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地区夏季车祸伤救治分析

2013-10-02赵宝力叶向宇郭向东孙红艳冯建荣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车祸草原医院

赵宝力 叶向宇 王 孜 郭向东 孙红艳 冯建荣

(1.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北京 100073;2.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医院,内蒙古 苏尼特左旗 011300)

草原地区夏季车流大,路况特殊,车祸伤频繁,伤亡率高,危害严重。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期间,参与多起车祸伤救治,现将苏尼特左旗草原地区32起车祸伤,61人伤亡的救治经验,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来源于苏尼特左旗医院2012年6月1日至8月20日的住院患者,诊断依据2005年美国机动车医学促进会出版发行的最新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2005 版)[1]及 ICD10-CM, 共 32 起车祸,61 人伤亡。61人中,死亡13人,伤48人;其中男性47例,女性14例,男∶女比例约为3.5∶1。9例为外地游客,占14.75%;其余是本地区各种车型的驾驶员、当地乘车人及被车撞伤的牧民。年龄与车祸人数、死亡人数构成比见表1。年龄8个月~19岁4人,占6.56%;20~59岁青壮年51例,占83.61%

表1 车祸年龄与死亡人数构成比

1.2 伤情类型 见表2。61人中,参照简明损伤定级标准将损伤分为9个区域,同一患者多区域损伤发生者44例,发生率占72.13%。其中伴有失血性休克19例,占31.15%。双侧伤占30%,多部位损伤占46%。

1.3 送医途径 34例患者由急救车或警车送入医院,27例患者由私家汽车、出租车或农牧用车辆送入医院。急救服务半径为5~160 km,车祸发生与送往医院间隔时间3~185 min。

表2 伤情类型构成比

1.4 救治方法

1.4.1 院前急救及转运 急救人员收到急救指令后应3 min内迅速上车,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迅速对伤情快速作出评估。经伤情评估后,对中、重度伤员实施转送前的紧急处理——救“急”救“命”。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即行心肺复苏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阻塞者及时清理呼吸道并给予氧气吸入。正确处理伤口、迅速止血,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压迫出血伤口及肢体近端的大血管,迅速加压包扎;四肢损伤出血者在伤口包扎后将伤肢抬高以减少出血;在使用止血带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压力,定时减压放松止血带,避免组织缺血和坏死。对四肢离断伤,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保存好离断肢体,尽量置于低温处,随同患者送往医院。对外露的内脏不能回纳入伤口,要用敷料包扎。对闭合性骨折进行中医手法复位、以夹板为主的有效临时固定。四肢开放骨折,外露的骨折端禁止推入伤口内,以免污染深部伤口。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轴位翻身,搬动患者时避免二次损伤。

1.4.2 入院后救治 (1)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尽早应用静脉留置针保持液体通畅补充体液,严重复合伤、休克者需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扩容。对于腹腔脏器及下肢创伤的患者第一通道宜首选在颈部或上肢,可提高输液效果;对于颅脑、胸、颈部的患者则首选在下肢,以免所补充的液体进入损伤区内影响有效的循环血量,并保证及时用药,阻断休克的进展。积极抗休克、止血,防治感染贯穿整个救治过程。(2)建立绿色通道。医院接到车祸伤通知后,迅速启动绿色通道,患者到达医院后即刻行受伤害部位CT、超声、X光片等检查,然后再转送病房,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减少由门急诊、医技科室及病房间运送患者耽误时间,避免路途颠簸致损伤加重,尽早发现致命性多发性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腹部及盆腔脏器裂伤;脊柱脊髓损伤;血气胸,为下一步治疗建立充分的依据。本医院有手术条件的患者,尽早行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碎吸、去颅骨骨瓣减压、脑叶部分切除,骨折切开复位内外固定,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损伤脏器修补或切除。如果当地医院不能满足手术条件,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转往盟或省会中心医院。

1.4.3 心理治疗 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转运前对伤者进行心理安慰是必要的,尽量减少伤者紧张的心情,有利于伤者安全转运。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抗车祸打击能力,加快组织损伤的修复。

2 结果

61例患者中,死亡13例,成功救治48例。死亡原因主要是脑疝,重度颅脑损伤,内脏破裂,失血性休克,呼吸循环功能衰竭,高位脊髓损伤。男性是交通创伤事故的主要多发人群77.05%(47/61),青壮年在伤亡人员中占比例最高83.61%(51/61)。

3 讨论

3.1 夏季草原车祸伤亡高发原因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苏尼特左旗草原地区车祸伤死亡率为21.31%。伤亡主要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6%,月均每万人车祸伤发生率为3.14人,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4人。与其他意外伤害相比,车祸伤具有突发性强和地点的不确定性,救援困难,致死率和致残率高。

3.1.1 草原道路因素 苏尼特左旗草原地区人口密度低,当地3.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只有三万多人口。在路上视野开阔,但平日车流量小,极易超速行驶,且弯道多成Z字形或V字形的较急弯道,遇到紧急情车辆容易爆胎侧翻。加之公路狭窄,会车时容易发生碰撞或越出路面爆胎。公路分布在丘陵上,高低起伏,坡顶远方为视野盲区,当地人称“探头坡”,坡顶是撞车、追尾、侧翻高发地段。路边通讯信号时有时无,在低洼处发生车祸,很难保证通讯畅通,影响救援。

3.1.2 季节因素 夏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旅游人员及车辆增加,外地人不熟悉路况,对草原驾驶技术生疏。同时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多在夏季举行,此时有大量摔跤手、赛马手、射箭手、游客及管理组织者乘坐各种交通工具集中2~3 d往来于草原公路上,有时可能是通往举办“那达慕大会”的唯一道路。草原牧民冬天因为喂牛羊草料及照料幼崽而忙碌,夏季牛羊放养于草原,牧民也相对轻松,所以朋友聚会饮酒机会增多,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酒后驾驶车祸伤随之增加,本研究男性牧民饮酒后驾驶摩托车车祸死亡及睾丸挫裂伤发生率达18%。

3.1.3 救援因素 草原广袤、部分区域还是信号盲区。车祸伤后不能及时发送求救信息,或虽然发送救援信息,但救护人员奔赴事故现场可能需要1~2 h,错过最佳救援时间。部分伤员尽管得到最积极的治疗,但限于当地医疗设施和技术仍然不能挽回生命。

3.1.4 体质因素 内蒙古草原牧区饮水含氟量高,当地人民都有饮用氟含量较高的砖茶习惯,长期氟中毒导致严重骨关节退变,骨脆性增加,尤其是造成黄韧带及后纵韧带骨化[2],颈椎椎管狭窄,在车祸伤时脊髓损伤多见,程度严重,严重时导致截瘫,呼吸心跳中枢损伤危及生命。本研究合并骨折患者占26%(16/61),死亡患者中颈段脊柱脊髓损伤比例占23%(3/13)。

3.2 减少车祸伤伤亡措施

3.2.1 安全宣教 减少草原车祸伤重在预防,从表1中可以看出,车祸伤中20~59岁青壮年占83.61%。青壮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人群,交通暴露机会多,易受伤害[3]。随着草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水平和心理素质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对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外地游客误认为草原宽阔,车辆稀少,高速行驶惬意安全。所以加强安全健康宣教,增强遵守交通规则法律意识刻不容缓。包括普通民众的心肺复苏教育很重要,提供救援的民众进行较规范的心肺复苏有时会是伤者生存的唯一希望。

3.2.2 完善通讯 网络近些年来随着通信网络的完善,车祸伤急救网络逐渐完善,但车祸伤地点不确定性,草原地区依然存在很多手机信号盲区,车祸伤发生后,伤员不能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待其余车辆发现伤者时可能因为失血性休克、气胸、重度颅脑损伤等已经丧失生命。因此完善的通讯网络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息,最快时间、最近距离派出救援人员及车辆。

3.2.3 高质量的现场急救及转运 车祸伤由于高能量损伤,导致多部位损伤,失血量大,转运路途遥远,路况差,送院时间过长,现场及转运途中死亡率高,所以就地高质量的止血包扎减少进一步失血,骨折临时复位有效固定减少出血及对患者重要神经、血管损伤,脊柱损伤科学的搬动及固定减少截瘫,张力性气胸尽早穿刺减压,导尿,心肺脑复苏这些能够现场实施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孟新科.急危重症评分[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64.

[2]刘聪,赵建民,牛广明,等.氟骨症引起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5):379-383.

[3]王艳华,彭建华,张振军,等.北京市2009年道路交通事故伤的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5):735-738.

猜你喜欢

车祸草原医院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可可托海的草原
为县级医院定锚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