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超前镇痛联合PCIA对全麻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3-10-11王晓丽朱士合
王晓丽, 李 平, 朱士合
(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 河北 兴隆 067300)
超前镇痛(pre-emptiveanalgesia)是在有害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中枢神经敏化以消除或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方法。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是临床常用的镇痛方法[1]。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4位衍生物,其化学和药理作用于1976年首次报道。但在我国真正使用是在2000年以后,对其临床效果和药理学特性已有报道[2],但其用于超前镇痛方面的研究还很少[3]。本研究旨在比较术中使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联合术后PCIA和不使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单纯用PCIA,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使用PCIA镇痛的病人106例,年龄35-64岁,体重指数(BMI)20-25,性别不限,ASA分级1-2级。舒芬太尼为宜昌人福药业生产的,规格50ug/mL/支。镇痛泵采用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规格 100mL,标称流速 2mL/h,锁定时间15min,PCA 量为0.5mL 每次。
1.2 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0.05mg/kg、异丙酚 1.5mg/kg、芬太尼4μg/kg、罗库溴铵0.1mg/kg,肌肉松弛满意后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静脉泵入异丙酚,瑞芬太尼或吸入异氟醚,静脉间断注射罗库溴铵。A组在手术结束30min前静脉给予舒芬太尼10ug,清醒拔管后接PCIA,泵内加舒芬太尼4μg/kg,托烷司琼 10mg,0.9%盐水 100mL,输注量为 2 mL/h,48h 后拔除。B组直接于清醒拔管后接PCIA泵内药物及拔出时间同1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常规吸氧监护24-48h。并分别记录术后 1h、2h、4h、8h、12h、24h 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0-3分内为镇痛有效,4分以上为镇痛无效)、镇静评分采用Ramsay评分:1分为不安静、烦躁,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能被唤醒,5分为呼唤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呼唤不醒。
2 结果
经过观察评估,A组4h内镇痛评分(见表1),0-3分48例,4-6分5例。恶心4例,呕吐1例,B组镇痛评分,0-3分以下36例,4-6分12例。有5例述疼痛剧烈,出现躁动,血压升高,肌注吗啡10mg后缓解,恶心11例,呕吐3例。4h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见表2)。A组4h内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B组,且不良反应少。
表1 两组镇痛方法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
表2 两组镇痛方法引发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单纯追求手术效果,还希望术中和术后都要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在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衔接方面做得较差[4]。超前镇痛是20世纪Crile基于临床观察而提出的,效果确切。舒芬太尼脂溶性高,可迅速扩散分布到体内各组织,极易透过血脑屏障并能迅速在脑内达到有效浓度。因此舒芬太尼的起效比芬太尼时间短而镇痛效价高,并具有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非常适用于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本研究显示,A组于手术结束前给予舒芬太尼10ug并没有造成病人的苏醒延迟及呼吸抑制,又能在术后镇痛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B组病人虽然也用了术后镇痛,但镇痛效果衔接较差,病人仍能在术后4h内感到较明显的伤口痛。而且,有5例患者出现了躁动,血压升高等严重的不良反应,须加用镇痛药。综上所述,使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联合术后PCI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使病人安全无痛的渡过了围术期,值得推广。
[1]聂欣忠,李有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9,15(6):32 -33.
[2]唐贞申,汤义,安建雄,等.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4):
[3]李永军,杨建军.喷他佐辛和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5):599.
[4]Shirzad H,Shahrrani M,Rafieian-Kopaei M.Comparison of morphine and tramadol effects on phagocytic activity of mice peritoneal phagocytes in vivo[J].Int Immunopharmacol,2009,9:968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