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2013-10-02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肠癌承气汤肠梗阻

魏 楠

(浙江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笔者近年对21例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观察41例,均为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均符合文献[1]相关诊断标准,均经纤维结肠镜、X线片检查确诊。4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表现,25例有便秘史,10例伴有腹膜刺激征表现。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常规组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 52~72岁,平均(64.80±8.20)岁;肿瘤位置在右半结肠8例,横结肠5例,降结肠4例,乙状结肠2例,直肠1例。中医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54~73岁,平均(64.3±7.8)岁;肿瘤位置在右半结肠10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3例,乙状结肠3例,直肠2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并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中医组术后给予复方大承气汤:炒莱菔子15 g,大黄 12 g(后下),赤芍 12 g,桃仁 12 g,厚朴 12 g,玄胡 12 g,金银花 12 g,红藤 12 g,芒硝 9 g(冲服),广木香9 g,枳实9 g。对于腹胀较重者加大黄9 g,芒硝5 g;对于腹胀较轻者加番泻叶9 g;对于老年体弱者加玄参30 g,生地黄20 g,麦冬20 g;对于呕吐、呃逆严重者加代赭石 30 g(先煎),竹茹 10 g,制半夏 10 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 mL,分4次口服(插胃管者从胃管注入,腹胀较为严重者保留灌肠),若服药过程患者有吐药表现的,可在其后30 min再加服适量药物。

1.3 观察方法 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胃管连接负压盘吸引,记录引流液量;观察并记录患者呕吐、腹胀、腹痛消失及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

1.4 疗效标准 显效: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肛门恢复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肠管不扩张及肠袢积气、积液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肠管内仍有轻度积气、积液。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好转,病情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见表1。结果示中医组胃肠减压引流量少于常规组 (P<0.01),其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 或 0.01)。

表1 两组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与常规组比较,△P<0.05,△△P<0.01。

组 别 n 肠麻痹(h) 住院时间(d)胃肠减压引流量(mL/d)中医组 21 36.41±6.20△△ 8.90±3.13△ 108.33±22.32△△常规组 20 45.44±7.12 12.42±3.84 463.81±31.50呕吐(h) 腹胀(h)1.23±0.42△ 28.23±4.31△2.21±1.12 33.40±4.74

2.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经治疗,常规组20例中4例肠梗阻未缓解,需中转手术治疗,经处理后肠梗阻缓解。中医组21例中肠梗阻均得到良好控制,最终均治愈出院。由于样本数量限制未作统计学处理,但可见中医组疗效优于常规组的趋势。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肠癌及腹部术后导致肠粘连是其主要病因。据报道,60%以上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病因为肠癌,且肿瘤位置多为右半结肠及横结肠[2]。本观察中,两组患者肿瘤位置均以右半结肠及横结肠为主,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癌性肠梗阻最佳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术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防止肠道再次粘连而影响预后。

急性肠梗阻属中医学“肠结”、“关格”等范畴。肠以通为用,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实而不满,通降下行为顺,滞涩上逆为病[3]。肠癌致人体失血伤气,脉络不通,血运不畅,瘀血留滞而形成肠梗阻。血不和则痛,气不利则胀,故有腹痛、腹胀、呕吐等表现。因此,急性肠梗阻治疗的根本在于通里攻下、行气散结。

复方大承气汤方中大黄破积泻下、散结化瘀;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可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的合成及释放,使脂化酶通路被激活,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可有效保护肠黏膜,恢复肠道功能[4]。芒硝润燥软坚、泻热通肠,可促进肠道内容物排出,使内毒素吸收减少,降低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厚朴行气除满、宽中下气,促进肠道蠕动而排便。桃仁、赤芍、玄胡等均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提高纤维蛋白原活性,促进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进而改善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5]。炒莱菔子主要用于消食除胀,减轻患者腹胀、腹痛症状。恶心、呕吐是肠梗阻的主要表现,呕吐不止会导致药物吸收不稳定,影响疗效,代赭石、竹茹、半夏等可缓解胃肠道痉挛,使肠管由强直性收缩转化为节律性收缩,进而减少呕吐。诸药配伍,可共同发挥通里泻下、活血祛瘀、行气导滞之功效,缓解肠梗阻。

本观察表明,对此类患者术后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其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1]张延龄,吴肇汉.实用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35.

[2]凌平.龚昆梅.老年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21-22.

[3]徐志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29.

[4]王彬.大承气汤治疗长春碱类药物化疗引起肠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059-1061.

[5]葛洪霞,许翠萍.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4):505-506.

猜你喜欢

肠癌承气汤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
《温病条辨》大、小、调胃承气汤之研究
山楂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