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赛车场站一级方程式赛车散场客流的限流与分流组合方案

2013-09-25苗秋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赛车场限流进站

苗秋云

(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客服部,200003,上海∥工程师)

一级方程式赛车(Formula One,简为F1)是由国际汽车联盟(FIA)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全名是“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每年会在不同国家举办。首场F1中国大奖赛于2004年9月26日举行。至2011年5月,上海已经承办了8次F1,正赛日每场观众人数达8~10万人。2011年以前,F1在上海开始举办时,还没有开通直达赛场的轨道交通线路,交通疏散全部依靠公交、专用出租车和私人汽车,产生了疏散时间长、组织难度大等问题。随着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的开通,2011年F1比赛期间的客流输送任务主要由轨道交通疏散。由于F1比赛具有散场客流大及短时聚集等特点,合理的客运组织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上海赛车场站为主要客流疏散车站,且该站设施设备多,布局复杂,另外主赛日散场客流疏散压力最大,因此,本文将重点基于F1赛事客流的疏散特点、基于上海赛车场的设施设备情况,主要针对2011年正赛日散场客流的限流与分流组合方案和当日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涵盖前期准备、实时引导和事后总结分析的整个过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也为今后类似的大客流组织提供经验与参考。

1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介绍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一期全长约43.6 km,于2010年3月29日投入运营,共有车站19座。其中换乘站2座:曹杨路站(与3、4号线换乘)和江苏路站(与2号线换乘)。上海赛车场站位于11号线支线上,距离江苏路站约27km。F1赛车场前门、主看台以及4个停车场,与11号线的上海赛车场站临近,F1赛车场7、8、9号疏散门与11号线的白银路站临近(走行距离约2.5km,见如图1)。

2 F1正赛日上海赛车场站客流分析

根据F1赛事组委会的预测,预计有2.5~3.2万人的参赛客流由轨道交通疏散,并且要求疏散时间小于2h。取最大疏散客流3.2万人,根据赛车场的出口布局,预计约有2.9万(90%)乘客选择上海赛车场站,根据平常客流特征,上海赛车场站散场客流有95%以上(约2.75万)的乘客会选择乘坐往市区方向的列车。基于散场时间和出入口布局,预计超高峰客流将在散场15min后出现,持续时间约为60min(即17:15-18:15),共需要疏散1.1万人,(占总疏散客流的60%),该时间段内,高峰客流疏散量为4 125人/15min。

图1 上海赛车场站在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位置

3 上海赛车场站服务设施及疏散能力计算

上海赛车场站的服务设施配置了进站闸机、自动售票机、楼梯、自动扶梯等设备。根据相应规范及实测结果,可以计算出各类设施设备的服务能力(见表1)。客流疏散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安全地引导客流,使车站的设施设备得到最大均衡利用[1]。因此,合理的流线组织以及安全的引导是客流组织的关键[2]。由于上海赛车场站是侧式站台,且日常客流非常少,散场时全站站厅、站台和所有通道均可以为客流疏散服务。

表1 上海赛车场站车站服务设施数量及能力表

由表1的能力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安检、售票设备的能力无法满足要求,列车能力较为紧张,而站厅、站台与通道能力过于富裕。因此,除了要增加运输能力(加开备车)外,还需要增加部分设备的能力,在部分区域采用限流与分流组合等措施,以保证客流能顺畅、安全地流动。

4 F1赛事散场的客运组织方案

4.1 增加安检与售检票能力

(1)根据预测,车站进站客流持交通卡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3,每15min持单程票的客流量约为1 260人次,因此需要增设4个临时售票点(按150人次/15min,平均每人购入2张计)。临时售票点设置于赛车场外方两个关口处(图2中的D1与D2位置),每个点设置2个。

图2 上海赛车场站客流引导总图示

(2)将2个安检台外移至赛车场D1/D2通道前,并增设4部移动手持安检机,每15min安检能力可增加2 600人次,15min的安检总能力可达3 906人次,可满足要求。

(3)将车站14台双向闸机全部开放为进站功能,并在闸机处设置引导人员,以加快检票速度。

4.2 限流与分流结合

为了使客流能安全、有序、有控地向站台移动,并且能结合列车到达情况来有效控制客流的流动速度,采用限流与分流相结合的方式[5],如图2所示。图示箭头线是客流流线。

4.2.1 限流

1)站外限流。F1赛车场有8个疏散口(位于车站外围),其中,D1/D2作为正常疏散通道口;D3/D4作为应急疏散通道口;D7/D8不开放;D5/D6与伊宁路衔接,在此处设置栏杆,将通道缩小至2人通道宽,“只出不进”,非观赛客流由D1/D2进入车站。

2)出入口限流。站厅出入口至进站闸机处,快速疏导客流通过进站闸机。每个区有2个卷帘门,因出入口通过能力太大,容易造成内部客流积压,所以将5号、8号出入口关闭,1号、4号作为出站口,2号、3号、6号、7号(分别对应1个站厅区)作为进站口,正常开放。

3)站内限流。当列车满载但不能将80%以上候车乘客载走时,需要进行外部限流,站台工作人员通知司机立即发车;然后通知关口1处负责人,暂时停止放行乘客进入车站外围,等待站台情况缓解后再放行客流;通知车站外围引导人员在关口2、关口3前方设置隔离栏杆,仅留2人通行的宽度;通知车站站厅工作人员,放慢闸机通过速度或关闭部分闸机[4]。

4.2.2 分流

1)站外分流。将需要购单程票、手持公交卡或返程票的乘客进行分流。购票的乘客进入购票区购票,持有车票或公交卡的乘客直接引导进入车站外围。在关口1设置2名工作人员,引导乘客均匀进入D1和D2区;在关口2和关口3分别设置2名工作人员,引导往市区和嘉定北方向的乘客进入1区和4区,往安亭方向的乘客进入2区和3区,如图3所示。

图3 站外分流方案

2)进站分流。在关口2、关口3处设置工作人员负责引导客流从4个进站口进入站厅非付费区。在每个站厅进站口设置2名工作人员帮助乘客快速通过进站闸机。

3)通道分流。为缓解由于楼梯通道能力过大,对站台候车造成的压力,将客流分批引入楼梯通道;在2区、3区站厅设置工作人员4名引导市区、嘉定北方向的乘客通过站厅通道到达1区、4区的站厅,然后在1区、4区站厅设置工作人员3名引导这部分客流通过楼梯步行至上行站台;乘坐安亭方向的乘客直接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至下行站台,同时在站台设置工作人员3名,引导乘错方向的乘客。

4)楼梯和站台候车分流。1区、4区的乘客进入费区后直接通过楼梯步行至站台中部,楼梯开口方向均向站台中部倾斜:2区、3区的江苏路方向的乘客通过引导集中到达列车的头部和尾部;在上下行站台增设移动隔离护栏用以分割客流,分散站台两头过度聚集的客流,减小客流的交叉对冲,如图4所示。

图4 站台分流方案图

5 结语

2011年4月17日当天,上海赛车场站按上述客流组织方案布置实施,期间未发生晚点、清客等事件,在整个疏散过程中乘客非常配合,运营秩序良好,客流顺畅、安全平稳。当日下午16:15开始有观众出场进入车站,实际高峰出现在17:00-18:00,时间段较预测提前15min,高峰输送人数为12 154人(见图5)。

图5 2011年4月17日上海赛车场进出站客流情况

虽然前期准备较为充分,但由于是第一次组织F1的大客流疏散任务,在组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7元的应急票准备不足、车站部分设施设备保驾力度还有待加强、局部区域流线冲突较严重、部分设备利用率不均衡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随着城市举办的体育、文艺和展览等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大客流的处置水平与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从以往大客流组织中根据活动特点、客流特征来制定方案和组织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研究的F1大客流组织方案仅一个特例,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需要认真调研、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与完善。

[1]葛世平.从大客流运营角度谈地铁车站的建筑布置优化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4):1.

[2]田益锋,苗秋云.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枢纽的客流组织管理[J].上海建设科技,2008(5):8.

[3]刘文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紧急疏散能力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马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行设施通过能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史小俊.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0):70.

[6]宋利明.地铁线网大客流应对措施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8):49.

猜你喜欢

赛车场限流进站
基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超导限流电缆限流特性研究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赛车嘟嘟
合作背后的故事
重庆将建国际赛车场
具备短路故障限流能力的LCL-VSC变换器的设计与优化
高温超导限流器
D-STATCOM实时同比例限流保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