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下的档案工作发展历程研究
2013-09-25奚林芳
奚林芳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档案工作十分关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和经验,但档案工作中创新能力还需提高,档案干部培养和锻炼还需加强。
关键词:中共领导人;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档案事业;成就和经验;存在不足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33-03
一
档案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保留下来的原始记录;档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亡的真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仅对档案的重要作用有深刻的认识,而且他们有的就直接领导和管理过档案文件。1923年召开的三大建立秘书制,毛泽东作为中央局5名成员之一,“负责党内外文书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现藏于中央档案馆1920——1925年中共中央的3700余件重要档案大部分是毛泽东担任秘书时保存下来的[1]。“由于中央规定秘书‘管理本党文件,从而实行了一个机关的文件集中管理,于是我们党内初步形成了档案工作”[2]。所以可以说毛泽东是我们党内第一位档案工作者。
1927年12月起,管理档案工作的中央秘书处归中央组织局领导,而此时邓小平担任中央组织局秘书长,因此邓小平成为全党档案工作的实际领导人。
1931年春,由瞿秋白起草的第一个党内文件处理办法《文件处置办法》,周恩来亲笔批示:“试办下,看可否便当”[2]。办法对档案文件的处理按重要程度分为四大类,并且规定存废制度,瞿秋白考虑每种最好二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强调“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二份”,即一份使用,一份入库保存,“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3]。这充分显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大理想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的信念,寄托了他们对后来者的无限期望。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重视档案文件的管理,更重视对它的使用。1937年5月,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不朽功勋,毛泽东和朱德联合发出中央军委《关于征集红军历史材料的通知》,并组成有邓小平等十一人的红军史料汇编委员会。1941年,毛泽东利用档案亲自主持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党内重要历史文献,对胜利完成延安高级干部整风运动、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继续关怀档案工作外,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对档案工作也十分重视。1999年1月,江泽民同志曾批示:“做好档案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999年12月,胡锦涛同志对档案的重要功能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胡锦涛同志对解放军优秀档案专家刘义权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全国档案工作者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并亲自到医院看望他。习近平同志也十分重视档案工作, 2009年9月25日,他在中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说:“党的文献事业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2011年6月16日出席建党90周年中央档案馆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合作编辑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出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的讲话,又重申“党的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职责,”[4]还参观了中央档案馆和中央党校合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档案资料展》,对中央档案馆运用档案资源为中央党校学员开展党史教育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
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关于档案工作指示精神指引下,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先后成立了档案领导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1954年11月,成立国家档案局,作为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并对全国档案工作的组织、任务实行业务指导。与此同时,各省、地、县领导机关成立党政合一的档案管理处、档案科,统一本地区的档案行政管理和业务检查督促工作。1955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各省(市)设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文书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准确地处理文书,反对积压和紊乱,反对文牍主义。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管理机关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安全,便利机关工作,反对分散保存。”1956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这是我国档案事业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决定》进一步提出我国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的基本原则,提出“全国档案工作,都应该由国家档案管理机关统一地、分层负责地进行指导和监督”的管理体制。195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党政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的基本原则。国家档案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党和政府系统的档案工作,并对全军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各地陆续成立了档案事业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本地区的档案工作。原在一个机关内党、政、工、团等档案各自分别管理的办法,改由各机关建立统一的档案室,集中管理本机关的全部档案。以后又开设各级各类档案馆。到1965年,全国已建立档案馆2983个,奠定了我国档案馆事业的初步基础。
三
正当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档案工作遭到空前灾难,机构撤销,档案散失。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档案事业又迎来了春天,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1980年2月14日,全国档案工作法规性的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公布,指出:“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专门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历史研究,进行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做好档案工作,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中央文件下达后,各地都积极认真贯彻,到1995年,以组织形式和职能职务为标志的国家档案事业体系最终形成。这个体系,包括八大方面,即档案行政管理(局、处、科等)、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档案室)、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教育、档案科研、档案宣传和出版、档案学术理论研究(学会)、档案外事。国家档案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档案强国的诞生。
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全国档案工作人员的努力,2009年档案馆总数3987个,我国档案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国家档案馆领导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的特点时,概括为一个“有机结合”和七个“飞跃”: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实现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全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中央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的有机结合;1987年我国第一部档案工作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档案事业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依法管理的飞跃;档案业务建设实现了从恢复整顿到科学规范的飞跃;档案管理手段实现了从基本运用手工方式到大量采用现代化技术的飞跃;档案服务工作实现了从主要面向机关到面向社会的飞跃;档案教育工作实现了从注重发展规模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飞跃;档案宣传工作实现了从单一形式到繁荣兴旺的飞跃;档案工作对外交流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飞跃[5]。在总结“十一五”以来档案工作成就时提出8个“前所未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成效前所未有;档案工作指导思想的突破前所未有;档案安全条件的改善前所未有;档案资源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前所未有;档案部门应灾能力的加强前所未有;档案宣传和执行监督的强度前所未有[6]。
事实确实如此。例如档案在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方面,2008年西藏拉萨发生“3·14”事件后,中央档案馆利用档案,制作五个专题网络视频,以铁的事实证明西藏从元代起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揭露了各种分裂祖国的谎言。视频在网站发布后,国内外共有300多家中文网站、100多家英文网站转发,点击者数以亿计。中央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或作进一步深入报道。2009年中央档案馆利用大量档案举办“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大型展览”,全面揭露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真相,全面展示了百万农奴翻身后西藏的巨大进步。胡锦涛同志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参观了展览。汶川地震后,中央档案馆又及时利用馆藏档案资料,汇编成《从唐山抗震档案看当前抗震救灾应注意些什么》的专题资料,报送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对指导汶川抗震救灾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在档案工作为公共服务方面,近年来,各地进一步重视机关的各种专业档案,尤其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如土地档案、住房档案、婚姻档案、健康档案、学籍档案、户籍档案等,这些都覆盖亿万人口,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海市档案部门为方便市民查阅档案信息,提出了“就地查询,跨馆出证”的口号,凡需要查阅婚姻登记、独生子女、知青以及子女等民生档案的市民,可以就近到市区或县、区档案馆查询并由查询地档案馆开出相关档案证明。杨浦区从2011年6月起,年满18周岁的户籍居民,凭有效证件,不走出社区,就可快速免费查阅有关婚姻、独生子女、知青子女回沪这三类个人档案;浦东新区已连续7年查询人数每年超过3万。上海民生档案查询目前正向全市各社区延伸,要求“十二五”期间达到社区全覆盖。档案这只“旧时王榭堂前燕”从此飞向百姓家。
在档案工作指导思想方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国家档案局提出建立“三个体系”和“三大战略”: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以人为本战略、服务先行战略、安全第一战略,并在实践中已取得初步成果。2012年4月17日国家档案局在杭州召开的“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现场会”就是“三个体系”建设在浙江实践的样本。
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是指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与电子文件进行登记,并由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对经过登记的电子文件进行备份,对纸质和其他载体的档案以数字化全息复制方式进行备份。这一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一个实际措施,是贯彻“三个体系”和“三个战略”,建设“档案强国”的很好抓手和切入点,也是档案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与此同时全国档案战线涌现出一大批以崔新一、卞峰煜、顾全钟特别是刘义权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根据胡锦涛同志的指示,2009年两次发出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的通知,2009年10月11日,刘义权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李长春受胡锦涛同志委托,在报告会前看望了刘义权家属和报告团成员并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三十年来,刘义权同志立足本职岗位,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为党和军队档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不愧为全国档案战线的优秀楷模,不愧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先进战士,不愧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先锋。随后,报告团先后到沈阳、上海、广州、成都作了巡回报告,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在广大档案工作人员中掀起了学习刘义权,努力做好档案工作的热潮。
为了表彰档案战线广大档案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激励档案工作人员投身档案工作改革创新,从2007年起,档案部门每年开展表彰先进档案工作者的活动。全国及各省市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共同特点,都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奋发进取,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推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们忠于人民,献身档案事业,执着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他们勇挑重担,开拓创新,把档案工作“冷门”干成“热门”,以平凡创造非凡的进取业绩;他们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不事张扬,无私奉献。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和鼓舞着档案战线的工作人员,通过先进事迹的宣传,进一步加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主义道德文明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也为档案战线更好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四
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档案事业大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档案工作还存在不足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档案事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档案资源建设的力度还十分薄弱,档案创新能力还需提高,档案干部培养和锻炼还需不断加强等。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没完全理顺。作为行政执法单位的档案局和作为事业单位的档案馆不属同一系列,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没有把档案事业列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档案工作在地方政府或单位编制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往往被忽视,以致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未能很好在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下得到健康发展。造成档案机构设置不全,人员配备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档案工作和当地及单位部门中心工作发展不协调,不能为促进中心工作的发展积极服务。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人对档案的积极功能和它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档案工作在许多地方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不少地方,档案部门被认为是弱势部门,是“后勤部”、“收容队”,每次机构精简运动中,都成为“合并——撤销——合并”的试验品。有些高校存有职业歧视,把档案工作边缘化。这些情况影响档案事业的正常发展。为此必须不断加强档案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的档案意识,切实贯彻中央的决定。
档案事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档案部门本身。过去档案部门在贯彻实施“三个体系”和落实“三大战略”方面,还有不少差距,档案工作为全国、地区、为单位中心工作服务方面成绩不够突出,以致还没有引起当地领导和单位的足够重视。今后,档案部门必须改变过去重管理轻利用,重物轻人,重为上层机关服务,轻为下层民生服务的传统观念,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当地、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提出档案工作如何为当地、为本单位、为民生服务的具体规划。学习浙江省档案馆及浙江各市、县档案馆的改革创新精神,寻找贯彻“三个体系”、“三大战略”的具体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当地和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做出突出贡献,以自己的积极“有为”争取“有位”,做出实际成绩为档案工作争取地位。
档案事业的发展特别需要教育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关怀。建议教育部门适当扩大档案专业人员的培养规模和大专院校档案专业的招生名额,以加强档案队伍的专业知识建设。建议组织人事部门更多关心档案部门干部和专业人员的配置、交流、提拔,在“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方面,多加努力。进一步落实专业人才保障制度,建立与健全有利档案人员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利用机制,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档案工作处在二线,环境相对封闭,位置相对后端,作用相对渐显,又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档案是“机密”,是“保管”,轻利用,职业特征使有些档案人员改革开放思想不突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应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档案干部和专业人员,要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档案工作的感人事迹,缅怀毛泽东“管理本党内文件”、周恩来筹建“中央文库”、邓小平直接领导过档案工作、瞿秋白制订我党第一个《文件处置办法》,以及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关怀重视档案事业的感人事迹。要学习革命战争时期的谭明、张宝泉、陈为人等烈士们以生命和鲜血保护党的档案和收集抢救档案文件的英雄业绩,学习改革开放时期刘义权等档案战线的先进人物为档案事业付出毕生精力的优秀业绩。以前辈为榜样,加强档案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萍.毛泽东关怀档案工作[J].党史博览,2012,(10):5.
[2]费云东,潘合定.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4-45.
[3]费云东.中共档案文献征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108.
[4]习近平.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出版座谈会上讲话[J].党的文献,2009,(3):3;2011,(5):5.
[5]杨东权.发展 提高 创新[J].中国档案,2009(10):17-18.
[6]杨东权.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11,(1):18-21.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