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砝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2013-09-30张洁
张洁
(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江苏 苏州215000)
一、测量方法和过程
1测量条件和标准
以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为测量依据,扩展不确定度u为0.03mg~100mg之间,包含因子k=3。在常温下测量,相对湿度<80%RH。测量采用F2等级的标准砝码,测量范围在10mg~20kg之间。
2测量过程
使用单次替代称量法对F2等级标准砝码进行测量,由两人分别使用天平测量,将标准砝码直接分别测量同标称质量M1等级砝码,即可得标准砝码和被测砝码的差值。最后将两个人分别测量的结果去平均值在加上F2等级砝码质量值即为被测M1等级砝码的测量结果。
3数学模型
砝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数学模型为m=ms+d,其中m为M1级砝码的质量值,ms为F2等级标准砝码的质量值,d为被测砝码与标准砝码的差值。
二、砝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根据可能导致砝码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导致砝码测量结果不准确的包括两方面,即输入量ms的标准不确定度和输入量d的标准不确定度,我们采取测量克组砝码上下限10mg、20kg为例分析,具体如下。
1输入量ms的标准不确定度u(ms)
分别以10kg和1kg进行评定。
①以10kg砝码为例u(ms)的评定根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中规定的F等级标准砝码扩展不确定度<lOOmg,因子k=3,标准不确定度u(ms)=0.6mg/3=0.20mg。则△u(ms)/u(ms)=0.10,自由度Vms=50。
②以1kg砝码为例u(ms)的评定
同样可知,F2等级标准砝码lkg的扩展不确定度<0.03mg,因子k=3,则计算可知标准不确定度u'(ms)=0.03mg/3=0.010mg,自由度 V'ms=50。
2输入量d的标准不确定度u(d)
从3个方面,即天平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测天平分度值的标准小砝码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添加标准小砝码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3个分项进行,最后取均值即可计算出输入量d的标准不确定度u(d)。
①天平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d)
用天平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lkg砝码9次,分别得到如下测量结果:1000.08g,1000.07g,1000.07g,1000.07g,1000.08g,1000.08g,1000.08g,1000.07g,1000.07g。
根据单次实验标准差公式
计算得知S=0.052mg。采用同样方法和同一砝码在不同时间,各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9次,将每次得到的测量数据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单次实验标准差S==0.19mg。
实际测量中,为方便起见应以两次测量的均值为测量结果,即0.13mg,自由度V为54。
②测天平分度值的标准小砝码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d2)
即在测量200g砝码实际分度值时选用10mg小砝码,根据检定规程中的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0.02mg,因子k=3,所以 u(d2)=0.02mg/3=0.0067mg,△u(d2)/u(d)=0.10,即自由度为Vd2=50。
③添加标准小砝码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d3)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与u(d2)相同。
④标准不确定度u/(d)的计算
标准不确定度u(d)由3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项 u(d1)、u(d2)、(d3)构成,则 200g砝码不确定度为u2(d)=u2(d1)+u2(d2)+u2(d3);分别将数值带入,即 u(d)=0.04,自由度 Vd=50,测得 1g砝码 u'd=0.0077mg,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为
其中C1、C2为灵敏系数,分别为
即1g砝码,Vef为117,取有效自由度100;200g砝码Vef为60,取有效自由度为50。
结语
用同等计量标准和本装置对同个20g砝码测量,本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0.04,同等级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0.404,对比结果满足要求。
[1]傅忆宾.砝码磁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1).
[2]姜丽娜.砝码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10).
[3]薛靓,陈雪松,曾波等.砝码磁化率对其折算质量值的影响及量化分析[J].中国测试,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