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院前急救患者除颤时间与除颤复苏成功率相关性分析

2013-10-11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120急救站716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15期
关键词:电复心搏成功率

姚 波(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120急救站 716000)

目前,心脏电复律治疗是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式。电除颤治疗的关键因素是时间,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本文旨在探讨院前急救患者除颤时间与除颤复苏成功率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30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急诊就诊的、于院前发生心搏骤停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明确的基础疾病病史,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恶性肿瘤;(2)于院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并发心搏骤停,给予相应的院前急救措施。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的病史资料,根据在院前急救时给予电除颤的时间进行分组,包括小于1min组、1~<3min组、3~<6min组、6~<8min组和大于或等于8 min组。其中,<1min组12例患者电除颤时间为(36.52±5.32)s,男8例,女4例;1~<3min组18例患者电除颤时间为(2.12±0.31)min,男12例,女6例;3~<6min组22例患者电除颤时间为(4.83±0.54)min,男14例,女8例;6~<8 min组19例患者电除颤时间为(6.96±0.84)min,男13例,女6例;≥8min组9例患者电除颤时间为(11.03±1.44)min,男6例,女3例。各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院前急救措施

1.2.1 现场急救措施 迅速观察患者全身状况,对病情作出初步评估,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准备抢救药品和自动体外除颤仪。

1.2.2 电除颤 采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连接电源、地线和肢体导连线,将开关指向交流,若使用电池则必须电池指示灯显示电压正常;选择体外除颤和非同步模式后进行充电,第一次选择200J,以后可逐步增加至300J或360J;将盐水纱布均匀涂在左锁骨中线与第4肋间交界的心尖处,右第2肋间胸骨旁;完成充电后保证电极板与患者皮肤接触,待其余人离开床位后放电,放电后观察心电示波。

1.3 观察指标

1.3.1 除颤成功情况 给予电除颤后5s,观察心电图波形,若显示心搏停止或非心室颤动无电活动,则判断为除颤成功。

1.3.2 心功能指标 除颤成功后,患者去平卧位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择315MHz超声探头,心尖四腔切面,测定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E/A比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个数据均测3个周期,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5组患者的除颤成功情况与心功能情况 5组患者的除颤成功率依次分别为91.67%、66.67%、54.55%、31.58%、11.11%,呈(<1min组)>(1~<3min组)>(3~<6min组)>(6~<8min组)>(≥8min组)的趋势;心功能指标E峰、E/A值、LVEF、LVEDD也呈(<1min组)>(1~<3min组)>(3~<6min组)>(6~<8min组)>(≥8min组)的趋势,见表1。

表1 5组患者除颤成功情况与心功能情况比较()

表1 5组患者除颤成功情况与心功能情况比较()

组别(min) 除颤成功率(%) E峰(cm/s) E/A比值 LVEF(%) LVEDD(mm).39±5.98 1~<3 66.67 72.35±7.68 1.386±0.154 65.15±7.03 54.13±5.57 3~<6 54.55 69.23±7.13 1.355±0.142 63.63±6.91 52.41±5.33 6~<8 31.58 66.54±6.99 1.316±0.133 61.55±6.83 49.33±5.14≥8 11.11 61.32±6.52 1.283±0.129 57.32±6.23 44.51±4.92检验值 χ2=12.892 F=5.963 F=6.125 F=6.351 F=6.982 P<0.05 <0.05 <0.05 <0.05 <0.05<1 91.67 75.22±8.39 1.412±0.165 67.38±7.25 56

2.2 除颤时间与除颤成功率、心功能的相关性 以除颤时间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可知,除颤时间与除颤成功率、E峰、E/A比值、LVEF、LVEDD呈负相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15、0.482、0.526、0.398、0.456(P<0.05),见表2。

表2 除颤时间与除颤成功率、心功能的相关性

3 讨 论

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当各种原因诱发其急性发作时,会引起心脏传导功能异常,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室颤动是最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类型,也是引起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目前,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治疗是心脏电复律治疗[1]。心脏电复律指当发生严重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时,通过给予心脏外源性的高能量脉冲电流,使全部的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发生除极反应,造成心脏电活动的短暂停止,然后由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点重新发放冲动、进而主导心脏节律[2]。

该治疗方式应用于心室颤动就成为电除颤。相关研究发现,约80%以上的心脏骤停由心室颤动引起,进而增加了心脏性猝死的风险[3]。当心脏发生停搏时,10s内会发生意识和运动功能丧失[4],30s内会发生阿斯综合征,1min内自主呼吸就会停止,3min时开始发生脑水肿[5],6min时脑细胞开始死亡。因此,电除颤治疗的关键因素就是时间,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6]。对于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应尽快进行电除颤治疗[7]。但是,从患者心搏骤停发病到送至急诊就诊,已经错过了电除颤的黄金治疗时间,严重影响除颤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8]。

近年来,院前急救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治工作,是指患者发病或受伤后,在其没有到达医院前对其进行的必要急救措施。针对心搏骤停患者最重要的院前急救措施就是电除颤[9]。通过上述研究,旨在探讨除颤时间与除颤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接受院前急救电除颤的患者分为5组:<1min组、1~<3min组、3~<6min组、6~<8min组和≥8min组,进而观察发现5组患者的除颤成功率以及心功能指标E峰、E/A值、LVEF、LVEDD均呈(<1min组)>(1~<3min组)>(3~<6min组)>(6~<8min组)>(≥8min组)的趋势。杨葵花[9]通过对103例患者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和心室颤动波形与复苏成功率的关系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本文的观点。同时进一步以除颤时间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颤时间与除颤成功率、E峰、E/A值、LVEF、LVEDD呈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615、0.482、0.526、0.398、0.456。

由此可知,院前急救患者除颤时间越短,除颤成功率越高,除颤后心功能越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1]史宏伟,陈鑫.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91-93.

[2]王效增,韩雅玲,王祖禄,等.体外自动除颤仪在抢救心脏骤停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1-72.

[3]叶华,王吉文,吴海东,等.长时程室颤先行心肺复苏对复苏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0):911-913.

[4]王凤英,李凌.氨茶碱治疗心跳骤停后顽固性室颤效果观察[J].医学论坛杂志,2008,29(15):48-49.

[5]Nielsen AM,Henriksen MJ,Isbye DL,et al.Acquisitionand retention of basic life support skills in an untrained population using apersonal resuscitation manikin and video self-instruction(VSI)[J].Resuscitation,2010,81(9):1156-1160.

[6]庞旸,金奇,张凝,等.不同除颤能量对于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38(4):238-240.

[7]Kim JJ,Lim YS,Shin JH,et al.Relative adrenal insufficiency after cardiac arrest:impact on postresuscitation disease outcome[J].Am J Emerg Med,2006,24(6):684-688.

[8]侯健民.自动体外除颤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07,28(3):437-438.

[9]杨葵花.电击除颤技术在心肺脑复苏抢救应用中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2):137-139.

猜你喜欢

电复心搏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房颤动体外电复律治疗对心脏植入电子装置远期影响的观察
二尖瓣置换术后孕妇房颤电复律1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突然倒地怎么办?
心搏骤停患者不同心肺复苏程序的预后及病因分析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浆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