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013-09-26王新才聂云霞
王新才 聂云霞,2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2.南昌大学历史系 南昌 330031)
·专题研究·
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王新才1聂云霞1,2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2.南昌大学历史系 南昌 330031)
阐述我国文献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当前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文献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关展望,提出要建立中国文献遗产目录、建设中国文献遗产保护数字工程等新概念,并给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文献遗产 保护 现状 问题 展望
1 前言
197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届大会会议通过《关于保护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建议》(Recommend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Movable Cultural Property)(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文化遗产除了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外,也包括文献形态的可移动物品,即作为记录和传递知识、思想的文献遗产,如具有特殊意义的文件档案、照片、电影胶片、录音录像带、机读记录和手稿、古版图书、古籍抄本、现代图书等出版物”[1]。基于上述建议,在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建立了《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简称《世界记忆名录》),并启动了“世界记忆工程”,旨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开展抢救和保护包括手稿、档案、图书以及口述历史记录等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世界级文献遗产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扩展和延伸。
在“世界记忆工程”里,“文献遗产”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并不局限在特定类型的收藏机构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文献遗产通用指南》(General Guidelines to Safeguard Documentary Heritage,2002),以下简称《指南》)的第二章指出:“文献遗产通常被认为保存在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里,但是‘世界记忆’工程并不限定保管机构的类型和专业。文献遗产可能存在于任何类型的社会和公共组织里,且与这些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种背景也会对文献的生存、安全和利用产生持续的影响。”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献遗产。但从目前公布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简称《世界记忆名录》)看,中国只有七项文献遗产入选,且有5项是档案文献;从我国国家级的文献遗产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业已评定的三批名录共113项看,所涉及的项目近九成是档案类文献。本文拟就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对今后发展做出系列展望,为我国文献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2 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的现状
文献遗产保护是一项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事业,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努力付出。
2.1 理论研究现状
理论来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中国文献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论著、教材、论文、会议集、研究报告等形式来表征。通过互联网络在线搜罗、图书馆数据库模糊、精确查找、出版社查询等途径,搜集到最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有论著、论文和会议集等。
其中,相关论著有:苏品红著《文献研究与文献保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出版),周耀林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武清海著《荆楚文化与遗产保护》(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徐嵩龄著《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仇壮丽著《中国档案保护史论》(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周耀林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出版);相关教材有刘家真《文献遗产保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相关论文集有,张志清《全国图书馆古籍工作会议论文集: 2008 年o天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2]。
在查找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时,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对象,时间设置为2005年-2012年(截至2012年11月),以“题名”为检索项,以“文献保护”、“遗产保护”为检索词,通过“模糊”匹配检索查找到470条记录(见表1),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赵亚婷、杨立人的《我国档案文献遗产异地备份特色基地的构建》(《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3期)、吴江华《文献遗产重要性评估及其标准》(《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2期)、郑荃等《试论云南少数民族文献遗产保护模式构建》(《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3期)等。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8年以后,文献遗产保护的研究论文逐年上升,其中2010年达到一个峰值。
表1 2005-2012年文献遗产保护研究相关论文
2.2 实际保护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我国文献遗产保护行动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2.1 中国文献遗产保护与“世界记忆工程”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是一项世界性文献保护工程,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伸。“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关注的是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珍贵的遗产,而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是文献遗产,主要针对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其目的是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规定的保护和保管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促进文化遗产利用的民主化,提高人们对于文献遗产的重要性和保管必要性的认识。
1995年由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成立的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委员会,其参加单位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国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文化部档案处。2000年,国家档案局于正式启动了国家重点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级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是该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立了由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国家咨询委员会,目的在于配合“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在中国的开展,做好中国档案文献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也为宣传、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目前《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定了三批共计113项[3]文献遗产,主要有尹湾汉墓简牍中的西汉郡级档案文书、《宇妥o元丹贡布八大密诀》手写本、明代“金书铁券”、清代玉牒、清代金榜、贵州省“水书”文献、纳西族东巴古籍、永州女书档案文献、利簋、焉耆——龟兹文文献、唐代“谨封”铜印档案文献、大明混一图、《永乐大典》、《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敦煌写经、《黄帝内经》(元·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本草纲目》(金陵版原刻本)等等。
本草纲目(金陵版原刻本)
黄帝内经(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
1998年11月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成立,郭树银任该委员会负责东亚地区事务副主席。目前,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45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4]。中国现有七项文献遗产入选,分别是: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清朝内阁秘本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大金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黄帝内经》(元·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本草纲目》(金陵版原刻本)[5]。
除《世界记忆名录》以外,世界记忆工程还鼓励建立地区和国家名录。这两个名录主要收集具有地区和国家意义的文献遗产。地区和国家名录并非在重要性上次于世界记忆名录,而是保护地区和国家文献遗产的手段,因为并不是所有文献遗产都具有世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世界记忆工程国家名录的国家之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就是中国的国家级文献遗产名录。
实施“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强社会的档案文献保护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抢救、保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配合“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在中国的开展,做好中国档案文献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前期准备工作。换言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作为“世界记忆工程”的组成部分,提供了调查登记中国具有世界级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的途径,为中国申报“世界记忆工程”的工作提供了客观依据。
2.2.2 中国文献遗产保护实践 “文献遗产”外延丰富,所以“世界记忆工程”不仅仅局限于档案系统,《世界记忆名录》的入选对象也不仅仅是档案,所有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知识价值的重要记录都是关注的对象而不论其载体、形式和收藏机构如何。除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之外,我国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文献遗产保护实践。
2006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重点档案(“国家重点档案”是指经过档案部门认定的、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价值的档案的总称)抢救工程。为进一步有效解决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2009年1月,由财政部资助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科学化管理策略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国家重点档案为研究对象,就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管理的科学化、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以及操作程序的规范化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据初步统计,我国综合档案馆馆藏国家重点档案约为1 600万卷,占全部馆藏量的5%,这些档案是我国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核心资源。截止2010年12月,全国已经实施了2批共2 453项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完成重点档案抢救830万卷,占国家重点档案总量的67.8%[6]。
2007年5月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成立,并建立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该名录是中国政府为建立完备的珍贵古籍档案,确保珍贵古籍的安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公民的古籍保护意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而由文化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的一份名录,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以及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迄今中国共有9 859部国家珍贵古籍,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 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 478部(2009年6月9日公布)、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 989部(2010年6月11日公布)[7]。在第一批公布的2 392部中,有汉文古籍2 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 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等14种文字。
少数民族文献遗产保护受重视。国家专门拨款支持佛教界整理出版了藏文《大藏经》等重要藏语系佛教典籍。而且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所藏经卷和典籍获得了很好的保护,如对《布达拉宫典籍目录》、《雪域文库》和《德吴宗教源流》等文献古籍的及时抢救、整理和出版。中国古籍保护网还开设了专项保护栏目“西藏古籍保护工作”、“新疆古籍保护工作”;在已公开的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有众多的少数民族珍贵文献,如纳西族东巴古籍、贵州省“水书”文献、彝族文献档案等。
文献遗产数字化保护成为趋势。目前,我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开设相关门户网站,与世界各国开展文献资源共享合作,将珍贵文献数字化,建立海量数据库,以便于全世界利用者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阅到相关文献内容或者。如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国古籍保护网”中的数字资源部分,就建立了海外中华古籍数据库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导航等;“华夏记忆”网的特色资源库中的古代典籍、敦煌遗珍、甲骨世界等栏目,全世界的利用者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轻松获取所需文献信息;洛阳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再现了立体的、身临其境的历史震撼场面。在文献遗产数字化过程中,通过网站建立和数据库建设,及时公布有关文献遗产保护动态信息,提供数字文献资源,宣传文献遗产保护知识,公布保护专家库,分享保护经验和成功案例,链接世界记忆门户网站,有利地保护了珍贵文献遗产原件,提高了我国文献遗产保护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珍贵文献遗产的利用率。
3 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的问题
就现状看,我国文献遗产保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很多珍贵文献都得到了抢救性保护,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共享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文献遗产保护的关注。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也不能忽视。
3.1 文献遗产损毁现状严重
档案馆是所有文献机构中总体保管条件相对较好的单位,但即使是档案馆也避免不了文献受损(毁)的厄运。早在2005年,国家档案局在对全国档案总体保存情况进行统计时,了解到仅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就有2.8亿多卷(件),其中建国前形成的历史档案共3 300多万卷(件)。目前全国范围内需要抢救与保护的重点档案共1 200万卷(件)[8],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较为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又如我国疆域、地形的珍贵古地图档案,不同程度损坏的占总数的45.7%,其中严重损坏的达30%,部分已到濒危毁灭的程度;一些少数民族档案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残缺不全甚至完全损毁[9]。
此外,据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献收藏单位不完全统计,我国古籍的数量在2 700万册以上。除了国家收藏单位图书馆、博物馆、文献收藏单位以外,在民间还大量藏于个人、寺庙。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原因,古籍酸化和脆化程度加快。仅就国家图书馆来说,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酸雨的增多,古籍酸化不断加剧。调查显示,国家图书馆收藏古籍的平均酸碱度从上世纪60年代的7-7.5已经下降到6-6.5[10]。而我们知道,一旦pH值降到5以下,书籍就成了“尸体”,不能再用了。
3.2 制度和规范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一部权威的、专用于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的相关标准和管理制度,缺乏全国性长期保护策略,相关法规不健全。对于申报文献遗产只是政策鼓励,没有细化的奖惩制度,更无全国性的政策纲要。而较之国外,很多国家都有明确的文化遗产保护总体发展战略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如美国政府提出的“挽救美国的财富计划”、“维护美国行动计划”,目的在于激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加强各地域人民的地域认同感、自豪感和参与感,从而达到挽救过去、保护未来的作用;法国推出的“国家文化遗产(科技)研究计划”,由政府投入,集中了53个研究团体,进行科研项目攻关,涉及到理论、基础研究、技术和具体保护工程[7]。
制度和规范不健全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评估体系不完善,如评估指标过于粗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指南》是实施世界记忆工程的基本纲要,我国在2000年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后也制订了一份《“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入选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该细则具体虽然确定了主题内容、时间、地区、民族与人物、形式与风格、系统性,以及稀有性等7项标准,但仍存在评估指标过于粗放。《细则》中只涉及到文献重要性的评估一级指标,如“主题内容”指标方面认为“一般情况下,反映生产力发展、生产技术进步和重大科学发现、发明的档案,涉及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重大变化的档案,反映中国历史上某一发展阶段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生过的某些重大事件的具有典型意义、标志性的档案文献,具有重大价值。”其中,“重大变化”、“典型意义”、“标志性”等字眼都带有较大的模糊性,在实际评选中不易把握。又如在稀有性指标方面,“如果该档案文献遗产是独一无二的,特别稀有,则显然具有很高的价值”表述中的“特别稀有”也是模糊的表达,不利于具体操作。
此外,评选领域相对狭窄,也是影响文献遗产申报,最终影响文献遗产保存的重要因素。
本文针对IR-UWB穿墙雷达对动目标的探测问题,分析回顾了IR-UWB穿墙雷达3种不同的动目标检测算法,并利用自行研制的IR-UWB穿墙雷达进行穿墙探测实验。分析了动目标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实验数据,以距离历史图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对于指数加权法而言,α取值在[0.75,0.85]范围内,对径向运动、切向运动的探测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对于作径向运动的目标,脉冲对消法、指数对消法与积累平均背景对消法都表现出较好的探测性能,但是脉冲对消法在转向时出现目标轨迹丢失;而对于目标切向运动、原地踏步时,指数对消法与积累平均背景对消法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3.3 人才培养较滞后
文献遗产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知识模块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青黄不接”。以档案保护人才培养为例,据调查,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在职档案保护教师不足20人[8],具有较高层次档案保护研究生教育资源更为稀少,这样必然造成档案保护科技队伍的数量与素质严重滞后于保护工作的发展需求。在档案实际工作部门,多数各级档案馆的档案保护工作人员也相对比较匮乏,经过系统档案保护学习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极为匮乏。各级档案馆的档案保护工作人员大多专业知识和技术较为单一,缺少全方位保护人才。大多数市县级档案馆由于人员编制有限,专业的保护人员寥寥无几。档案人才培养现状尚且如此,就不难想象全国文献遗产保护人才的培养现状了。
3.4 保护意识待提升
在文献遗产保护实际工作中,保护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整个社会对文献遗产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保护意识淡薄,没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献遗产保护大环境。微观层面主要指文献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严格按照文献保护规范操作,疏忽大意,如认为温湿度控制无关紧要、少量破损无需修复、重要文献破损贻误修复最佳时机;文献利用者在利用时不带手套、随便翻拍、折叠等。
文献遗产保护意识不强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重申遗轻保护”。如有部门在“申遗”路上积极争取,认为一旦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或《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就万事大吉了,再无心思考进一步保护的问题,而是想着如何开发利用该遗产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在文献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的使用方面,有的单位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挪用款项,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致使入选的文献遗产的保护条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就与“世界记忆工程”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正如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所说,“申请‘世遗’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但在当下这股申请‘世遗’风潮当中,大部分地方政府的动机值得怀疑。”因此,“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保护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开发是第二位的” ,“如果没有科学的保护和合理的规划,这些遗产终将名不副实。”[10]
从现状分析看,我国文献遗产保护理论成果总体而言并不多,较之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且仅有的这些成果分布也是不均的。从现有成果类别而言,非论文类研究成果专著类较少,总结性和教材类较多成果相对较多,论文类成果相对较多,但主要集中内容在文献保护的技术和方法论探讨上,具有开创性的基础理论成果缺乏;从研究主体看,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实际文献工作部门研究成果较少;从研究年代看,2008年以后成果相对较多(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文献损失或破环是助推剂;2010年“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提出是该年研究成果出现峰值的原因重要原因);从学科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界、档案界及博物馆界,上述研究领域的成果占到总论文数的53%以上,而相关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则相对较少。
3.6 资金和技术不到位
在文献遗产保护中,我国主要是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但往往是海量的待保护文献与有限的经费支持,资金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文献保护的进程。以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为例,目前中央财政用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经费虽逐年有所增加,不过由于我国档案文献遗产数量巨大,加之前期欠账太多,虽然现在已经投入了较多的经费,但有限的经费只能投向抢救性的重要保护工程,保护经费投入就只能是杯水车薪[7]。再加上社会监管不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和档案部门经费不充足等原因,挪用专款、专款不专用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文献遗产的持续性保护极为不利。
技术支撑层面,文献遗产数字化程度不高,尤其体现在以全宗为单位的入选项目中。由于年代久远和保管不当,文献载体的脆化。有些案卷一碰就碎,数字化工作步履维艰,再加上文献数字化主要是以扫描技术为主,对于文献修复“整旧如旧”原则难以准确把握。此外文献遗产修复缺乏选材、程序、方法和检查等配套过程的标准。[11]
4 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的展望
文献遗产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家、地区和文献遗产保护机构的共同努力,而且还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与行动。针对我国文献遗产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文献遗产保护体系,以促进我国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有序进行。具体来说,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完善法规制度和评估体系建设
法制建设方面,参照有关国际、国内法规,制订一部专门法——《中国文献遗产保护法》或者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增加“文献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条文,以切实解决文献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标准建设方面,参照国际上通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指南》,借鉴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入选细则,出台《中国文献遗产入选细则》和《中国文献遗产保护标准规范》,并细化相关标准的评估指标,比如在文献重要性一级评估指标基础上,凝练出二级评估指标,增强评估指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加大非档案类文献和具有社群及精神价值文献的入选比例,以便明晰我国文献遗产保护的对象、范围和领域,避免少报和漏报项目,保持本土视域和国际视域并重,提高文献遗产保护的标准化程度。
4.2 加大资源整合和研究“视域”融合力度
文献遗产保护名录不可繁多,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启动“中国文献遗产工程”,整合《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目录》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建立《中国文献遗产名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加大文献遗产保护申报工作力度,避免各自为政,互相抗衡;视域融合方面,在保持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研究所等各自发展特色的基础上,促进文献遗产保护各部门的“视域融合”,实现各部门的沟通、对话与合作,搭建一个更有利于我国文献遗产保护的大舞台,做大、做强我国文献遗产保护事业。
4.3 加强文献保管设施建设与维护
保管设施是文献遗产最重要的保护屏障。保管场所的好坏直接作用于文献遗产的长期保存与否。文献保管不仅包括省级以上各级文献机构,还包括保管条件相对较差的市(县)级、乡镇级。2010年,档案部门已经在全国掀起了中西部中小档案馆建设的高潮,这是促进文献遗产长期保存的有利举措。当然,一方面需要加强保管场所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对于文献保管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特别是对文献保管库房温湿度的调控,对灰尘、有害气体、有害微生物或害虫的防治等。只有做好宏观环境的建设与微观环境的配套结合,并采取科学化、制度化和常规化管理,才能为文献遗产提供最佳的保管环境。
4.4 重视人才培养与宣传教育
未来,我国文献遗产保护应加强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在“世界文化遗产日”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开展文献遗产保护多方面的互动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提升我国公民文献遗产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文献遗产保护大环境。文献遗产保护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专业保护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保护人才的自我培养,逐步形成档案保护和研究的梯队,提高国民传承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4.5 推进门户网站和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数字文献形式日益多样,载体更为多元,数量更加庞大,逐渐成为文献家族重要成员。虽然数字文献的出现历史并不悠久,但“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如不及早形成对数字文献的保护意识,也将是文献遗产保护的隐患所在,所以对数字文献的搜集和保护应成为未来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现有珍贵文献遗产的数字化程度还不高,数据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于未入选的珍贵文献原件应加快数字化的步伐,尽早启动“中国文献遗产数字工程”,构建文献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数据平台,探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 提升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在现有中国文化遗产网、中国古籍保护网基础上,尽快建立“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网”门户网站,为我国文献遗产保护提供更宽广、更集中的交流与互动平台。
4.6 鼓励理论拓展和技术创新
理论研究是对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总结和提升。要开展载体材料的损坏机理、保存环境及其保护方法的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形成文献遗产的科学保护理念和程序,吸纳现代材料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文献遗产保存环境和损毁的关系研究,建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文献遗产损毁和保护的基础理论,为文献遗产保护提供最佳实践指导。
由于文献遗产的保管环境是呈动态变化的,文献保管部门应在原有保护技术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发先进的文献保护和修复技术和方法,最大限度延长文献寿命,最大程度减少文献修复给文献带来的次生灾害。
4.7 充实资金来源和严格项目管理
我国现有财政拨款是文献遗产保护最主要和最稳定的经费来源,但往往资金太少而不足以全面开展工作,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合理拓宽我国文献遗产保护的筹资途径。如大胆引入民间资本,开展文献遗产保护业务外包等。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建国时代”文献遗产保护[12]的成果经验,争取国家经费的同时,积极向私人基金和社会募资;对已经拨付的专项文献遗产保护经费,严格实施专款专用,加大社会监督,对于私吞、挪用专款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在专项文献遗产保护中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表,实施项目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等管理环节,遵守文献保护和修复原则,严把质量关,不得随意拖延,以免错过最佳保护时机。
5 结语
继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议之后,2012年11月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又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此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文献遗产保护事业应趁此东风、抓住发展机遇,在正视现状的同时,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寻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有效路径和措施。
[1] Recommend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Movable Cultural Property[EB/OL]. [2012-10-20]. http://portal.unesco.org/unesco/ev.php?URL_ID=13137&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reload=1203999345.
[2] 聂云霞,王新才. 中国文献遗产保护相关问题研究述评及展望[J]. 湖北档案,2012(6):13-17.
[3] 中国文献档案遗产名录[EB/OL]. [2012-10-20]. http://baike.baidu.com/view/3477472.htm.
[4] 《世界记忆名录》增7项文献收藏[EB/OL].[2012-10-20]. http://www.csstoday.net/Item.aspx?id=7227.
[5]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EB/OL]. [2012-10-20].http://baike.baidu.com/view/1010083.htm.
[6]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EB/OL].[2012-10-20]. http://baike.baidu.com/view/2362437.htm.
[7] 马 翀.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2008.
[8] 唐跃进.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考[J]. 档案学通讯,2007(5):31-34.
[9] 中国设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保护中华古籍[EB/OL].[2012-10-20].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5/134413075968.shtml.
[10] 冯骥才关注申遗热强调应更重保护[EB/OL].[2012-10-20].http://beijingww.qianlong.com/1470/2010/08/20/229@127376.htm.
[11] 周耀林. 我国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J]. 档案管理,2006(2):54-55.
[12] 吴江华. 美国“建国时代”文献遗产保护历程研究[J]. 档案学通讯,2011(4):30-33.
(责任编校 田丽丽)
TheCurrentSituation,ProblemsandProspectsofthePreservationofDocumentaryHeritageinChina
Wang Xincai1, Nie Yunxia1,2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2. History Department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eservation of documentary heritage in China and its problems as well, the present article foresees its prospects and suggests making Documentary Heritage Lists of China and formulating Digitization Projec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Heritage.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documentary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China in the future.
documentary heritage; preserva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prospect
G273
*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2年)规划项目“数字遗产长期保存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TQ08)、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档案保护技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1-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王新才,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十余部;聂云霞,女,1982年生,武汉大学信息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昌大学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文献保护,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