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3-09-27王贵
王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403)
实验室文化应该是指围绕着实验室工作而建立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技术技能、行为规范及其他相关成分的总和。顾名思义就是沿着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脉络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一种群体行为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综合体。实验室文化从广义上主要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上主要分为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道德文化、行为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主要在实验室(实训室)完成,而其文化必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11级电子工程专业3个班,就安全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在毕博网络平台上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室文化其实是校园文化的一角,是在实验室建设、运行、维护等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特殊文化,是管理者、授业者、学生三者围绕设备、安全等形成的“教与学”的一种学习文化。优秀的实验室文化有利于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高职学生技能的提高;有利于高职学校的发展。
从调查结果看:对实验室文化有所了解,但不全面的占68.18%,了解和不了解的分别占13.64%和18.18%。后续就实验室文化内涵具体问题进行细化调查,各项认同的占61%-88%。其中,认同度一般的是:验室室规则制度(63.64%)、实验室实验设备(61.364%),其他的如实验室环境、团队精神、安全、教师素质等认为属于实验室文化的比较高。这种调查结果也真实反映了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认为文化应该归属于精神方面。造成这种结果一是来源于文化修养教育不足,如对政治哲学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理解过于浅显;二是校园文化宣传及建设不足。这种结果也在“在读书期间有听说过‘实验室文化’之类的词汇吗(如老师的介绍或在学校宣传报上见过等)?”一项调查中体现,调查结果为:40.909%(有)、29.545%(不清楚)、29.545%(无)。虽然,学生认同实验室文化强大的力量,但不明确哪些是属于实验室文化范畴的,基于这种局面需要在以后的实验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充实和加强,构建一种属于实验室的优秀校园文化。具体调查结果如图1。
2 高职高专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无小事”、“防范于未然”等警示标语经常出现在各种生产企业宣传栏中或媒体上。而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也不仅仅是偶然事故,由于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设施等工作不到位,大小事故偶尔会在高校中发生。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主要几个方面是:安全事故演练(占36.364%)、实验室安全隐患(占40.909%)、破坏设备不处罚(占59.091%)、安全知识专题培训或教育(占70.455%)。这种调查结果也与学校的安全管理理念有关,把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者作为安全防范的主体,而忽略了学生群体。这在“同学们,您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有什么建议?”一项调查中也得到印证。该项调查主要结果是:多上安全课、增强学生安全教育、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多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进行培训、安全事故防范演练、有逃生和应急措施、实验室的逃生通道不够、在设备上多点安全标语,提示学生等。
实验室安全调查结果也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相符,主要问题有: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安全演练少,安全标语不显目、不多,安全设施不够、不合理,安全处罚力度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等。
高职高专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性应用人才,因此对实训条件要求很高,很多高职院校在此都投入了很多资源,但安全还不如人意。主要有:一是实验楼设计合理,但管理有漏洞。如有消防通道,但消防门被锁了,处于管理原因使得实验室存在消防隐患;二是电源插座布局不合理。在电子类实验室中,由于焊接等需要每个同学都需要使用插座,有些学校为了节省资金,没有采用标准实验架,导致插座暴露在试验台上,容易引起触电事故;三是很多电类设备没有安全标识。如通信电源架,进来的是市电,出来的虽然是直流电,如果没有安全标识,有些同学在通电情况下而不了解其工作原理,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四是开关电流程不严格操作。有些同学或实验老师为了方便,经常关闭总闸,而不关闭分开关,这样在开电的时候,由于开电瞬间电流过大而导致一系列问题;五是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演练严重缺少。在调查中,不少同学渴望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如果有了充分的预案,即使事故发生了,也能见伤害降低最小;六是安全巡检制度缺少。安全巡检制度更多院校一般在学期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对各个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检查,而没有形成常规化、常态化。这样的巡检制度不利于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如广东地区,在4-5月份,潮湿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对相关的交换机不定期进行除湿等处理,会存在漏电或短路等安全隐患。
因此,高职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完善和优化:完善安全设施、完善安全常规检查制度、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完善安全处罚力度;优化宣传方式、优化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具体调查结果如图2。
3 高职高专实验室文化建设
实验室文化涉及面比较广,对高职院校来说,物质文化是建设重点,而精神文化与高职院校本身的校园文化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本次调查中侧重在实验室物质文化调查,也会涉及到实验室精神文化方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从对实验室的历史了解情况、实验室设备建设情况、实验室学习环境、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效率等几个方面做了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在以5年为单位来调查学生对实验室的历史了解情况,结果三种比例相当,说明学生从入学后对实验室不是很关心。这种结果可能来源于:一是入学教育不够;二是实验项目和理论知识不衔接;三是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四是实验室开放度不够。这在实验室设备建设方面的调查也得到印证,如调查项目“同学们,您所接触的实验室教学条件能满足您的学习需求吗?”,投票结果:45.455%的人认可,50%的人认为不能完全满足,还有4.545%的人不认可。在调查中,还有不少学生备注实验仪器不能人手一台,影响实验效果。由此可见,目前高职高专实验设备的完善和更新,距离学生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当然建设资金的来源是主要问题。
实验室学习环境包括实验室硬件环境,如卫生、通风条件等和实验室软件环境以及课堂纪律。在调查中,多数肯定了实验室硬件环境,实验室卫生、通风条件好、采光条件好等;但有不少同学反映实验室软件环境不如人意,如实验室没有热饮用水供应、没有提供垃圾桶、没有设置吸烟处等,缺少人性化设计;实验课堂纪律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验课有过早退占到30%,实验课有过玩游戏、聊天共占88.637%,这说明了:一是实验课内容陈旧,学而无用;二是实验课教学理念落后,还处在知识灌输阶段,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特点——“做中学,学中做”;三是实验考核不完善,作为高职院校,实验考核应该作为课程考核的基准,实验不达标,即使理论考试再优,该课程也不能及格,以此加强学生重视实验。
实验室效率问题也是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设备投入很大,但利用率很低,闲置时间很长。在调查中,75%的人认为实验室在业余时间需对学生开放。这种调查结果,从学生层面来理解,说明很多学生渴望在业余时间通过实验室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如利用基础电子实验室设备、EDA设备等提高电子设计、维修等能力等,但由于实验室这种半封闭形式阻止了部分学生渴望进步,也遏制了如小发明、创业等这些校园文化,不利于创造积极进取和创新的校园文化。
在实验室管理制度上,更多学生给予了肯定,但也有62%的人反映设备坏了不能及时处理。这种现状也与目前高职院校的设备资产管理有关。高职院校实验室设备资产管理,特别是设备维修是通过厂家维修或更新,而不是由专人负责维修,因此将由于维修或更新设备资金限制导致坏的设备处理延迟。具体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4 问卷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是针对11级电子工程在校学生,通过BB平台的网络课程进行的在线调查。问卷形式是在线网络形式,问卷回收率高达98%以上。由于问卷对象是在校学生,而未对就业的学生、电子信息类相关老师和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同学进行问卷,问卷的最终结果只能反映在校学生对实验室文化的了解和看法。当然,这种结果也是实验室安全与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参考信息,因为高职高专的实验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实验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专业技能,让学生掌握岗位群的相关要求等。
本次的调查结果主要反映在:一是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尽可能考虑人性化。如实验室设计、后勤配备等;二是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如有些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将一台设备多个学生共用,或由于建设资金的原因导致仪器仪表不够;三是实验室文化建设中,实验室开放度不高,不能满足学生业余学习需求,也是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实验室安全建设中,主要就是安全教育、演练不够、安全通道不使用、设备安全标识缺少等。
实验室安全与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者、授课老师、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培训人员(对外开放的实验室),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有利高职院校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实验设备利用率;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1]陈雁.广州大学城部分高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情况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2(12):1064-1066.
[2]韩方珍.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启示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453-455.
[3]高峰.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2(4):129-133.
[4]邹绍芳.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10-111.
[5]王燕.由德国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引发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