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①

2013-09-22笛,胡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吉林省民营企业经济

吴 笛,胡 宁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 吉林 长春 1301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即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此,201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采取更大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3月2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只有充分了解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找到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从而实现富民强省的新目标。

一、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吉林省民营经济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晚了10年至15年。2005年吉林省进行国企改制,诞生了一批民营企业,继而对民营经济实施了三年的投资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及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计划。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在加快。2012年底,民营经济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万亿元,是2006年的5倍,年均增长30%。二是发展质量在提高。2012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63亿元,是2006年的6.6倍,年均增长37%。三是发展总量在扩大。2012年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4.5万户,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051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00万户。四是社会贡献在加大。2012年民营经济实缴税金678亿元,占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的35.5%;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602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78.9%;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为6735.6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71.2%。

(二)吉林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现实意义

目前,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态势良好,已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第一,民营经济是保增长的重要支撑。2012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9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自2008年到2012年,年均增长13.8%,东北三省排第一,高出我国年均增长9.2%的速度。(见表1)这种增速以目前的发展方式看,难以为继,从表1可以看到,吉林省经济发展增速正逐步下滑。但从实际调研的数据看,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在全国排名第26位,表明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果要保持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全省党代会的目标,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才能有效支撑较快的增速。

表1 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第二,民营经济是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近年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22位左右,若要提升名次,需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在这方面,民营经济大有用武之地。2012年吉林省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2.1∶53.2∶3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66.7%和28.8%。从中可以看出,吉林省依旧是以工业做支撑,而第三产业占比较低。面对这种现实,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民营企业家们以工业为基础,拉长产业链,向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运用民营经济力量促使吉林经济由传统产业向新兴战略产业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从吉林省今年的统计公告看,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064.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8%,已占半壁江山,对未来吉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民营经济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创新的方程式等于发明加商业化,这为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家所熟知。

同时,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民营企业也是如此,民营企业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民营企业家们深知,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住脚跟,不被淘汰,唯一可靠的路径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当民营经济壮大以后,民营企业家有一种内在的冲动,就是创新,因为创新可以带来超值的利润,这符合当今经济发展规律。

目前吉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些滞后,70%的民营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缺乏核心技术和独立的品牌,一是技术投入较少,二是创新的项目不多,全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为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只有7.3%,低于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只要吉林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到位,民营企业创新的动力源就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因此,可以预见,民营经济将会成为吉林省科技创新可依赖的力量。

第四,民营经济是加快富民进程的重要途径。2012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08万元,全国排名23位,排名靠后;居民收入的幸福指数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的比值在全国排25位;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吉林省“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急需加快富民的进程。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大企业可以强省、强国,而广大的中小企业却是富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目前吉林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74.2%,只要民营经济总量做大、做优、做强,大力发展类似广东的“五平米经济”,浙江的“草根经济”,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可以提高广大民众的薪酬水平,达到富民强省的目标。

二、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融资难、经营难的困局。融资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吉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13年,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大约为1200亿元,经测算,资金缺口达60%,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因此可以预见,今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进一步加大。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中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为4年左右,而欧洲则长达12年,这样,银行的长期贷款不会向中小企业倾斜,这一经济发展规律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贷款途径,削弱了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需要我们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破解。

经营难具体体现在融资成本居高不下。2012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平均增长13%,其中的三项费用增长了25%,贷款利率为6.3%,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30%-40%,再加上金融担保机构及其他费用,金融机构的利率最高可达15%,就目前吉林省的中小企业而言,难以承担。同时,吉林省的市场不是在扩大,而是呈现需求缩减的发展态势,汽车、钢铁的销量在下滑,受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库存积压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使得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建企业生存出现较大问题,有很多企业不能及时收到应收账款,不得不低水平融资,付出较高的财务成本。

第二,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小、规模小的困境。2012年吉林省拥有民营企业14.5万户,只占我国民营企业的1.2%,吉林省每万人拥有的民营企业是42户,而江苏达到118户,浙江达到96户,同地域的辽宁也达到了65户,可见总量上的差距。同时,吉林省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只有3051户,进入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的主要集中在大成、修正和皓月这样的企业,从规模上讲,吉林省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0%左右。

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须突破总量和规模的困境,这一步棋走活了,吉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步入新的春天。

第三,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发展层次低、创新能力低的态势。从施振荣的微笑曲线看,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大部分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在产业链的七个环节中,民营企业大多数处于加工环节,材料采购,产品研发与设计,批发、零售及物流,甚至订单处理都在外流,而这几个环节又是吉林省生产环节中利润率最高的。从对修正药业、大成玉米的调研情况看,这些企业主要是缺少集成服务。另外一个现象是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新产品产成率较低,只达到了7.3%,低于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创新能力较弱,已有的企业多缺乏原始创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甚至一汽这样的国有企业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方面也缺少主动权。

第四,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市场信息发育不够建全、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的特征。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做支撑,而吉林省的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产权、土地、劳动力、人才市场发育滞后,有待完善。在服务市场方面,劳务、家政、信息、技术等没有及时跟进。在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方面现存的主要问题,一是行政审批权限管理过紧,如企业自建厂房需要审批,并要盖近60多个章,服务效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是税费负担大,2012年,吉林省240个中小企业的税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是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应首选破解这两个难题。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解放不到位。对于吉林省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在观念中还存在着重国有、轻民营,重大项目、轻小项目,重引进、轻培育,小富即安、不肯冒半步风险的思想占统治地位,依靠土地、资源,而非技术与创业的观念依旧没有改变。二是缺乏商业文化累积。目前全民创业的氛围没有形成,吉林省历史上经商的观念就淡薄,没有形成真正的吉商观念,特别在民间,没有晋商一样的商业文化,近代作为老工业基地,就业压力减轻,经商意识和观念渐渐落后,以经营土地、养殖为主,真正的市场经营理念和观念相对落后,这就导致了吉林省真正的营商氛围没有形成。三是吉林省百姓的储蓄率较高,而民间储蓄率高并没有真正地转化为投资。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低4000元左右,工资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来讲,一方面老百姓喜欢存钱,另一方面不善于创业、投资,关键的原因在于百姓的预期收益下降。随着物价的上涨,家庭各种开支的增加,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刚性消费的压力下,现有的收入很难拿出一部分用于投资和创业。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预期支出额度增加,成为吉林省全民创业的一个瓶颈。

三、吉林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

一是要培育全民创业精神。全民创业精神的培育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搭建起全民创业的平台,特别是宣传的平台,要将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宣传出去,要深入人心,同时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全民创业的氛围,明确全民创业不是人人创业,更不是一刀切的政策,而是让想创业、有梦想的创业者出来创业。

所谓全民创业应界定好以下三类人群。一是新创业者,包括大学生、复转军人、留学归国人员、国有企业员工、拥有自主研发技术的科技人员、失业人员和残疾人等。二是已经开始创业并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一大批小老板们。三是成功的企业家们。对这三类人员应纳入到全民创业的主流队伍中,让他们了解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熟知创业的流程,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账务等知识。对新创业者政府应指导、培训并圈定风险小的项目让他们尝试进入。如小工艺、小加工、小贸易等。对小老板们,应鼓励他们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产品升级,有条件的创业者,应向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转移创业;而对成型的企业家,应鼓励他们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网络信息等。

政府在全民创业中主要是提供服务,搭建好各类平台,如人才培训、融资担保、研发资源再配置等。市场能做的,让市场来做,让创业者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逐步在市场竞争中成熟、壮大。

二是要强化招商引资力度。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应将是吉林省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如果项目来了,资金多了,可以拉长我们的产业链条,而在这个链条上,民营经济将大有可为。目前要做的就是如何招商引资,这事关民营经济工作的大局。吉林省在这方面应转变思路,应下力气招国际及国内的“大商”,所谓“大商”是指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国内的大型中央企业。

如何招,就是要强化指导性和任务性。指导性就是按照产业需求招商,规划好项目,采取集中全省力量招商,并强调特色招商。打破分散招商的格局,按项目特点,明确招商对象,集中招商。在此基础上,也可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网上招商等多种手段。任务性就是要明确招商责任人,以绩效考核方式定招商目标与任务,权、责、利清晰,可以调动招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招商时间上,采取反季节性招商,利用吉林省冬季较长的特点,集中在这一期间进行招商,抓好前期筹备等工作,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效率。

三是要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民营经济成长、壮大的关键在于企业家的素质。就吉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看,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家族式生产阶段,因此,应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对企业家们,应鼓励他们采取兼并、重组甚至直接买断的方式扩大原有产业的增量,做活存量,提升质量,在此基础上,企业家的素质将在引进的管理制度下得到提升。政府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对民营经济主体给予必要培训、支持和资助。

四是要主推民营企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分工关系和产业链对企业相关机构和组织进行重新积聚的集合体,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吉林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应采取集群发展的道路。政府一是要做好公共服务,打造良好的集群发展环境。二是要在汽车产业下优先打造集群发展的示范区建设。如汽车零部件集群、汽车整车集群、汽车文化集群、汽车物流集群等。三是要打造集群产业的龙头企业,努力形成集群发展的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路径。

五是要加大市场培育。尽快培育起完善的市场信息体系,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目前应重点培育商品市场、人才市场和研发市场。在各城镇应建立起众多的集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及批发零售市场。在城市中,要着力培育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土地、产权、信息市场。应开放各地科研院所的试验设备,动员研发人员参与到民营企业研发工作中去,政府在这一市场可以给予更高水平的资金支持。

在市场培育方面,应强调各地方政府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扩大商品供求,以此来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

[注 释]

①文中数据来源于2013年2月23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吉发[2013]5号)。

猜你喜欢

吉林省民营企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