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
2013-09-25汪俊红赵琳蕾张晓琴孙晶珠
王 婷,汪俊红,赵琳蕾,张晓琴,孙晶珠
(1.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2.甘肃省中医院,兰州 730000)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CIN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CIN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应用高频电波刀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CIN的疗效已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有效的阻断了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尤其对于CIN I、CIN II的患者。目前存在LEEP术后伤口愈合慢,排液量多,阴道流血时间长的问题。我院对LEEP术后伤口给予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后,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并行LEEP术的患者120例,均为已婚生育,年龄22~55岁。术前全部进行了阴道清洁度、阴道镜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检查,个别患者做了宫颈活检。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关于CIN的诊断标准。排除急性炎症和恶性病变。
1.2 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采用UM-150A型LEEP治疗仪,给予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1.7 ml局部麻醉调节切割频率至30~50 W,根据患者病变组织大小与厚度,选择适合的电极型号进行切割,切割创面行电凝止血。术后暴露伤口,给予CQ-29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30 min,2次/d,连续用 3 d。对照组 60例,单纯LEEP手术治疗。术后分别于7 d、15 d、30 d复查,记录两组患者阴道排液量、出血时间并检查宫颈创面的愈合程度。
1.3 疗效观察方法及标准 LEEP术后排液量以平时月经量(30~50 ml)为标准。嘱患者术后7 d、15 d、30 d至月经复潮后返院复诊,了解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镜观察伤口愈合程度,愈合面>2/3为佳,愈合面2/3~1/3为中,愈合面<1/3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χ2检验,以P<0.05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的比较(表1) 实验组术后阴道排液量少于月经量或与月经量相当者96.66%,对照组为71.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比较(表2)除去正常月经出血时间,实验组阴道出血时间≤15 d者98.33%,对照组为74.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30天后复查阴道镜观察创面愈合程度比较(表3) 实验组创面愈合面 >2/3者为95.00%,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创面愈合程度比较
3 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临床中的常见病,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发展及推广,临床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CIN的早期筛查和合理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有研究结果表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2-3],以HPV16为主要类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CIN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宫颈各病变中HPV感染以单一感染的比例较高,HPV DNA检出率越高,表明宫颈病变的程度越严重,bcl-2蛋白的高表达水平在CIN的进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4-5]。
LEEP是目前治疗CIN的重要技术,尤其针对CIN I、CIN II的患者。其治疗机制类似于激光,能够在病变部位释放大量的能量,使病变组织水分快速汽化蒸发,细胞焦化破坏,达到各种切割、止血的目的。但术后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存在阴道排液量多、痂体脱落时宫颈局部出血及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等问题。本文对LEEP术后患者伤口给予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后,实验组术后阴道排液量少于月经量或与月经量相当者明显多于对照组(96.66%vs71.66%,P<0.05);阴道出血时间≤15 d者、创面愈合面>2/3者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8.33%vs74.99%、95.00%vs65.00%,P均 <0.05)。因此,疗效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LEEP术后联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操作简单,疗效好,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同时也是安全、廉价的。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5-288.
[2]胡君华,徐海英.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监测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110-1111.
[3]邬雅萍,饶冬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108-1109.
[4]亚力坤·穆罕默德,刘开江.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2):160-162.
[5]韩松云.子宫颈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与HPV感染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