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国之力推动机床行业发展——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杨学桐先生
2013-09-27梁玉汪艺撰文汪艺
□本刊记者 梁玉 汪艺 □撰文 汪艺
杨学桐:男,汉族,1949年11月生, 1981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3年至1993年在国家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机床工具司工作,历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93年至1998年任机械工业部基础装备司处长、副司长,1998年至2001年任国家机械工业局行业管理司副司长,主管科技、质量、标准方面的工作,2003年3月起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执行副会长。曾负责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四项。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专项的提出
国务院2006年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历史上,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为代表的若干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整体提升综合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都把围绕国家目标组织实施重大专项计划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纲要瞄准国家目标,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重大专项提出至今已过去数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的实施给机床行业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此业界人士高度和普遍重视的专项情况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杨学桐先生。杨会长从专项的背景、发展和作用等方面解答了记者的提问。
专项任务的启动
杨会长介绍说,在纲要的指导下, 2006年发改委牵头开始酝酿专项工作, 2007年科技部和财政部也介入并全力配合此项工作。2006年据机床行业专家估计,当时中国机床行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5~20年左右,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掌握太少。虽然过去几十年和国外企业的合作和引进促进了机床行业的发展,但是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比较多,而自主创新比较少,导致数控系统、伺服、直线电动机等功能部件的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产品占领,高端机床及相关功能部件和先进技术基本靠引进。而一直提倡的产学研相结合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大专院校的研发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效率较低,形成不了产业化规模。当时整个机床行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低端混战,高端失守,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的机床行业可以说形势非常严峻,加大对共性和关键技术及典型产品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机床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家提出改变过去靠投资、消费和出口3驾马车引领的经济发展架构,并指出要通过专项实现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引导发展,确定了创新拉动是专项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创新拉动,促进结构调整。
实施中不断积极调整
从2006年开始着手专项的准备和实施工作,2008年工信部成立之后主导了专项的实施,从顶层设计、实施方案、年度指南到组织构架都进行了精心的科学的安排。2009年已经完成了第一批专项的审核和实施工作。随着专项工作的全面推进,国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对每年专项计划的重点和实施方案也不断做出调整。
比如2009年专项的重点是主机,针对重型、高精、高速和五坐标联动等高端产品实施了10大示范工程,主要针对航空、船舶、汽车和基础机械等领域,解决国民经济急需的一批产品。不过当时10大标志性示范工程并没有特别强调必须使用国产配套部件。这是因为刚开始顶层设计的时候要求对机床行业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和进步,从整体上解决问题,要求先把总体的样机做出来,然后和国际同类先进产品比较,确定出具体的差距在哪里,据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再做出全面安排。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从顶层设计上做出了积极调整:(1)攻克数控系统、主轴、伺服、电机及软件等共性技术,掌握一批关键功能部件、基础元器件和基础功能部件的关键技术,以满足主机大批量国产化配套的需要。(2)关注冷热加工工艺特别是应用工艺,在机床制造时就充分考虑用户的加工工艺,像“傻瓜”相机一样确保客户使用机床能更方便地加工出合格的产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交钥匙工程或者是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这也是现在提倡的智能化机床的重要功能之一,要求机床用户的问题由机床制造商全面解决,这样机床用户的精力可以用于更好地为其终端用户服务。(3)在攻克一批高精、高效、重型和热加工的示范性的典型产品的同时,关注锻造等基础制造技术的研究。(4)通过专项达到培养领军人物及其团队等一批高端人才的目的。(5)对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必须有自主创新成分和自有专利技术。
在积极调整使得每年项目的重点有所突出和不同的同时,确保每年的专项之间有所关联,比如就某一机型第一年要求完成主机类项目,第二年就对其中的功能部件提出要求;或者第一年对某项技术指标提出达到验证的要求,第二年就会要求满足客户应用需求。调整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市场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机床提出的要求;新材料等科学发展形成的新问题;进口成本过高甚至出现进口不到的情况。因此专项要求由与市场结合紧密的企业来牵头,建立产学研用共同合作的具有长效机制的创新平台,在平台上自主研发,共同完成专项任务,让通过专项生产出来的产品使得市场能够真正感觉到国产机床的变化。
公开招标 严格验收
专项完全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每年上半年就要完成下一年的专项任务的申报和审核等全部工作。先发指南,再投标,专家评价后再综合,谁分高谁中标。而且,在招标过程中采用专家背靠背打分的方式。
验收工作非常系统、严格,例如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两项工作。技术验收多需要两次完成,第一次考察后提出意见,第二次才正式验收;验收时必须现场测试,绝对保证真实;技术指标、专利技术内容和数量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指标必须和计划书完全一致。财务验收非常严格,首先要考察中央、地方和自筹的经费是否完全到位;购买设备和软件及人才培养等经费必须严格按照计划书执行;实行财务验收一票否决。
系统实施 成效显著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专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提高了行业内外相关人士对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技术对国家和国民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使得行业内外相关人士在思想意识上更加重视机床行业,促进了行业的发展。(2)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确实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国产中档数控系统已经被用户认可,甚至有一些国产数控系统已经在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上使用,尤其表现在一些用于叶片加工的七轴五联动和六联动的机床上;滚珠丝杠进给速度和稳定性显著提高;以前少有涉及的直线电机得到很大发展,并和数控系统配套使用;大型电机、力矩电机和高精度转台等功能部件都取得了较大进步。(3)针对从国外购买不到、产品供应商条件苛刻或价格高的产品,通过专项支持取得了很多研发成果,并且已经在用户中使用,例如一些重型、复合等高精高效机床;(4)这几十年机床行业的发展,在高校和研究院所积累了不少共性技术的研究成果,这次专项坚持企业牵头的原则,让这些研究成果在合适的阶段进入,不仅使得这些研究成果有了比过去更好的产业化机会,而且高校、研究所和知名专家的合理介入解决了很多根本性问题,建立了产学研用的长效机制,产业融合上了一个新台阶;(5)整个专项有一个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这个专项每个任务的安排都需要有系统性,每年专项计划的制定和验收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有序进行;(6)这两年受经济危机影响,行业发展困难,专项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显著缓解了目前形势的困难,促进了产业的结构调整,专项给行业提供了通过创新驱动促进发展的有效模式。
国家举全国之力实施专项,对机床行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给机床行业人士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平台,同时行业人士的努力保证了专项的顺利实施。杨会长的系统介绍让记者受益良多,并对机床行业的发展倍增信心。专项的截止时间是2020年,未来的7年中在专项的指引和促进下机床行业会有怎样的发展,机床人士又会得到什么样的成长,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