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2013-09-25夏俊鹏
姜 杰 夏俊鹏
吉林省辽源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辽源 136200
肺结核病属于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它主要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引起的,导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非常低下。此病情综合并发症频率繁多,感染率高,病情反复等特征[1]。为了研究析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我们医院对1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联合胸腺肽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具体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5.51±3.41)岁。病程在6个月~15年的范围之间,平均病程为(7.89±4.17)年。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①遵循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DTZE/9DTZ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则在抗结核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药物的剂量:患者每天早晚服用两次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0.6 g、丙硫异烟胺0.4 g、吡嗪酰胺0.8 g、乙胺丁醇0.08 g。另外年龄大于20周岁的患者,每天早晚在再加以两次左氧氟沙星0.25 g[2]。②联合用药:治疗组则在抗结核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也就是在每天的早晚分别服用胸腺肽,剂量为每次15 g,在化疗前的半年使用。对照组只是应用基本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一年。在半年以及一年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3]。
1.3 观察指标
①痰细菌学检查:治疗前后每4周坚持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5次,进行2次培养。②胸部X线检查:治疗前后每4周进行两次患者胸部正、侧位片以及胸部CT1的检查[4]。③治疗前后每4周对患者的肝胆肾功能、血尿常规、尿常规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再采取复查的形式[5]。④全程监控患者的病情转换,并全面记录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疗效等。⑤向患者宣传药物治疗必要性,让患者充分了解正确用药的重要性,遵照医嘱用药。帮助患者建立治疗档案,每月回访一次,监督病人用药情况,提醒患者复查,及时观察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部病变方面的比较
治疗一年后,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1)。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肺部病变方面比较[n(%)]
2.2 两组患者肺内空洞闭合方面比较
治疗一年后进行观察,治疗组患者空洞闭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空洞闭合率5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1)。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肺内空洞闭合方面比较[n(%)]
2.3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方面的比较
半年后进行观察,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为77.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进行观察,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为90.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比如消化道症状、药物过敏、药疹、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关节疼痛以及胆肝肾等方面的功能下降等。经过比较,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0.89%,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为17.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病属于一种感染疾病,主要原因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此疾病患者的免疫力不断下降。所以为了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最重要的措施是提高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结核耐药菌株以及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肺结核的治愈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治疗的不正规和不彻底,导致化疗的失败而产生复治涂阳肺结核症状。免疫保护机制属于结核病的细胞免疫,提高细胞免疫的强度才能控制着着 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目前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制剂主要有胸腺肽等类型的免疫增强剂、微卡等类型的免疫调节剂以及人参、灵芝等类型的免疫添加剂等[6]。胸腺肽是从新生小牛胸腺组织中提取的新生小牛胸腺组织中,它具有生物活性的显著特征,可以对T淋巴细胞产生刺激,从而释放多种淋巴因子,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增强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反应。本研究中,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采用抗结核药物联用胸腺肽[10]免疫增强治疗。效果显著。本次对联用胸腺肽治疗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观察,通过以上的比较,治疗一年后,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一年后进行观察,治疗组患者空洞闭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空洞闭合率5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后进行观察,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为90.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比较,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0.89%,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为17.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显著,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1] 黄少萍.胸腺肽联用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63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14):428-429.
[2] 陈尊杰,符慧,黄钥藩.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6(13):39-42.
[3] 裴换絮.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86例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6(21):24-25.
[4] 陈水平,葛建祥.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2,9(34):208-211.
[5] 刘存旭.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83例近期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2(4):534-535.
[6] 李国俊,黄志余,林宪和,等.微卡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98例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2,2(12):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