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
2013-10-09崔馨刘芳
崔馨 刘芳
[摘要]中职学校体育改革应与素质教育相适应,本文在对素质教育进行探索的基础上,采用“理实结合”的研究方法,转变现行的教育观念,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中职体育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60-01
前言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中职学校基础课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向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及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渠道和基本组织形式,《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试行)》要求体育课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中职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心理、生理机能性,发展耐力、速度、力量、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所需人才也在不断变化。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自己的立足这地,就要考取高学历和相应的技能。这就促使初中的学生都走考高中,考大学这条路。那些自我约束力和学习基础都比较差的学生就读与中职。中职生素质的变化,使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存在转变,体育课程教学正面临如下困境。
中职教育重点是技能的培养,基础教育次之,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有的还存在着忽视体育工作的倾向,使体育法规条例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组织的检查,也只重材料,不看实际。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对教学质量的合理评价,缺乏有效的奖罚措施。使得中职体育教学多是应付,应付学校领导,应付学生。体育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缺少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必要的器材和设施,如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器材、各种场地,使部分教学和体育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目前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娇生惯养的一代,生活上过分溺爱,学习上缺乏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导致学生上进心不足、受挫能力差,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家长的只惯不管,当孩子进入中职学校,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变,环境发生了改变,需要住宿,要孩子自己面对社会时,表现出了不适应。遇到困难不能正确面对,不是积极的寻求解决办法,而是在怨恨自己无能,这样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缺少与人沟通的技能,独来独往,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孤独、怪僻的性格,不利于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学中贯穿德育、思想教育
中职生的自身素养,要求学校的教学目标有所侧重,加强德育、思想教育。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教育,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鼓励学生自觉改造不良的行为习惯,优化自身的素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组织一些趣味性的单项或团体比赛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团体比赛要求队员之间要相互合作,场景转换频繁,容易提高情绪的兴奋性和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对克服孤独、怪僻等性格有好处;同时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
只要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各类体育项目的特点,对调节任何一种心理状态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运动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让学生都能认识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他们自觉参加体育活动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中去。
三、学校体育改革应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一)学校体育教学观念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实质的改革。在改革中:第一,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第二,树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素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观。学校体育应改革以竞技体育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通过有效手段引导广大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第三,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健康教育是首要任务
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应试教育”仍然在一些学校存在,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有研究资料表明:营养不良、肥胖型、豆芽型的学生和近视率仍然呈上升趋势,心理障碍的学生不断增加,这给各学校健康教育,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学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合适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传统的以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实效性与基础性,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既要注重它对人体的锻炼价值,又要考虑它对体育意识、能力、个性培养的多元化功能,避免以“单纯的运动技术为中心”,要适当增加非竞技项目的比重,建立寓教育娱乐、健身、健美、保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教材体系,实践证明不同的教材内容对学生生理、心理、知识、技能以及智力、意识、品格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不同教材内容的合理搭配。
(四)改革的可靠保障是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大多以教师单纯的“填鸭式”,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而现代的体育教学方法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中的组织、启发、鼓励、帮助等方面。体育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目的的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五)建立合理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竞技水平的高低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评分标准,这样的考核只会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受到阻碍。体育成绩的考核要将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自学课外的体育知识、技能、锻炼的方法及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收益将对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体育成绩的综合考核的效果要比现在“单一”的考试效果更好。
结束语
素质教育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从素质教育出发重新审视和研究,从而推进体育改革,使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风,等.从素质教育角度谈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J].内江科技,2011
[2]林淑玲,等.行动导向实践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
[3]何永超.体育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杜,20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