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管理

2013-09-26慕清泉吴倩

学习与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班委会班规班集体

慕清泉 吴倩

带完初三毕业班接手七年级的新生,我想起了毕业班的老师们总爱说的一句话:七年级的孩子是天使。的确,通过三天军训的短暂接触,看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天使”们,我总在想:怎样让他们快乐自信地成长,让他们沐浴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德有所成、学有所获呢。就在这个时候,我校慕校长在开学的第一次班主任会上,提出了一个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究。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我校的情况和条件,学校决定成立课题小组,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究,使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彻底改变班主任大包大揽的“保姆”形象。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教改和组织开展工作,慕校长还给我们逐一分析和介绍了教改的主要实施步骤和形式,鼓励我们每个人放手去干,勇于探索。

反思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感触颇多。对于班级的事情总是事事操心,亲力亲为,累得够呛,可学生并不买账。班主任变成了“消防队员”,主要的时间、精力都被一些琐碎的小事干扰,这让我非常烦恼。于是,我认真研读了学校下发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小组常态评价法》和《学习组织:从班到小组》等有关班级管理的文章,从中感悟到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达到学生自我约束,茁壮成长的目的。于是,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第一,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民主组建班干部队伍。

基于此,我首先从组建一个责任心强的班委会抓起: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大胆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因为是起始年级,所以我给每个参与竞选的同学一周的时间去参与班级事务,进行民主选举,选出班干部。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期间,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本学期中,我们还会由班长定时组织召开班委会,对班级工作进行讨论和评估,提出不足和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而此时,我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

接下来,我着手培养每周“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个组织不能是静止不变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所以,班级除了班委,还有“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值周班长是在每周的班会中,由学生自己主动提出申请,主要负责下周的点名和纪律工作,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另外,我们班还确立了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在学生自主管理中,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小组的建设。在教改实施方案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按照平行分组的方法,将班级按6-8人分为一组。七年级的孩子在自控和监管他人方面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按照进校成绩平行分组,将全班的55人四人分为一组,对应学习、纪律、卫生、文体四方面的工作,分别确定组内负责人,管理小组中的事务,虽然小组多,但是由于组员相对较少,便于组长开展工作。这样,不仅发挥了班委的作用,也积极发挥了每个同学参与和管理班级事务的责任心。

让学生自己管理好班级,作为班主任的我并非无所事事,而是更要做好班级的指导工作。我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组长、班干部给予帮助,指出不足,鼓励其下次做得更好。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既为集体尽职,也受集体约束,逐渐改掉自己的毛病,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

第二、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

在本学期开始时,通过上届班主任的帮助,结合学校的要求,我着手制定班级的行为规范要求。首先由我提出一份草案,我个人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班主任掌握主动权的机会,在班会课上进行逐条解释,这个解释的过程也是我向学生表明我的治班理念的过程,也是我进行德育教育和纪律强化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发动学生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归纳在我们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哪些不良行为,哪些违背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要同学们分析这些行为给学校带来哪些危害,给班级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予以减分;而哪些行为是值得表扬,值得学习的,同时给学校和班级带来荣誉,予以加分。同学们把两种行为及其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汇总,对我提出的草案进行修改,达成一致的意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最后表决通过,形成我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而在我班班级管理制度中有一条就是,如果有1组以上学生或者3名班干部、班主任认为班级管理制度需要修改时,将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修订工作。由于在班纪班规的制定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因为都亲自参与,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显得积极主动。在前半学期中,我们对于班规进行了三次修改,学生分别从纪律、卫生和学习三方面给予意见,从而使得班规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表明效果良好,班级的班风、学风有所改观,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事情逐渐少了。

第三、多用荣誉,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让学生树立荣誉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仅仅靠几个班干部和老师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不断进步的机会。所以,我将其确立为自己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措施,我在班里设立了评比栏,以“大擂台”的形式,呈现出学生和各小组在每周的表现。每位同学都有基础的66分,班委70分,针对每天的表现,结合班规的内容,实行加减分制度,评选出本周的“文明小组奖”。我先设计好评分表格,然后每周把每小组的纪律分、卫生分、学习分和完成任务分记录到表格中,每周评奖一次,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是和其他组员捆绑式评价,优胜组授予“文明小组”的称号。在表现中还设立了一些分项奖,例如“学习帮助奖”,成绩好的学生来当小组长,帮助指定的组员学习,并检查他们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每周从多方面来给打分,主要根据态度的好坏,学习进行的情况,最后评选出优胜的组长,授予“学习帮助奖”。对于一些后进生的学习,我们更不可以置之不理,于是我设立了“学习进步奖”,在每次练习或者比赛中,只要他们的成绩比以前有所进步,我都颁发给他们“学习进步奖”。别看只是一面小红旗,一个小粘贴,这些奖项的设立,为全班同学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不仅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也增强了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看到希望,看到进步。有时候,我班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同学会在评比后,追前跟后,好话说尽,希望我放宽要求,就是为了能得到一面小红旗。虽然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的央求并没有结果,但是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暖暖的。我知道,他们拥有多么强烈的好胜心、上进心,这不正是我们自主管理模式探究所要达成的目标吗?

带班时,学校都会要求班主任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为此我会有意识地指导每位同学设立自己的个人成长记录袋,对各种班级和每位同学的个人荣誉,一定要记录在案。这样,在班级评先时,就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评选不同的项目。开学初,我给每个同学照了一张照片,告诉他们,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梦想的起点,以后的三年中,每年开学我都会为他们照一张相片,让我们共同来体会成长,见证这三年美好的岁月,也让我们一起来实现梦想。每个学生都为他们的照片增添了备注,有的是愿望,有的是计划,为初中生活设置了一个崭新的开始。运动会中,大家都各尽其责,为了班级的荣誉奋力拼搏,会后我将学生们获得的证书一一复印,放进他们的成长记录袋中,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总之,就是尽量多的为学生找到他可以获得的荣誉,将他们的名字郑重地记入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树立荣誉感和自豪感。实践证明,常怀荣誉感的学生也较懂得自省和自制,这能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通过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优化了班级管理结构,从传统的老师管学生转变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我管人人,人人管我的良好格局。学生既是被管理者,更是管理者,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自主管理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自主管理迎合了青少年好表现、爱竞争的心理,为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积极进取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内驱力,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人人都由原先的“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并力求做好,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自主管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的参与。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发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在管理自己,管理别人,接受别人管理这一互动的过程中,自觉接受美的熏陶,情的启迪,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提高了辨别是非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当今教育,最重“能力”二字,作为班主任,则当树立“生本思想”,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这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面对“双赢”的结果,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班集体建设是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一些管理方法、手段,得不到认可和支持,曾经因为发型的问题,有一位家长质问我:“你们是监狱吗,要求人人一样”,让我哭笑不得;又如学生长期习惯于被“统治”,样样事情都要等待班主任来“发号施令”,一时“解放”,很难“自主”,可能出现无所适从或片面理解“自主”,滥用“自由”的现象;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个别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够强,在班级管理和小组管理中没有发挥出适当的作用,工作开展的没有效果或者收效不大。然而,改革的效果并不是马上可以立竿见影的,虽然我在实施这个模式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可能一时还看不到改革的成效,但是,只要我坚信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改革理论和工作方法,学生自主化管理的改革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阶段,有很多领导和老师都给予过我耐心的指导、无私的帮助和默默的支持,我在这里要衷心的说一句: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班委会班规班集体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电子版委会表
班规“七问”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 班委会一体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温暖的班集体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