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钢管线钢深脱硫技术的探讨

2013-09-24徐鸿飞

大陆桥视野·下 2013年8期
关键词:渣系

徐鸿飞

摘 要 为了快速有效地实现高级别管线钢的深脱硫技术,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对管线钢脱硫各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对转炉出钢“渣洗”工艺的实施,精炼初炼温度、渣量、强搅拌工艺等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的改善,实现高级别管线钢成品[S]≤0.002 0%的深脱硫目标。

关键词 LF炉 深脱硫 渣系

一、前言

随着输送石油、天然气效率的提高, 输送管径的加大,高级别管线钢更趋向高强度、高韧性、低韧脆变温度和良好的焊接性能的方向发展,而硫含量及硫化物洁净度作为钢的洁净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钢材性能有重要影响,直接影响到钢的抗腐蚀性能,以及形成的塑性夹杂物恶化钢的各向异性。近年来,用户对低硫钢和超低硫钢(ω(S)≤40×10-6)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一些特殊用途的高级钢,对ω(S)的要求往往低于20×10-6,国外有的厂家甚至低于10×10-6。因此,降低硫含量和改变夹杂物形态的钙处理工艺, 提高板卷的横向冲击韧性和减少性能的方向性,是优质生产管线钢的关键工艺。目前八钢股份炼钢厂管线钢生产要求ω(S)≤40×10-6,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八钢二炼钢厂采用“三机对四炉”的作业体系,对实现快速深脱硫、提高单机作业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发管线钢精炼深脱硫技术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工艺流程

高炉-铁水预处理-120 t转炉吹炼-出钢合金化-LF+RH二次精炼-板坯连铸-轧制。

三、工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LF精炼深脱硫机理。LF深脱硫必须满足良好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而大渣量、高碱度、适当高的钢水温度、较低的炉渣氧化性、良好的吹氩搅拌以及钢水钙处理是钢水深脱硫的有利条件。

脱硫反应的基本离子方程可表示为:[S]+(O2-)=[O]+(S2-)

上式是一个吸热反应,高温有利于脱硫反应进行。温度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温能促进石灰溶解和提高炉渣流动性。影响钢水脱硫效果的热力学因素主要包括:渣的硫容量(CS)和硫在钢-渣间的分配系数(LS);钢水温度及炉渣黏度。

2.炉渣对脱硫的影响。通常脱硫反应需要提高炉渣的碱度,碱度高,游离的CaO多,或(O2-)增大,有利于脱硫。但过高的碱度,常出现炉渣黏度增加,反而降低脱硫效果。

而从热力学角度可以看出,脱硫反应是在还原性气氛中进行,渣中的(FeO)高不利于脱硫。当炉渣碱度高时、流动性差时,炉渣中有一定量的(FeO),可助熔化渣。在实际生产中,当渣中ω( FeO+ MnO)< 1%时, 脱硫反应速率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当(FeO)<1%时,Ls与(FeO)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当(FeO)<0.5%时,Ls显著提高。但实际生产中,由于LF炉内的还原气氛较难全过程保持,很难稳定控制(FeO)≤0.5%。对炉渣氧化性的控制目标是(MnO+FeO)<1%。在脱硫反应中,渣中FeO含量与硫分配系数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渣中FeO含量与硫分配系数的关系

3.渣量及初炼温度对脱硫的影响。在实际生产现场,转炉出钢下渣过多和备包时间过长,会使钢中氧含量增加、精炼初始温度降低,影响造白渣的过程,从而恶化脱硫条件,降低脱硫效率。因此,转炉挡渣成功率和精炼初始温度,往往也制约到精炼的脱硫效率。

钢液最终[S]量与初始钢液及钢包顶渣含硫量ΣS和渣量b有关系如下:

[S]=ΣS-(S)×b÷100 (1)

可见,增大渣量有利于脱硫。要取得理想的深脱硫效果,应严格控制初始钢中[S]含量及转炉出钢下渣量,并适当增加LF造渣材料的加入量,渣量与脱硫速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

脱硫反应的平衡常数KS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lgKS=-5743/T+1.621 (2)

在平衡条件下,KS与温度成正比,提高温度有利于脱硫。虽然KS随温度的变化值不大,但提高钢、渣温度可以改善其流动性,增大钢渣界面反应面积,提高脱硫速度,从而加速脱硫过程,钢水温度与脱硫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

4.钢包底吹Ar搅拌对脱硫的影响。钢包底吹氩搅拌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均匀钢水的成分与温度, 促进夹杂的上浮;二是加快渣-钢的反应。两种功能在气体流量的临界点上下表现是不一样的。当气体流量高于临界点时, 对渣-钢反应有利。搅拌气体量增加时,脱硫反应速率急剧增大,原因是渣粒卷入金属熔池增大了渣-钢接触界面,促进了脱硫反应的快速进行,前提条件是[ S]比较高。对于底吹 Ar 搅拌方式, 通过顶渣脱硫,脱硫反应速率在不同[ S] 浓度下, 限制环节是不同的。[ S] ≥0. 005%以上时, Ar 气的搅拌能力是限制环节;当[ S] ≤0. 005%时, S 的传质是限制环节。

5.渣系对脱硫的影响。根据精炼渣系的选择原则,脱硫渣系主要有CaO-CaF2、CaO-CaF2-Al2O3、CaO-SiO2-Al2O3等,其中CaO- CaF2的渣系硫容量最高,其脱硫能力也最强 因此,在不具备喷粉的条件下, 采用CaO- CaF2脱硫单从脱硫角度讲,CaF2的含量最好为30%左右,此时计算硫容比可达到140以上,但考虑到钢包的侵蚀,实际上一般将CaF2含量约控制在15%。但此类渣系需要在温度较高的冶炼环境下,方可发挥良好的脱硫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选择熔点更低、易渣化、吸附夹杂更强的渣系,同时具有经济高效、能实现快速脱硫,那么,通过CaO-SiO2-Al2O3三元相图,结合八钢现有工艺条件,试验适用于管线类钢的脱硫工艺,其意义非常深远。

四、LF精炼深脱硫实践及操作

1.转炉出钢环节的控制。提高转炉终点一次命中率,降低再次次数,适当提高出钢温度,出钢温度控制在1 630 ℃以上,充分利用出钢过程中高温钢流的搅拌“渣洗”脱硫,具体措施是在出钢至20%时左右时,开始短时间内向钢包内快速地加入合金、脱氧渣等,改善包内顶渣环境,增加钢水与加料的接触时间和面积,达到快速形渣、提高脱硫率的目的。除此之外,出钢过程脱硫率还受到加入量和钢渣氧化性等动力学条件的影响,采用下渣检测技术,提高挡渣率,控制包内渣厚低于100 mm,降低转炉终渣中的TFe含量,提高渣料加入量,可增加相对硫容量,通过降低顶渣熔点来促进钢-渣以及渣-渣间的界面反应, 既具有提高出钢过程脱硫率和降低顶渣氧化性的双重作用。

采用此方法后,降低了LF精炼脱硫的处理时间,缩短了精炼时间,降低精炼电耗,降低精炼劳动强度,快速完成钢水成分控制,降低了精炼成本,且脱硫率较高,采用转炉出钢渣洗脱硫的经验,平均脱硫率控制为20%~30%,基本实现精炼初始硫小于8×10-6的目标。

2.生产调度环节的控制。采用品种钢调度系统组织生产,提高钢包的热周转率,降低钢水的过程温降,将出钢至LF精炼环节的闲置时间控制在25 min内,确保精炼初炼温度在1 540 ℃以上,缩短LF精炼脱硫时间。

3.LF精炼环节的控制。在确保LF精炼有良好初始温度的前提下,LF精炼冶炼初期采取早化渣、化好渣的控制策略,合理控制炉渣碱度和熔渣的流动性,并根据渣面状况,适当适时地配加一定量的石灰、高铝渣球、合成渣等精炼脱氧渣料,也可在渣面撒入少量铝粒,降低炉渣中TFe含量,根据八钢工艺现状,前期渣量宜控制在13 kg/t,中后期根据渣况控制目标渣系;

通过LF精炼前期的造渣、化渣、调渣等环节,将钢水温度快速提升至1 560 ℃以上,停电蘸取炉渣判断氧化性,当渣中w( FeO)≤1.0%~1.5%时,炉渣呈白色,即通常所说的白渣,是快速脱硫的最佳时机,此时采取吹Ar强搅拌模式进行快速脱氧、脱硫,搅拌时间根据渣样颜色和脱氧程度约控制在2 min~5 min,搅拌过程中注意炉内气氛的微正压操作,并适当加入少量的埋弧剂,避免脱氧钢水的二次吸氮,此环节脱硫率可达到50%以上,甚至一次将钢中的[S]直接脱至2×10-6以下;

LF精炼中后期,注重渣系的调节和控制,由于此时钢水已经处于强还原气氛状态,脱硫水平已经减缓,钢液中的[S]已经接近或者达到控制目标,吹氩气流宜控制不裸露钢液面为标准,适当调整活性石灰的加入量,控制目标精炼顶渣指标为:CaO≈50%~60%,SiO2≤6%,Al2O3≈20%~30%,为控制钢液吸所及脱除夹杂物创造条件。

为确保脱硫效果和夹杂物的变性处理,冶炼末期需要进行钙处理作业,同时注意控制钢中的酸溶铝[Als]=0.025%~35%之间,钙处理时,合理控制喂线速度和节奏,避免钢液面发生强烈钙蒸气反应,确保夹杂物的变性和实现脱硫的双赢效果。

五、工艺效果

八钢通过开展对管线钢快速深脱硫技术的工艺实践,结合原有工艺环境,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工艺优化,图4是对工艺实施前后X70管线钢脱硫水平的控制效果图(各随机取12炉次的样本)。

图4 工艺实施前后X70管线钢脱硫水平控制效果图

上述控制曲线显示,工艺改进前成品[S]控制波动较大,且靠近成分上限值炉次较多,工艺优化后,成品[S]控制线较为平稳,说明工艺得到稳定化和可控化,最好值达到了[S]=0.001 1%的水平,最高值也只有0.002 0%,平均值达到了0.001 59%,实现了控制目标。

六、结论

通过对脱硫一系列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的分析和实践,结合八钢现有炼钢环境和工艺特点,在开展管线钢深脱硫的实践中,LF精炼生产X70系列管线钢可以实现40 min内快速将[S]从0.008%深脱硫降至0.002%以下。而要实现此冶炼周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控制好转炉出钢环节的“渣洗”脱硫,杜绝出钢过程的下渣,确保包内形成良好的顶渣和预脱氧条件,确保出钢过程中的脱硫率,降低精炼环节初始硫和化渣时间;

(2)提高钢水出钢温度,减少钢水的闲置时间,确保LF精炼初炼温度在1 540 ℃以上,缩短LF精炼脱硫时间,争取早化渣、化好渣,降低炉渣中TFe含量,当渣中w( FeO)≤1.0%~1.5%时,抓住快速脱硫的最佳时机,采取吹Ar强搅拌模式进行快速脱氧、脱硫,搅拌时间根据渣样颜色和脱氧程度约控制在2 min~5 min;

(3)控制目标精炼顶渣指标为:CaO≈50%~60%,SiO2≤6%,Al2O3≈20%~30%,为控制钢液吸所及脱除夹杂物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占省,胡志刚,赵彦华,等.转炉出钢过程中渣洗脱硫的试验研究.河北冶金,2008,6:9-11.

[2]黄希钴.钢铁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成国光, 宋波, 陆钢, 等. 钢液深脱硫精炼工艺的研究[ J] . 钢铁, 2001, 36 ( 3) : 21 -23.

[4]姜周华, 张贺艳,战东平, 等. LF 炉冶炼超低硫钢的工艺条件[ J] .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23 ( 10) : 952 -955.

[5]张鉴.炉外精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1:517.

[6]张彩军,朱立光,蔡开科等[J]. LF 精炼渣脱硫的理论与工业实验研究.河南冶金, 2006,14( 4) : 9.

猜你喜欢

渣系
直流供电模式下渣系组成对电渣重熔钢锭洁净度的影响
空气气氛条件下CaO-Al2 O3-CeO2 渣系在1 500 ℃的相平衡关系
高氟CaF2-Al2O3-CaO-MgO系精炼渣性能研究
CaO-SiO2-Fe2O3-Al2O3渣系对高磷铁水脱磷行为的影响
TiO2-Ti2O3-FeO三元渣系黏流特性热力学模拟
降低400系不锈钢中夹杂物级别的优化改进措施
ER70S—6焊丝钢精炼渣系优化研究及生产实践
苏钢42CrMo钢LF炉精炼渣系控制分析
MgO对CaO-Al2O3-MgO熔渣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CaF2-CaO-Al2O3-MgO-SiO2渣系表面张力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