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列控工程数据表编制注意问题浅析
2013-09-30解涛
解涛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设计处,陕西 西安 710043)
客专列控工程数据表为CTCS-2或CTCS-3线路列车行车数据的依据,其编制工作需要严谨细致并保证无误地完成。本文就编制列控数据表各分表需要注意问题进行浅要的说明,供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参考,以便更好更准确地完成编制工作,保证行车安全。
1 列控数据表的组成介绍
列控数据表需包含正向及反向行车过程中所需基础线路、车站等信息。具体如下:
1.1 信号数据表:下行线正向,下行线反向,上行线正向,上行线反向;
1.2 应答器位置表:下行线,上行线;
1.3 进路信息表:针对车站及线路所,联锁表中的动车列车进路;
1.4 RBC信息表:C3线路才有此表;
1.5 线路坡度表:下行线,上行线;
1.6 线路速度表:下行,上行;
1.7 桥梁隧道信息表:下行线,上行线;按运行方向填写,桥梁仅填写特大桥及有特殊行车要求的桥梁,隧道需全部填写。
1.8 分相区信息表:下行线,上行线;按运行方向填写;
1.9 铁路线路里程断链明细表;
1.10 异物侵限信息表;
1.11 道岔信息表;
1.12 大号码道岔数据包发送条件检查范围表;
1.13 电码化发送器与区段对应表;
2 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分析
图1 正向单独信号机
2.1 电气绝缘节信号点里程问题
对于电气绝缘节,信号点里程是以运行方向第一个调谐单元里程为准,所以对照区间平面图时,应注意调谐单元相对标志牌或信号机的分布情况,有以下两种情况,以下以路基地段作示例分析 (正向为小里程到大里程):
对于图1:正向第一个调谐单元里程应为K123+400加1米,反向第一个调谐单元应为K123+400加30米;
对于图2:正向第一个调谐单元里程应为K123+400减15米,反向第一个调谐单元应为K123+400加15米;
故在填写信号数据表中的电气绝缘节的信号点里程及轨道区段长度时应注意平面图中所标示里程与正反向调谐单元的位置关系,避免弄混。
2.2 应答器位置表问题分析
图2 正反向并置信号机
应答器组编号存在一个误区,有时在平面图设计中可能会以列车信号机方向进行组内编号,这是错误的。应答器编号前应确定线路运行正反向,并严格按照按线路运行正方向顺序对应答器进行组内编号。
另外编制应答器数据表在排列股道应答器时,尽量以靠近正线股道较近的股道靠前的原则排序,此问题在设计中也很容易被忽略。
在应答器表里程编制完成后应和相应信号点里程进行统一校核,位置进行一一对应,减少存在问题的风险。
另外对于应答器编号应按大区号-分区号-车站号-应答器单元编号-组内编号顺序编写。一般来讲,大区号和分区号是固定不变的,故车站号应根据每条线的设置列控中心的车站情况统筹顺序编号,并考虑远期预留等因素,预留车站号。
2.3 进路信息表
编制进路信息表时,大型车站一般会遇到三四线及联络线,此时会需特别注意进路类型及各区段限速。并注意保证区段及应答器信息与三四线或联络线数据的一致性。动车以C2模式经过的进路均应体现在进路信息表中,并保持与联锁表中的一致性,在编制之前应与列控厂家确认相关进路范围,防止漏写或多写进路信息。
60kg/m 12号道岔侧向速度一般按45km/h设计,60kg/m 18号道岔侧向速度一般按80km/h进行设计。此处应注意根据各类型道岔核对保证该道岔侧向速度大于或等于此值。并注意大号码道岔的侧向速度,若道岔直向限速小于侧向过岔速度则应向站前专业核对是否有误。若无误,建议侧向过岔速度改成与直向速度一致。
另外,进路信息表中的灾害区段防护,应根据异物侵限信息表填写,保证防护区段信息一致。
2.4 线路里程断链明细表
由于短链区段为虚拟区段,故短链的表述一般不会出现误解。长链信息由于出现里程重复区段,故长链信息应按照《铁路线路里程断链设置和管理暂行规定》(铁运【2005】229号)及最新相关规范要求填写。防止下达临时限速时弄混长链的区段。
2.5 其它
对于其它的基础线路信息表,许多由线路、桥隧专业等提供。主要涉及到设计里程转换成运营里程的问题。故对于全线线路应首先对设计里程长短链及运营里程长短链进行梳理,并制作每一段线路的转换关系,确保运营里程与设计里程线路信息的一致性。对与三四线及联络线与正线的分界与转换关系应明确清晰,这些对于后期的数据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卫旭初,邹本振,郭进.列车进路数据表自动生成算法设计[J].铁道通信信号,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