一方经济的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抓粮食、生猪、水产品、蔬菜、棉花、林业六个“双百亿”优势产业集群的建设;加大优质种苗、实用技术、农业机械等的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制订完善各个产业、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基层检测监管机构建设,不断扩大农业标准化覆盖率。
2.3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注入专项资金,应将科技经费投入纳入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既要重视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更要重视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让大量的科技成果通过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通过开设“农业科技基金”,专用于农业科研、项目引进推广示范,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生产技术工艺研发、产品升级换代、品牌塑造,废弃物处理、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农产品流通设施等科技创新领域。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投、民办公助、经营参股多种方式,激活民间资金,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使资本市场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柱。
2.4 构建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成果转化以及各类现代农业组织构建,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农业,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培育壮大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的农产品市场和农资市场,更好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2.5 加强监督管理,抓住工作重点
在2012年12月3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局长会议上,市科技局领导强调科技工作要找准定位,以“保姆、红娘”的身份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才能让地方科技工作 “有声有色有地位”;同时,还提出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必须搞好“六抓”。一抓科技队伍建设,探索“请进门学习、走出去培训、沉下去服务”的建设模式,鼓励科技干部到企业场所挂职任职;二抓科技管理创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最大限度地盘活科技资源,工作决策和重大布局要走在需求和发展前面,如重点龙头骨干企业、研究院的建立和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设等要先行,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合作,下好全市、全县(区)科技创新的一盘棋;三抓科技评价考核,各部门要将目光由关注投入向注重产出转变,自加压力,建立以创新产出为主的考核统计监测体系,每年形成一本创新型建设评价报告,用数字说话,以实际成效和直接贡献做总结;四抓科技计划改革,评审立项、项目决策要科学合理,建立网上运行体系,杜绝不正之风,同时建立完善的咨询专家库,对专家进行信用评价;五抓工作重点突出,如集中资金保重点、集中人力抓重点、突出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善于总结工作;六抓科技招商,围绕成果转化和拉长产业链这一目的,积极开展人才招商、以商招商、产学研招商等工作。
[1]李百艳.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N]. 常德日报,2012-12-23(A02).
[2]张 伟. 共谋科学规划 促进农业发展——开创常德市“十二五”现代农业新篇章[J].湖南农业科学,2010,(22):1-4.
[3]吴喜梅. 论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能[J]. 经济与管理,2012,(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