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透刺为主改善中风后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3-10-02金荣见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经筋腕关节活动度

金荣见 肖 飞

(1.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浙江 浦江 322200;2.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河南 鹤壁 458030)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为临床特点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其中以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最为明显,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和生存质量[1]。笔者以阳溪透阳池、神门透大陵、阳池透大陵、丘墟透照海和解溪等局部透刺为主改善中风后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17例,经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或MRI检查综合分析确诊,符合文献[2-3]中关于中风的诊断和分型标准,排除治疗前患肢腕、踝关节活动度(ROM)值>健侧ROM值的60%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男性 34例,女性 24例;年龄 43~73岁,平均(52.5±7.8)岁;病程 2~11 周,平均(4.6±1.1)周;缺血性脑卒中45例,出血性脑卒中13例。观察组59例,男性34例,女性 25 例;年龄 43~76 岁,平均(52.6±7.8)岁;病程 2~12 周,平均(4.7±1.1)周;缺血性脑卒中 45 例,出血性脑卒中14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取阳溪、阳池、外神门、大陵、丘墟、照海、解溪,常规消毒,以华佗牌30~32号1.0~2.0寸毫针在诸穴常规直刺0.5~1.0寸,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肝阳上亢者加太溪、太冲、阳陵泉,得气后施泻法;风痰阻络者加风池、阴陵泉、丰隆,得气后施泻法;痰热腑实者加天枢、丰隆、上巨虚,得气后施泻法;气虚血瘀者加气海、足三里、血海,得气后施补法;阴虚风动者加太冲、太溪、肝俞、肾俞,得气后施补法。观察组取穴、针具、消毒和辨证取穴同对照组。(1)阳溪透阳池:从阳溪穴直刺进针,横刺1.2~1.5寸到阳池。(2)神门透大陵:从外神门(从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进针)横透至大陵。(3)阳池透大陵:左手拇指压住阳池,右手上、下、左、右轻微摇动患者4指以适当拉大腕关节间隙,直刺阳池,从阳池透大陵,直刺手摸到大陵穴针尖为止;(4)丘墟透照海:稍微内翻患足足踝,从丘墟进针,向照海方向针刺,根据阻力适当退针改变进针方向,进针1.5~2.0寸,直至在照海穴摸到针尖为止。所有患者均留针30 min,每隔10 min捻转行针1次,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休息2 d,即7 d为1疗程,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改善腕、踝关节活动疗效。

1.3 观察项目 参考《临床康复手册》[4]测量腕、踝关节活动度,患肢ROM值≤健侧10%者计3分;健侧10%<患肢ROM值≤健侧30%者计2分;健侧30%<患肢ROM值≤健侧60%者计1分;健侧60%<患肢ROM值≤健侧100%者计0分。

1.4 疗效标准 治疗前积分减去治疗后积分为3分者为显著缓解;治疗前积分减去治疗后积分为2分者为临床显效;治疗前积分减去治疗后积分为1分者为有所缓解;治疗前积分减去治疗后积分为0分者为无效。总有效为显著缓解、临床显效与有所缓解之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校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腕关节活动度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腕关节背屈、掌屈、桡屈及尺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腕关节活动度疗效比较(n)

2.2 两组踝关节活动度疗效比较 见表2。观察组腕关节背屈及跖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腕关节活动度疗效比较(n)

3 讨论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具有结聚散络的循行特点、束骨利机关的功能特点和维筋相交的病理特点,《黄帝内经》认为 “病在筋,调之筋”、“病在分肉,调之分肉”,即局部取穴治疗疾患病变的机理[5]。腕关节和踝关节在经筋聚集之处,手六经经筋聚集在腕关节,足六经经筋结聚于踝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经筋失养或约束关节不利是导致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针刺改善腕部和踝部经气,濡养经筋以利关节是改善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则。常规局部针刺阳溪穴、阳池穴、外神门穴、大陵穴、丘墟穴、照海穴、解溪穴能够改善局部经气,本研究对照组能够改善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针刺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得气”,而透刺法得气快,能够加强针感和平衡阴阳,尤以阴阳经透刺法一针透二穴或多穴,不仅能够沟通阴阳诸经,而且针感较强,双向调节能够缓解筋急或筋缓之症,阴平阳秘以促进肢体康复,符合“治痿独取阳明”的规律[6]。阳池、神门和大陵为三焦经、心经和心包经原穴;丘墟为胆经原穴,其穴位周围有趾短伸肌、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皮神经经过,中风病位在脑,符合“维筋相交”上病取之下穴的理论,且胆经结于外踝;照海为肾经经穴和八脉交会穴之一,周围有胫骨后肌腱和隐神经,通阴跷司下肢,纠正足内翻、足外翻和踝关节障碍效果显著[7];解溪穴为胃经经穴,周围有足内侧皮肾经和腓深神经,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透刺可刺激足背屈肌群,改善足下垂和踝关节背屈效果显著。透刺法能够直接激发经脉元气,调节阴阳经筋经气,濡养腕、踝关节。笔者采取局部穴位透刺为主,不仅符合经筋局部取穴原则[8],而且可以疏通关节周围经脉,沟通阴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腕关节背屈活动度、掌屈活动度、桡屈活动度和尺屈活动度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跖屈活动度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阳溪透阳池、神门透大陵、阳池透大陵、丘墟透照海等局部穴位透刺为主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张世亮,王声强.针刺治疗中风后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18例[J].中国针灸,2006,26(2):119.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3]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20-331.

[4]于兑生.康复医学评价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80-88.

[5]谢正红.对应选穴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06):48-51.

[6]何可,陈锐,张泓.中风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针灸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239-240.

[7]王振华,李春霞,陈晟.针刺小节穴及腕部反应点治疗踝关节扭伤 21 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9):90.

[8]张艳,倪光夏.八脉交会穴及其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12,32(2):222-223.

猜你喜欢

经筋腕关节活动度
足三阳经筋与膝关节痛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WONCA 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 型糖尿病肥胖成人生活方式改变及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