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班级管理的执行力

2013-09-26郑晓珍

学习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执行力制度

郑晓珍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一个班级常规管理屡不到位的现象出发,分析影响班级管理执行力的原因所在,尝试使用提高班级管理执行力的方法,使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执行力;中职班级管理

一天(周五的中午),走在中心广场,远远看到几个xx班级的学生见我绕道而走(因为他们未统一着装),那架势就如同“老鼠见到猫”。我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直奔操场,我估计他们应该是体育课,并且是一节课后直奔回家。没料到,来到他班一看,竟然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没到位,其中两个学生绕着回去也没穿到位。联想该班包干区域,卫生打扫也是有一日没一日,难得按时完成任务。我没有太多的批评,而是很想了解问题的原因所在。为什么在同一个校园,同样的制度在有些班百分百执行到位,而有些班的差距会相差甚远,原因何在?我带着这个思路,让服装未到位的同学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该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你们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的答案让我大吃一惊!

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认为:“一位经理人的成功百分之五在战略,百分之九十五在执行”。联想总裁柳传志:执行力就是任用会执行的人。会执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态度。二是能力。可见,执行力关系到管理者的成功与否。班级作为学校德育管理的落脚点和基本单位,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影响学校德育效果。作为班主任如何在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各项工作计划、规章制度落实到到位,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高班级的执行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影响班级管理执行力的因素

1.1班主任主观意愿,使执行力“碰壁”: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这和领导者,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位置。现如今75%的班主任都是被逼无奈。面对千条线万条线最后合成一条线的班主任工作而言,很不乐意。经常出现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或制度要求班主任自身就会产生抵抗情绪,这样就会使执行力在第一道关卡“碰壁”。就如面对我校的卫生制度,有极少数的班主任会认为“我家都没这么干净,干嘛要瞎折腾”,“为什么不让清洁工来打扫,多省事”。殊不知这是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为其顶岗就业打下基础。

1.2班主任自身能力,使执行力“打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如工作方法、工作态度、性格、能力、气质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极大影响班级管理的执行力。对于一个自身比较懒散的班主任要对学生产生高要求时不太实际的。对一个缺乏工作能力或是工作技巧的班主任能让学生对其工作百分百的支持和认可,使执行力不受“打折”也是不大可能的。就如我校在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极少数班主任自身要求就低,如面对学校统一的标准,班主任先行进行打折;面对学生的不足不是教育、提醒、规范、整改,而是采取容忍或放任的态度,使得班级管理的执行力日趋渐差,甚至背道而行。

1.3学生对制度的“认同感”,影响执行程度: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中考的失利者,他们有的厌学;有的被逼无奈来校学习,生活没有目标,加之初中阶段处于被忽视群体。在学习、生活中很少被关注、被鼓励。父母要么给钱,要么唠叨,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灵。因此面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有些学生觉得画蛇添足,没必要。也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我不触犯法律底线就可以,我迟到一两节课,会怎么样?因此从内心而言,就不愿去做好,甚至认为一些规范是表面文章,与他而言无一利。

1.4执行过程的“公平程度”,影响执行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面对制度执行中的“不公平”,不仅不能维持制定的公信力,甚至背道而驰。如在规范学生统一着装这一行为时发现,如果班里有个别学生难以达标,而班主任又没有很好的办法说服该学生自觉遵守,束手无策时,不规范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因为在学生看来,罚不则重,同时也会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偏见,认为班主任对人不对事。

2 提高班级管理执行力的办法

2.1班主任主观上认同管理制度,客观上以身作则,提高执行“榜样力量”。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管理者,面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首先主观上要“认同”,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被自己所接受,进而向学生传达,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其次,“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教育心理学认为,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构成的主要时代,可塑性和可变性大,模拟性强,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存在强烈示范性。尤其是中职学生本身的特点,他们经常会以身边的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尤其是与他紧密接触的班主任。扫除卫生不做旁观者,而做参加者,脏活累活带头干,用无言的实际举动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不缺课,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思维、行为、风格去沾染与影响学生。此外,班主任还应留神增强本身的涵养,进步自身素质,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2.2借助学部、学校管理平台,注重管理过程与目标一致性,保障执行“畅通无阻”。班级管理要善于依托学部、学校管理平台。具体而言,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在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开展。管理过程与目标要一致性,不可“脱节”。如学生平时各方面的行为纳入学生操行评定,要与期末的评优评优、顶岗实习、推荐就业、毕业档案等方面进行挂钩,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现实管理中,很多班级忽视平时的过程管理,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苦口婆心,但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得少部分学生为所欲为。

2.3管理制度民主、科学,执行过程公平、公正,提高学生对制度执行的认同感。班级的规章制度,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集思广议,力争健全人性化的班级规章制度,奖惩是目标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首先规章制度建立前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制度建立在学生认可的基础上。其次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再次,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互相沟通、交流的机制,做到有情况及时沟通;有矛盾及时化解,透明的管理机制,给予学生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大力营造融洽、和谐和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班级环境。最后,规章制度还应与时俱进,要不断进行修改与完善,使全体同学乐于遵守。

2.4精细管理,防微杜渐,创新方法,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要不断提升班级的执行力,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度,即要及时捕捉班级上的各种讯号,抓住苗头与源头,适时地掐灭或促进。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许多事情在刚开始时还是比较好抓的,发展到了后来就成了麻烦。因此,一个班主任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比如网络、影视、音乐、运动等许多当前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都可以用作教育素材,这样一来,学生也能较好较快地接受,这其中的关键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当然班级管理执行力的提高还赖于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畅通无阻的师生沟通方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海荣,班主任工作点滴谈[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4(9):135

[2]冯云霞,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教育教学研究,2009,7:142-143

[3]农振辉,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执行力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2011,8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执行力制度
测测你的执行力和想象力有多匹配
领导力是执行力的“定海神针”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墙化”更需“强化”
某些单位的制度
提升执行力 做行动的巨人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运用“热炉法则”做好安全员工作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