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疏导对绝育术女性焦虑情绪的影响

2013-09-25刘彦斌包寒靖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对象疼痛效果

刘彦斌,包寒靖

(1.福建省福安市计划生育服务站;2.福建省福安市城南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福安 355000)

女性绝育术是育龄妇女绝育行为有效方法之一,虽然手术安全简单,但“开刀”信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使手术对象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或躯体症状(心身疾病)。女性绝育术术前患者的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可影响其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留下远期并发症[1]。因此,研究受术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探索有效、可行的综合心理疏导方法十分必要。现将心理疏导对缓解女性绝育术妇女焦虑情绪及手术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来我站自愿施行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对象200例。年龄25~38岁,生育2~4胎,孕次2~5次,体质量43~62 kg。术前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器质性疾病,无绝育手术的禁忌证。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疏导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年龄、妊娠胎次、接受手术时机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疏导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及手术操作。疏导组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综合心理疏导。具体疏导措施如下。

1.2.1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均由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完成。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同心理,制定适合个体特征的心理疏导计划。认真耐心解释手术对象对手术的疑问和不解,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对手术产生安全感,使其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以提高其疼痛的阈值和手术配合的程度。

1.2.2 行为疏导 主要是采用放松疗法,包括腹式深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通过锻炼使患者进入完全松弛状态,降低全身骨骼肌张力、呼吸频率和心率,从而缓解手术时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教会患者有规律的收缩和放松,使其注意力转移并体会到深度放松的感觉,从而顺利配合子宫复位和提管操作,减轻手术时的疼痛。

1.2.3 术前疏导 手术对象进入手术室前向其讲解女性绝育术的基本过程和安全性,以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稳定其情绪,说明术中正常反应表现及注意事项,纠正其对手术的错误看法[2]。

1.2.4 术中疏导 术中疏导由手术医生完成。包括:①术中心理疏导:用鼓励性的语言,关心体贴患者,使其获得心理支持,让其明白我们会用最好的医疗设备,最新的技术和医务人员高超的技艺,保证其手术的安全,减轻紧张情绪,顺利手术;②术中的明示和暗示:手术对象入手术室开始至手术过程中,消毒、麻醉等每一个步骤都可以向对象明示,在子宫复位和提管等较为疼痛的步骤可以提前给对象一个提示,要让对象很明确我们医生懂得这个步骤可能有牵拉痛,需要对象按照术前培训的收腹提气、放松呼吸等内容进行配合。而对象的每一次配合,都要及时进行鼓励,手术结束后,通过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暗示手术非常成功,这种暗示比明示手术效果更好。

1.2.5 术后疏导 术后送入观察室后的时间,由专门的护士再次进行解释,告诉对象,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的切口疼痛和麻醉药物的副反应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同时说明术后的注意事项。必要时,由手术医师再次对其进行解释,解释手术过程中的问题,让手术对象完全放心。

1.2.6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 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回休息室,发放问卷,患者按统一指导语填写SAS量表(或由护士协助),根据患者填写的SAS表格,挑选出其评分高的项目,进行一一解释和对本次手术的因果关系,让其充分放下心里包袱,愉快地参与手术。术后1周进行电话随访,再次填写SAS量表。

1.2.7 医务人员行为和言语 每位医务人员的肢体动作和语言的表达都可能造成医源性的心理焦虑,一切行为和语言都应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提倡微笑服务,轻声细语,认真回答对象的各种疑问,不能敷衍了事。手术过程中只说手术成功的话题和对患者的鼓励,医生之间如需要手术上的交流,只能通过暗示动作完成,防止对象误解手术出了什么问题,特别是上级医生带教过程的谈话,只能待手术后总结,最好不要现场说教。

1.2.8 社会支持 对感觉孤立无助或缺乏安全感的对象,应引导其家属认识到支持患者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融洽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系,对患者进一步表达关爱与照顾。对于患者提出的政策性问题,及时协调当地政府或者带队干部,尽可能帮助解决,让对象感觉我们在真心帮助其解决问题,让患者放松心态,接受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镇痛效果,切口松弛度,复位子宫和提管的紧张度,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切口的松弛度以笔者正常操作时食指和指板进入切口的阻力大小判断;不良反应分为术时和术后反应,主要为麻醉药物的毒副反应,表现为嗜睡,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须严密观察。

1.3.2 镇痛效果的评价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疼痛标准,将术中镇痛效果分为4级。0级:完全无痛;Ⅰ级:术中仅轻度疼痛,基本安静;Ⅱ级:中等疼痛,不够安静;Ⅲ级:强烈持续疼痛,大声呻吟。0级为显效;Ⅰ级为有效;Ⅱ级和Ⅲ级为无效,总有效为0级加Ⅰ级。

1.3.3 SAS 评分[3]SAS 采用4 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l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 项(第5,9,13,17,19 项)注* 号者,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或者可以查表作相同的转换。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对所有课题组成员进行心理疏导和课题实施方法(包括测试量表及标准评定)的培训,以统一操作标准,统一资料收集渠道,保障资料的完整性及数据的准确性[4,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镇痛效果、切口松弛度、复位子宫和提管的紧张度及出血量相比较,疏导组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导组不良反应虽有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疼痛等效果比较

2.2 SAS评分 疏导组疏导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评分比较

3 讨论

女性绝育术是育龄妇女常用的节育措施之一,该手术虽然安全易行,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小,但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心理和精神造成伤害。再者,由于患者对于该手术的政策性因素心理接受程度不高,甚至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于是术后一旦有任何不适,易于将原因归于该手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尽管女性绝育术有少量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的术后不适感都却是来自于心理因素[6]。近年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医患关系恶化,计划生育手术的纠纷也呈递增现象,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鉴于此,在术前通过完善的心理疏导,详细介绍女性绝育术的原理和方法,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问题,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以取得密切配合是理想的方法。本次研究中,疏导组患者能对女性绝育术有新的认识,心理放松,密切配合,术后遵医嘱,恢复良好,焦虑较轻,对手术效果满意。而对照组则有部分患者有抵触情绪,术后心理压力较大,甚至将身体其他疾病的症状都归结于女性绝育,对手术效果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满。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告知说明和心理咨询疏导对女性绝育术患者术中的配合和术后恢复有极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马风芹.心理疏导在预防女性绝育术并发症中的作用[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2,14(2):112-113.

[2]李梦樱,主编.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

[3]段泉泉,胜 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4]郑 舒.骨科手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15-316.

[5]高 勇,刘凤群.输精管结扎术前告知说明和心理咨询对受术者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188-189.

[6]李晓萍,王淑丽,毛静微.心理护理干预在防治绝育并发症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5,11(13):1032-1033.

猜你喜欢

对象疼痛效果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疼痛不简单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抓住“瞬间性”效果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