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众视角解读“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2013-09-26廖妮娜
廖妮娜
摘 要:当前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保障、推进公平正义上,这些期待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布局相一致。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很好地回应了民众的关切。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不能只看数据,关键要看民众的满意度。
关键词:民众;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15-02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笔者认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应有两个维度,宏观层面上,它是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体现国家整体实力的进步;微观层面,它是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目标,涉及民众生存条件的改善和主观感受。两个维度的重合度越高,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就越高,党执政的基础就越稳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那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要求与民众对“全面小康”的期待是否一致呢?
一、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解和期待
十八大召开期间,新华网组织了《网民畅想2020中国“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专题活动,参与发帖的有数千人,具有一定的广泛度,应该可以部分代表民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解读。笔者对发帖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家的目标热点主要集中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保障、推进公平正义上,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网民提出了对政治、文化和环境的期待。如qi2018:小康社会是个和谐健康的社会。有更健全的法律,人民享受免费的医疗、免费的教育,食品更加健康、交通更加便捷、房价更加合理,人们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人与人之间建立诚信的关系,人们能够有钱花,更要花得起钱。但见新:小康社会不是锦衣玉食,而是夜不闭户。小康社会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那些物质上比较丰富的人不会瞧不起穷人,而穷人想变成富人唯一的途径也只能是多劳多得,老百姓心甘情愿纳税,公务员无私奉献地为人民服务。
网民认为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均衡化的,而不是“被小康”的。如柳暗花明——不会再有贫困点,任何地方都不应有需要支援的。会员1954272——在中国大地上不再出现有人一夜暴富,天天喝酒;有人整日劳苦,终生吃“糠”。蓝天李——没有腐败、垄断和特权。全国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在十倍以下,城市与农村基本没有收入和物价的差别。
我国民众对小康社会的期盼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古代的社会理想,小康是一种宽裕、富足的生活,近代则将小康定义为“中等水平”生活,时至今日,人们对小康的理解已从经济状况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同时更加强调个人的幸福感。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小康感受、幸福感觉似乎是最难衡量的——一个人是否感觉幸福,有其个人的评价标准,因此很难统一。但进一步研究会发现,多数人的幸福感与其拥有的政治自由、经济机会和社会保障的程度,文化价值观被认同和生存环境得到保护的程度相关。而这些要素能否在十八大报告中找到对应的目标呢?
二、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回应了民众的关切
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概括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而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内涵更加丰富。从民众视角分析,这一变化更好地顺应了民意,回应了民众关切。
(一)经济领域,回应了民众对脱贫致富、缩小收入差距的关切
报告提出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此前的量化指标只有国内生产总值,强调的是经济总量,出现了有增长没发展的现象,衍生出了收入差距过大的弊端。因此,十八大报告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翻番与城乡人均收入的翻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目的就在于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民众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改善。其次,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目标要求,重点不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总体规模,而是要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出发点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落脚点依然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二)政治领域,回应了民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关切
报告提出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说明党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力图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法制的健全,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而不是由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进行包办和垄断。
(三)文化领域,回应了民众对道德规范、社会关系和谐的关切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这是从价值层面为民众指出了未来的精神归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期盼,也是小康生活幸福感的深层次来源。
(四)社会领域,回应了民众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关切
报告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民众最希望得到解决的就是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最希望改变的就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格局。可以说,上述目标要求最能直接回应民众关切。
(五)生态领域,回应了民众对环境质量的关切
报告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给民生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民众急切盼望政府提供不损害身体健康的环境。因此,“美丽中国”一经提出,便成了热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对生态的关切在这个词语里得到了回应。
三、正确解读“全面小康社会”需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不能只看数据
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中国2010年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达80.1%,其中“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达到76.1%,“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为82.5%,“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6.4%,“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93.6%,“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为68%,“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78.2%。
如果仅从这些数据来看,“全面小康社会”距离我们已经很近了。但从民众的视角看,首先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做几次入户调查,填写几张问卷,在网络上设定一个投票系统,在办公室统计几组数据,就能真实反映小康实现程度吗?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给民意调查拟定“标准答案”,让被调查民众统统回答“满意”。因此面对这些数据,网友明日的太阳发帖:国家统计局又在忽悠国人。这类言论可以说代表了很多网民的意见。其次,民众的真实感受与这些数据相差甚远。在高达86.4%的“生活质量”实现程度面前,很多人依然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在实现程度为82.5%的“社会和谐”面前,贫富差距依然在不断加大,利益分配失衡,民众的被剥夺感日益强烈。诸如此类,民众很难产生全面小康的幸福感。再次,尽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数据”经过多次修改,不断完善,但依然不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民众的综合感受。
因此,判断民众生活是否小康,不能光看统计数据,不能被数据显示出的成绩所蒙蔽,而忽视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向全面小康社会冲刺的阶段,更要求真务实,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犯错误。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做了个表率。2012年底习近平同志冒着严寒前往太行山深处的贫困村看望困难群众,感慨地说:“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实地了解情况”。
(二)“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看民众的满意度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是内容全面、区域全面、群体全面的小康。因此,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满意度是衡量全面小康的重点。在某种程度上讲,补齐发展短板,让弱势群体感受小康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此其一。
其二,提高民众的满意度,需要在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上着力。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是在缩小收入差距、在提供城市公共设施的均等化服务、在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福利歧视、在为广大人民的正常社会流动提供公平公正的制度、在建立健全与中等发达国家相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目标、在消除人们对老龄化社会的担忧、在真正解决看病难、养老难、上学难这些具体问题过程中才能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在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中,要更多地考察民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统计局发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12-19.
[3]“国家级难题”公众调查分析报告[J].人民论坛政论双周 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