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训练器及饮食干预对三踝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的影响
2013-09-25马彩娟
马彩娟
三踝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手术内固定治疗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恢复踝穴的稳定性是学者的一致观点[1],其术后的护理质量亦直接影响手术成败和远期关节功能的恢复。我院治疗三踝骨折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合理饮食、应用HXY型下肢训练器以及专人协助功能锻炼,在骨折后的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三踝骨折病人60例,均经过手法复位或石膏固定治疗失败,需要实 施内固定治疗,其中男3 7例,女2 3例;年龄1 8岁~6 0岁(39.15岁±2.35岁);致伤原因:跌伤21例,车祸37例,坠落伤1例,砸伤1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致伤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年龄18岁~60岁,有外伤史,踝部肿胀、疼痛[2]、功能障碍,X线检查显示内、外、后踝骨折。排除精神病、骨质疏松症、孕妇及金属过敏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病人全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处理顺序:首先处理后踝,解剖复位后用1枚或2枚松质螺丝钉固定,然后固定外踝,解剖复位用解剖钢板固定,外踝固定后下胫腓关节一般可以解剖复位,最后固定内踝,解剖复位后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术后常规中立位石膏固定1周~4周。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①一般护理,按麻醉方式进行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②心理护理,介绍手术方式与效果,消除恐惧心理。③疼痛护理,遵医嘱使用止痛药。④体位护理,手术后用气垫抬高伤肢以减轻肿胀,给予翻身大小便体位护理。⑤预防压疮,保持床单位整洁无渣屑,皮肤干燥,做好生活护理。⑥嘱咐病人功能锻炼,肌肉、关节活动。⑦出院指导,坚持功能锻炼,用药指导,定期复查。实验组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合理饮食、HXY型下肢训练器使用、专人协助功能锻炼。①饮食调护:骨折早期活血化瘀治疗,饮食宜清淡。骨折后期可加以骨头汤、鸡汤、动物肝脏之类,补给更多的维生素、钙及蛋白质以满足骨痂生长需要。②HXY型下肢训练器使用:术后4周开始应用,每日2次,每次30min,注意仪器操作程序,先调整支架长度(支架长度与下肢长度相适宜),再调整活动角度,起始角度不得大于终止角度,保证仪器在正常范围内运行。训练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角度;病人穿戴后进行运动模式训练,只允许足关节进行矢状轴上的活动,充分限制髋关节的外展和内收、膝关节的过伸和足的内外翻,以限制异常的运动模式,通过反复训练使正常足关节运动模式逐渐得到重新建立。③专人协助功能锻炼: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及病人耐受程度,采取循序渐进方法进行。术后当日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术后2d~7d,除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外进行髌骨被动活动及踝趾关节的伸屈活动,每日3次,每次10min~20min,以减轻肿胀防止关节粘连。骨折后2周~3周骨折端较稳定、肿胀基本消退,可指导病人进行髋、膝主动活动及直腿抬高练习。骨折后4周~5周去除石膏,对稳定性骨折可每日叩足跟10次~20次,也可指导蹬床头练习,刺激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骨折后6周~8周开始愈合,可扶双拐下地不负重行走,最初下地活动须有护士搀扶练习使用拐杖,8周后患肢可少部分负重,12周~14周骨折基本愈合可步行负重活动。
1.2.3 踝关节活动评价标准 ①优:日常活动不受限,平路行走无困难,矢状面运动(屈曲和伸展)正常或轻度受限(30°),后足运动(内翻和外翻)正常或轻度受限(正常75%~100%)。②良:日常活动受限拄拐,在不平坦地形行走有困难(如斜坡),矢状面运动(屈曲和伸展)中度受限(15°~29°),后足运动(内翻和外翻)中度受限(正常25%~75%)。③差:日常活动严重受限需借助拐杖、轮椅,在不平坦地形行走有很大困难,矢状面运动(屈曲和伸展)严重受限(低于15°),后足运动(内翻和外翻)重度受限(低于正常25%)[3]。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2 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38d~51d(40.3d±12.4 d),对照组病人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58d~78d(54.7d±14.5 d),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1)。两组术后8周踝关节功能比较,实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7.26,P<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比较 例
3 讨论
3.1 饮食调护有利于骨折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首先骨折愈合需要营养,营养获取来源饮食,合理饮食有利于骨折愈合。但合理饮食在传统观念中存在一定误区,认为骨折病人多食骨头汤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是过早食用骨头汤并不能促使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骨头汤的成分主要是钙和磷,骨折后如果摄入大量的钙和磷,就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失调,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所以,骨折病人早期先不要采用骨头汤进行补钙,要多食用一些能转化为有机质骨胶原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骨折后期可加以骨头汤、鸡汤、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及蛋白质以满足骨痂生长需要,有利于骨折愈合。
3.2 HXY型下肢训练器早期应用有利于改善关节的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踝关节功能较对照组活动灵活、关节稳定。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软骨修复,为了取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术后应尽早进行非负重性的活动。HXY型下肢训练器,以持续被动运动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了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谢作用。进行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训练,可以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代谢能力,增加刺激能使间质细胞分化成关节软骨(软骨再生),而不是纤维组织或骨组织,从而加速软骨及其周围组织愈合,消除关节粘连,明显促进踝关节的功能恢复。
3.3 个体化功能锻炼对病人骨折愈合的影响 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亦有助于消除肿胀,促进骨折愈合,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粘连、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功能锻炼过程中,肌肉力、重力和压板力均可传递到骨折断面,使断面获得有利于愈合的应力刺激。骨折端受肌肉收缩、体位及负重等影响,经常受到力的刺激,包括垂直压应力、剪力及旋转应力。压应力使骨折断端间隙缩小,刺激成骨。实验组在术后早期应用HXY型下肢训练器,有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功能锻炼,适当负重能增加病人骨折端断压应力促进骨折愈合。对照组实施的功能段练,锻炼方法、持续时间不规范,或因功能锻炼时导致的疼痛使病人对康复锻炼产生恐惧,造成术后康复困难而影响治疗效果,缺乏肌肉收缩“泵”的作用[4],导致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回流不畅意味着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干扰正常的骨折愈合过程,即使动脉血液充足也可以造成骨折不愈合。而实验组有专人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给予病人主动和被动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促进创伤修复和增强抗病能力。结果显示应用HXY型下肢训练器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够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针对三踝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在重视骨折的复位、固定愈合的同时,通过饮食干预、早期使用下肢训练器及功能锻炼,不仅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和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5],更重要的是可以纠正骨折残余移位,加速患肢功能恢复,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1]苗卫东,曹湘豫,张韶民,等.踝关节骨折126例诊治体会[J].临床骨科杂志,2004,7(3):328-32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7-818.
[3]王学谦,娄思权,侯筱魁,等.创伤骨科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2301-2302.
[4]林子琴,梁继娟,郑文静.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影响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5,4(5):21-22.
[5]李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8B):2198-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