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模式

2013-10-09红杰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主导动因校企合作

红杰

[摘要]本文从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内在规律,一是校企合作的内涵分析,二是校企合作的模式分析。内涵分析回答的是慨念问题,是做什么的问题。模式分析回答的是栽体问题,是如何实现的问题。两个问题既包含理论问题,也包含实践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 内涵 模式新型工业化 主导 动因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78-01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活动,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学校,而生产活动的载体,对于今天来说,最基本的就是企业。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学校和企业的联合行动。校企合作,体现了教育和生产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教育和生产不断走向融合的新趋势,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那么,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生产型学校和学习型企业,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根本上依赖于企业的发展,学校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学校发展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促进企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校企合作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根本大计。因此,要以认真的态度,深入探讨校企合作的规律,开拓创新,实现校企合作的新跨越。

校企合作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如果,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不同,主导校企合作的主体不同,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同,校企合作也就会形成不同的发展局面。下面着重从内涵和模式两方面来分析校企合作的规律。

1.校企合作的内涵分析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学校和企业的联合行动。例如,学校的招生工作和企业的招工工作联合起来,招生同时也是招工,在这一联合行动中,既要宣传学校,也有宣传企业,学校和企业的形象都展现在学生和家长的面前。学校和企业的联合行动,包含工作的相互参与和融合。例如,企业可以参与学校招生计划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参与某些教学活动,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的需要。又如,学校的师生可以到企业参观学习,顶岗参加生产,达到实训和生产双丰收。

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教育和生产的密切关系,使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操作训练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需要的劳动者。从根本上说,离开生产办教育,教育就是无的放矢,就失去了意义。校企合作,能使教育和生产直接地联系起来,教育直接接受生产的检验。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发现某些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和本地企业生产的需要不一致的情况,就可以及时调整,以便适应生产的需要。所以,教育和生产相结合,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

可见,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就是学校和企业为了实现教育和生产相结合而进行的联合行动。另外,从校企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来看,校企合作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现了教育和生产不断走向融合的新趋势,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

首先,校企合作的理论意义,在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和生产相比,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为了生产培养技术人才的,是为生产服务的,所以,生产是第一位的,教育是第二位的。企业的用工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源泉,生产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质量的高低,是通过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大小来衡量的。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高低,能更加直接地在生产中体现出来。教育的发展水平,归根到底还要受到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生产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比较快,于我国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和多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形成的质量优势分不开的。正是教育和生产的这种密切关系,使校企合作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校企合作的实践意义,体现在教育和生产不断走向融合的新趋势,体现在新型工业化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企业不仅具有生产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和科研的功能,特别是大型企业,集科研开发、教育推广、规模化生产于一体,越来越体现出教育和生产不断走向融合的新趋势,而这种趋势不断推动着校企合作的新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另一个特点,技术性劳动的不断普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那么,校企合作就成为一种必然发展的趋势。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生产型学校和学习型企业,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活跃的机制,而且还需要强有力的主体运用有效的模式。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的机制、主体、模式加以分析。

2.校企合作的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单项合作向多项合作、直至全面和作的过程,是一个由松散合作向紧密合作、战略合作发展的过程。从发展过程的角度,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2.1订单式。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确定招生的专业和数量,企业承诺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这是校企合作的最简单的形式,也是最初级的形式。

2.2交流式。学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例如,企业方面的人员参与组成学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学校师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又如,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到校给师生作报告,使师生了解企业文化。

2.3分享式。企业和学校在财物资源方面的分享和交流。这有利于发挥双方资源潜能,达到扬长补短、节资增效的目的,从而促进双方的更快发展。

2.4渗透模式。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生产可以向企业渗透,某些环节放在企业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向企业渗透,某些生产经营环节也可以放在学校完成。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例如,企业可以在学校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并邀请师生参加。又如,企业可以在学校建设生产线,也可以同时供学生实习之用。

2.5合一模式。学校和企业在产学研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专业全面合作、融为一体,协同攻关,共同完成任务。或者,学校和企业在产学研各领域全方位合作,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各项任务。这种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形式。例如,学校可以和企业开展前沿课题研究,和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或者,学校和企业共建生产加工和操作实习基地。

总之,校企合作反映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关系,学校的发展源于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我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新办法新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跨越。

猜你喜欢

主导动因校企合作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