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3-10-11谭芳敏孙泽宏肖家平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实训高职

周 波,谭芳敏,孙泽宏,肖家平

(1.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通风与安全系, 安徽 淮南232001; 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 淮南232001; 3.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一 引言

实践教学是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等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将实践教学作为一级评估指标,以凸显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教学的特点[1]。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行业对从业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及变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纵观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教学目标不够准确,实训基地及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管理机制滞后,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较低,生产性、工艺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少,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并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必要时的探索与创新。本文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以例,探索基于安徽地区煤炭行业发展需求为区域特色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3-6]。

二 目前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重视度还不够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实践教学还不够完善,以至于一些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存在疑虑,从而导致部分高职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现场实习走马观花、实验实训敷衍了事、毕业设计成为形式,从而导致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学生轻社会实践锻炼、轻素质培养的不健康现象。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各专业目标定位过泛和过分统一,缺乏针对性。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与培养目标不对应,无法实现培养目标[7]。培养的毕业生能力如何,企业的认可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企业的需求是我们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进行准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三)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管理机制滞后

由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在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许多实验室,各种实训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是,由于近些年来高校扩招,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实训基地数量与众多的高职生人数相比明显不足,而且许多实训基地的建设往往只是挂了一个牌,无法正常安排或满足学生现场实习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制度上加强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管理。

(四)实践教学内容单一

虽然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总体而言,仍然带有单一陈旧的灌输型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能满足新形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五)缺乏强有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方面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引进的青年教师普遍缺乏现场实践经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全方位地为学生传输实践经验,而那些具有丰富现场工作经历或科研经验的教师往往无暇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实践教学中,导致高职院校缺乏强有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六)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效果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型课程教学效果有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但是对于实践型课程的教学效果还缺乏标准成型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灵活性较强,对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考评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实习报告、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实训报告或者毕业设计,本身这些报告和设计的质量就不高,因此依据这些报告和设计考核评价有失偏颇,不能全方位、定量化地考评实践教学效果。

三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安徽煤炭企业发展需要构建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在实现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解决目前高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专业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安徽地区的煤炭企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有2/3的专业与煤炭行业有关,是一所以煤矿专业为特色的高职学院,已经形成了立足煤炭企业、兼顾相关行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学院正在进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重点建设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三个专业群,为煤炭企业培养“能吃苦,留得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近几年,学院每年为安徽五大煤炭企业培养和输送500名左右的煤矿主体专业大学生,对保证安徽地区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8-9]。但是安徽五大煤炭企业对煤炭类的高职毕业生需要还很大,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安徽五大煤炭企业对毕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缩短毕业生角色转换时间,学院应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创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兼顾考虑,其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八个模块进行探索与改革,如图1所示。八个模块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1 创新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四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

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是确保成功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良好的实践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管理应科学、规范,要有具体的计划、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措施。提高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对规章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改进。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课程设计管理细则》、《实验实训管理细则》、《认识实习管理规定》、《实习管理指导记录》、《毕业实习管理规定》等,要落实实践教学的考勤制度,制定奖罚制度,建立档案。

(二)探索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将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开放服务。通过开设多种实践项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调以学生为主导,满足学生全天候的实践训练要求。教师要致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可设立选择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项目或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分解成具体的实验课题等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实践项目发布在实践教学网页平台上,充分实现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实现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另外,还应探索建立校内、校外和综合的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教学由校内实习基地、实训实验室、仿真实验室构成,校外实践教学由校外实习基地构成,综合实践教学由校内外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构成。

(三)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根据安徽地区煤炭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和煤矿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实用的实践教学大纲,增加《煤矿安全人机设计》、《安全评价》、《事故案例调查分析》、《设备调试、检修》等实训项目,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出一套科学、完善、实用的煤矿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实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采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教学理念,采取“团队+个人”相结合的多目标培养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自助、自主的教学目的,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新形势下煤矿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的方法。

(四)加强多元化的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对延伸学院教育空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满足学生实训要求,需要对建设多元化的实训教学基。实训教学基地应注重内涵和质量建设,增强基地的活力。作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设校内、校外多元化的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切实为实践教学提供服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为学生开展常规性、验证性和设计性等形式多样的实验实训项目。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依托企业,企业是高职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最好的场所;学院应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引导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并完善与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公司及国投新集四大煤炭企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优质实践实习平台。

(五)编写产学研结合的核心课程

通过与安徽五大煤炭企业的交流,掌握他们对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围绕学院煤矿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编写《煤矿地质》、《矿山开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矿井通风》、《煤矿安全》、《安全管理》、《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矿山机械》等产学研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指导书,并积极参与全国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工作。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形成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的链接,从煤炭企业的业务处室、生产矿井收集图纸、作业规程和设计方案等资料,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煤矿开采、采区通风设计、防突设计、抽采设计等设计大纲和任务书,充实实践教学内容,确保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学习全过程,从认识实习到实验,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保证三年实践不断线。

(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安徽五大煤炭企业对毕业的有严格的“双证书”要求,要坚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制度。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力争98%以上毕业生都能取得“双证书”。

(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教师是指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有一定的工程背景或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并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学院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要与安徽五大煤炭企业联系,从这些企业聘请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工程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院的实践教学,成立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二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进入工程一线,进行教师的工程再培训、工程再教育,努力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三要鼓励教师报考各种职业或执业资格考试,如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高级瓦斯工等;四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科研所、企业进行学习、交流,进行合作研究,培养一批国际化工程教育人才;五要建立机制,倡导高级职称的老师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

(八)建立完善实践教学效果考评机制

根据安徽煤炭企业人才要求,为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效果考评机制,制定定量化的考评指标,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通过建立完善考评机制,对学生和老师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控制、评价,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训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学院建立完善的煤矿专业实践教学考评制度,在学生到安徽五大煤炭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依据专业特点和企业要求制定顶岗实习工作考核办法,促成教育从应试型向创新型转变,实现知识获取向实践能力提高的转变。对学生的考评,应在考核出勤情况以及报告的完成质量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对待实践环节的态度、团队意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能否树立正确的工程思维方式等;考评机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发明、创新等具有知识产权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善于动手和思考。对教师的考评,既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包括职业道德、资格证书、知识结构、团队意识、科研能力等;对教师而言,考评结果应尽量与薪金、职称评定等脱钩,解除教师防御抵触的心理,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实践教学中创造性地发挥潜能。

实践教学在促进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必须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使学院煤矿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学生职业能力、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更大提高,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更好地为安徽地区煤炭企业服务,为煤炭企业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乔莉莉.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设计创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5):47-48.

[2]和树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5):115-115.

[3]赵建荣,闫晓民,胡晓莉.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70-73.

[4]张玉梅,王波.高职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增刊):136-137.

[5]陈善国,黄先德.改变高校实践教学困境的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6):149-151.

[6]任启瑞.浅谈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5):139-140.

[7]张镇,杨印山,李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准确定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84-85.

[8]周波.以煤炭主体专业发展为例谈落实科学发展观[J].价值工程,2012,31(261):287-288.

[9]肖家平,周波.构建高职类煤矿安全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1,30(238):249-250.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实训高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