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思考
2013-09-27王瑾
◆王瑾
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追求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但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其历史并不很长[1]。目前为止,国外已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很多研究,包括有效教学含义、有效教学原则、有效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或品质和教师教学行为。国内也有大量相关研究,比如有效教学的理念、基本要素、制约因素、提高策略以及不同学科的有效教学等,而且均对教学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现今的教学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困难,很多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满意。而且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相应的教学策略也应随着改变。所以仍要继续重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本文试图运用贝罗的传播学的模式来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教学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尚书·兑命》中,其中提到“教学半”。明确指出教学一词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从陶行知开始的[2]。《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教学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目前,对于教学一词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王策三教授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根据师生是否处于同一空间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和远程教学活动。因为目前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仍占大多数,所以本文中的教学即指面对面的教和学的活动。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效”被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教学有效性是指师生能否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教学中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与所产生教学效果的比例程度[4]。
2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一种形式的教育传播,必然遵循人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借助一般传播模式来解释教育传播过程。又根据王策三教授对教学的定义,教学既包括教的活动又包括学的活动。所以,以下采用贝罗(D.Berlo)的S—M—C—R模式分别从教的角度和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贝罗的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4个基本要素,所以简称为S—M—C—R模式。每个要素又各含有几个因素[5],如图1所示。
图1 贝罗的传播模式
用此模式来观察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教学活动中的信源和编码者即教师
1)教师的传播技能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编码方式。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说话方式、书写技能、思维逻辑、身体语言等都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播。
2)教师的工作态度,包括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是否有足够的了解,是否尊重学生,能否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3)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包括教师对于所要讲授的内容是否足够熟悉,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教师的学历等。
4)教师的社会背景。教师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价值的认识。
教学信息
1)教学内容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选取的教学材料,不仅包括教学“成分”,还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出于对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教师对于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再加工可能不同。
2)教学符号指教师选择的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包括语言、文字、音频、视频等。
通道 教学信息的传播通道就是传播信息的各种工具,包括各种感觉器官,以及书、图画、图表、电影、电视等信息载体和光、温度、噪音、设备等环境变量。
受传者和译码者即学生 学生的表达技能、对于学习的态度、先前知识水平、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先前学习经历均会影响传播的效果。
实际上,虽然传播过程中的教师(受传者)与学生(信源)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传播者和受传者,所以,影响传播者的因素与影响受传者的因素本质相同。而且当学生变成传播者,教师变成受传者时,其实是教师在接受学生的反馈。
3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践,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习环境等因素,提出以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水平 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提高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应用的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论,而教学活动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活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平时教育经验的总结,也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学习。其次,教师要不断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最新成果,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再次,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技能,更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呈现方式。而且对同一教学内容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根据斯皮罗的认知灵活性理论,这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提取。另外,还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知识技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这样才能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真正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变成教育艺术。
正确处理教学信息 教学信息是教学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可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调整教学顺序或按专题教学,最终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更加易于被学生接受。
教授学生有用的认知策略 1956年,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首先提出认知策略的概念。此后,认知策略的研究日益丰富,代表人物是加涅(R.M.Gagne)。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支配心智过程的内部组织的技能,学习过程受内部执行控制过程的修正和调节。现代心理学认为,认知策略是关于认知的认识和技能,并不指向具体领域或特定情境,而是调控学习的高级技能,实质是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的运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通常,学有所成的个体都拥有独特的学习方法,能针对不同情境选择认知策略[6]。也就是说当个体具备了认知策略,也就具备了高效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能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有意识地教授学生适当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译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要的认知策略有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理解监控策略和情感策略。
引导学生利用认知工具进行学习 乔纳森认为,认知工具指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辅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和自我评价。利用认知工具实际上也是一种认知策略。鉴别一个软件工具是否是认知工具的标准包括:1)计算机化;2)现成的应用软件;3)用户(在经济上)可以承担;4)可用于表示知识;5)可泛化;6)可支持批判性思维;7)学习可迁移;8)简单而功能强大的知识表示形式;9)易学易用。
在《课堂中的计算机应用:作为批判性思维的脑力工具》一书中,乔纳森推荐了8类认知工具,包括数据库、电子报表、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壳体、计算机化通讯工具、超媒体工具等[7]。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可以逐渐把学生培养成高信息素养的学习者。比如,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复习功课、梳理知识脉络;使用中国知网等在线数据库可以获取文献资料;使用博客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和知识共享;儿童可以使用Scratch进行编程。认知工具的使用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而保证并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要进行有效的学习,需要适中强度的学习动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方面应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都是先学会而后才喜欢的。所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即教会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家长、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教师应减少频繁、高难度的考试,为学生打好基础;对学生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和有创见的表现给予积极鼓励等;家长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期望,以免无形中给学生施加过重的压力;社会应给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肯定自己的价值。
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为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在个性上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制作出好的教学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改善教学环境 根据贝罗的S—M—C—R模式,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考虑到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指教学地点的硬件设施情况以及光、温度、噪音等。学校应该综合考虑本校所处教育阶段、学校经济状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等因素,配备合适的支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硬件设备。还应保证教学环境有适当的光线和温度,并且周围的噪音不会影响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递。另外,有效的课堂管理也是保证信息通道畅通的重要因素。软环境指教学地点的心理环境。良好的教学软环境首先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学活动应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师生可以平等对话,使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再次,教学活动中,生 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在生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热情。
4 结束语
在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成几何级数增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变得更加重要。在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各种教学策略都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应该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出发来考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也会随着改变,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1]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学,2005(8):23-27.
[2]姜国钧.“课程”与“教学”词源小考:兼与章小谦先生讨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68-71.
[3]李晶,刘晖.“有效教学”概念之批判[J].教学与管理,2010(30):10-11.
[4]李志厚.教学有效性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浅议[J].现代教育论丛,2001(5):23-29.
[5]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37.
[6]周坤.成人认知策略的学习[J].成人教育,2007(7):37-38.
[7]tstc-et.认知工具[EB/OL].[2011-12-26].http://tstcet.blogbus.com/logs/11131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