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卤福斋餐饮之路能走多远?
2013-09-25
2009年双汇休闲子品牌问世,产品以烧鸡和鸡副产为主,但卤蛋一直未被装入。猪产品在2002--2005年由技术中心一批老将张志伟、王爱枝、白炽明、王红梅及相关一批精英率先推出,在连锁店做过热销,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店中经营告败。
今年年初,从上海调回的张志伟出任技术中心主任,借鉴华东市场成功典范,开始自己的“卤福斋之梦”。目前整个业务由集团市场战略部统一营销,部长安璐在行业策划和运作直营店经验丰富,在河南采取了渠道招商和专卖店店中店两种模式水陆并进的策略,效果明显。
但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协同、物流、商业、事业部、技术、公关等部门鼎力支持方显神速。这方面,周黑鸭和绝味营销模式值得借鉴。
在这类产品的突破上,双汇的优势在渠道,不在终端,如果在三季度急于求成,仅仅利用大家已经“腻烦”的专卖店连锁效应,或许是在不对的时间强力推进。而且,片面追求销量往往导致对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的建设视而不见,最终导致品牌的崩溃。这样反而适得其反,甚至“败走麦城”。
例如三株的陨落,就是片面追求销量忽视品牌和其他要素的结果。当年的三株,广告何其凶猛,销售何其庞大,但是,庞大的销售量并没有支撑起不倒的品牌大厦,仅仅因一场官司,外强中干的三株便轰然倒塌,如流星般陨落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天的哈药集团,同样凭借铺天盖地的广告倾泻,却赢得了销售额的增长。据称哈药的广告投入每增加一倍,销售额便翻一番。但值得注意的是,哈药在公众中的品牌形象仍然有待提升。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可以肯定地说,哈药如果继续目前的策略,而不尽快加强对其短边的建设——即美誉度、忠诚度的提升以及品牌联想的建立,木桶的水也会枯竭。以此类推,双汇裸品同样会在聚光灯下如同裸奔,由此带来的可能性风险对品牌杀伤力最重。
餐饮业成为肉类大牌追逐的新食粮,这是毋庸置疑的新蓝海。但欲速则不达,很多正确的事需要绕着弯子做才行。优秀的过程才可能出现好的结果,但没有过程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肉企一直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偶尔出点丑闻,可能反而还会提醒消费者消费者,自己每天在吃什么,更增加一分安全和健康的渴望。但企业成功必须建立在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之上,产品对不同的人,标准永远相同。
当前的餐饮渠道,夫妻档小品牌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仅仅靠品牌已经不能保证打动消费者,还必须用品质来打动消费,因此产品特点一定要与市场利益点相结合,与目标消费者的偏好相吻合,与企业宗旨和使命相一致。不断细化市场,开拓样板市场、尝试店内销售店外卖等多种操作套路,因地制宜,让直营店和加盟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卖粮者穷,卖肉者富,古谚又一次印证。一抹阳光,是人们对食品行业的希冀,但肉企的集约化和国家对技术创新的监督,要求大佬们始终挑起民生的重担,成为领跑21世纪健康生活的舵手。这其中,中原肉类的代表,如双汇、志元、众品、尚品等,均承载着时代重任稳健前行。此前,思念、三全、科迪等一批速冻食品企业已经在餐饮渠道和家庭消费连锁经营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未来是否还有其他路径可走?答案是肯定的。毕竟河南有一个亿消费群体,农业产业化历史悠久。许多企业,如雏鹰、华英、大用、永达、旭瑞、熊熊、汉兴等,都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地方财政,安置农民就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必定将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