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胃痉挛62例临床观察
2013-10-02何迪英蔡华萍
何迪英 蔡华萍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浙江 诸暨 311800)
胃痉挛是胃运动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一般多以常规解痉、止痛治疗为主,但往往疗效不够理想,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笔者近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胃痉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诸暨市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急性胃痉挛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男性 34例,女性 28例;年龄 22~64岁,平均(35.63±11.7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4~24 h,平均(8.35±4.60)h。对照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4~62 岁,平均(34.82±10.6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2~24 h,平均(7.67±4.20)h。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匹维溴铵(得舒特)50 mg,每日3次,进餐时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1)推拿:分别在胃管下俞、肝俞、胆俞应用一指禅推法5 min,可双手同时进行;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解溪、足三里各约5 min;其次于两胁肋部自上而下用掌擦法掌擦5 min至局部皮肤潮红;最后分别在中脘、天枢处以大鱼际揉法,顺时针、逆时针各5 min至腹胀感减轻。(2)温针:取鱼际、足三里为主穴,脘腹痛如刀绞,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舌红苔白腻,脉弦紧为主者,加取中脘、天枢、梁丘、内关;以脘腹痛如针刺刀绞、腹皮挛急、面色苍白、舌苔薄白、汗出肢冷、脉紧者加取神阙、关元。鱼际、内关施以提插泻法;足三里、中脘、天枢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平补平泻手法。(3)温针灸:待腹痛稍缓解后,取3 cm左右长的点燃艾段,插于足三里、中脘、天枢、关元穴的针柄上。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向穴位四周扩散及整个腹部内传导为最佳。约20 min烧完1柱,症状严重者可重复温灸1柱。推拿与温针灸结合,每日1次。治疗过程中监测症状缓解情况,治疗2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价。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上腹痛缓解,无恶心呕吐,上腹无压痛。好转:上腹痛基本缓解,上腹略感不适,恶心呕吐缓解,上腹有轻压痛。无效:患者仍有上腹痛,有或无恶心呕吐,上腹压痛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χ2检验、t检验及 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s)
组 别 n 上腹饱胀 上腹痛 泛酸 恶心呕吐治疗组 626.60±2.34△ 14.51±4.73△ 13.24±4.53△ 3.62±1.80△对照组 608.13±2.82 19.62±5.90 17.30±6.23 4.75±2.41
3 讨论
急性胃痉挛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此类患者由于胃黏膜慢性炎症,胃肌收缩及舒张相对减弱,进食过多,容易造成胃内负荷过重而造成“胃泵衰竭”,此时,由于刺激胃壁平滑肌细胞,而反射性地增强了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导致胃肌应激性收缩,而表现为痉挛性运动。若及时给予解痉、止痛治疗,疼痛往往在数小时内即可消失,另外若对饱食患者采取催吐治疗,而使胃纳减负,疼痛往往可以更快得到缓解。匹维溴铵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肠壁平滑肌细胞,阻止肌肉过度收缩而达到解痉的效果,并提高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其在急性胃痉挛及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疗效往往并不能达到满意,且起效时间相对较慢。
胃痉挛属中医学“胃脘痛”、“腹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胃痉挛多由邪积胃肠、饮食积滞,而致气机郁滞、胃失和降。俞穴与脏腑密切相关,推拿刺激俞穴既可反应脏腑疾病,又能调节脏腑功能;点按解溪、足三里可通络止痛、疏肝理气、调理气血[2]。《灵枢·经脉》中有“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的论述,表明鱼际穴对胃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为临床胃肠有疾的首选要穴。中脘为腑会、胃募穴,取之可和胃止痛、通调腑气。天枢为大肠募穴,配合中脘能有效增强通调腑气的作用。梁丘属胃经郄穴,能有效治疗胃肠道的各种急性和发作性痛症。内关降逆止呕、宽胸和胃,与梁丘合用以和胃解痉。艾条温针灸足三里、中脘、天枢、关元可温寒止痛。从现代解剖学角度来看,针灸可对胃肠功能的起到反复性的良性调节作用,一方面促进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另一方面可加速胃肠的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炎症及水肿的消散,加速代谢,有利于损伤的修复,从而调节和促进机体器官功能的恢复[3-4]。
本观察中,在常规口服解痉药物的基础上应用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胃痉挛,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单纯口服解痉药物组明显提高,而且腹胀、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说明推拿和温针灸在急性胃痉挛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75-2776.
[2]刘会玲,王琳,周立颖.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11,24(1):39-40.
[3]栾响玲,李君霞.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加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 16 例[J].山东医药,2006,46(14):70.
[4]赵会玲.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J].陕西中医,2007,28(7):88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