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2013-09-21江苏大学财务处江苏镇江212013
(江苏大学财务处江苏镇江212013)
一、精细化管理和高校专项经费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要求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实现专业化结构、制度化管理和标准化的工作方式。对于高校来说,其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抓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制定科学的标准,通过刚性的制度规范行为,强化责任落实,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降低成本支出。
高等学校专项经费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高等学校预算下达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用于完成特定工作和发展专项事业的专用经费,包括科学技术费、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经费、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等,来源包括国家的科技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学基金以及部、省重大攻关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
二、目前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管理较为粗放
(一)专项经费申报目标不明确。国家对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增长,高校在进行预算资金的申报时,一味注重资金的取得,不衡量该专项经费是否符合具体的需要。对前期的立项缺乏可行性调研,没有将专项经费的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层次、部分和个人,没有形成细化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加大了后期使用和考核的难度。
(二)编制的预算数额过于随意,与财务系统不对接。上级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往往带有明确的经费指标,高校的相关部门在组织申报时,往往采用如下的表格进行申报。
表1 高校专项经费申请表
这种粗放的编制方式脱离了项目的实际需求,与高校的财务系统不对接。该项目在财务部门立项后,高校的财务部门无法真正参与到对于经费的精细化管理上,往往只停留在报账的水平,对报账时各费用的支出数额类别是否合理、支出结构是否科学均没有明确的依据,无法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监督。
(三)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各类专项资金的内容较为广泛,但总体来说,经费来源要么是上级部门下拨的经费,要么是高校相应的配套经费。经费的提供者对于经费的使用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规定,即便制定了一些规定也较为粗放,导致不少经费在使用时不能与预算严格对应,而资金的提供者和学校的审计部门都是在事后对资金的使用进行评价,无法及时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管。
(四)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专项资金在申报时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各自申报,编制的预算也相对独立,不能将具有共性度大的专项预算支出进行宏观调控,资金的使用容易存在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高校申请的专项资金虽然类别较多,在使用细分上也有很多的不同,但在全校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可以减少有些不必要的重复的支出,如有些相同或类似的科研仪器设备,完全可以实现共享。高校的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同时也为了各自使用上的方便和利益,往往单独申报设备的购置,形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五)绩效考核评估工作不到位。不少高校过于重视专项经费的申报和使用,忽略了对经费预算的考核评估与追踪。高校在经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前述的重立项、使用目标不明确,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无法鉴别,预算的执行情况也难以进行定量的考核。
三、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管理的细化方式
(一)建立科学细化的专项经费预算申报、批准等流程。在进行专项资金的申报时,高校要重视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成立较为权威的专家委员会对申报的专项预算进行论证,一般来说,专家委员会应当由分管校领导、财务处、科技处、设备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项经费项目负责人参加。论证专项经费的预算是否具有科学性、编制内容是否细化,经费的目标是否分解到具体的层次、部分和个人以形成细化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是否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在严格论证和考评之后,再进行批准,并做好相关备案工作。
(二)专项申报分类别细化,提高预算科学性和执行力。鉴于前述专项经费的预算申报数额和项目过于笼统,可考虑采用如下的申请表格。该表格细化了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等十几种不同的费用类别,且统一了各项费用的测算口径。
表2 高校专项经费申请表
要求如下:1.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等。2.会议费指本单位举办会议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会议场地、设施租金,会议期间交通费、伙食费、文件资料费等。3.专用材料购置费指单位购买日常专用材料的支出。具体包括药品及医疗耗材,实验室用品,专用服装,消耗性体育用品,专用工具和仪器,专用的低值易耗品等方面的支出。4.办公费包括单位购买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和单位开支的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5.交通费指单位用车运行维护费和其他交通费用。包括: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市内出租车费用等。6.资料费指零星购置的图书资料和各种专用资料的支出。7.培训费反映各类培训支出。8.劳务酬金反映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临时聘用人员工资,稿费、翻译费,评审费等。9.印刷费反映单位的印刷费及复印费支出。10.设备费反映用于办公、教学、科研并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各类设备的支出。包括:家具、设备和1万元以上的专用软件的购置等。11.不可预见费用指除上述费用外的与项目有关的支出,其费用总额应控制在项目经费总额的10%以内。如果不可预见费用总额较大应以增列费用名称的形式单独反映。
费用类别的细分,与财务系统实现了对接,财务部门可通过财务系统直观发现费用的列支是否符合编制预算的要求,可有效监督经费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也有利于后期项目的验收和考核。
(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本身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求实现全员全过程管理。要有合理的制度完善专项经费的申报、使用、考核等流程。专项经费的提供部门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资金用途申报与经济业务实质是否相符进行严格核对。高校财务部门的会计信息系统要能实现最深远的实时监控,定期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审计部门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并做好预算监督考评工作。
(四)细化项目的共性支出,提高资金效益。如前所述,专项经费的申报和预算编制都是各自独立的,获得批准后的预算也是各用各的,彼此没有任何的交集,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高校的很多部门申请的专项经费在使用的支出上是有一定共性的,高校可考虑将不同的专项经费按其编制的预算支出明细进行分类配比,建立一定的联系,将不同项目中经常发生的具有共性的支出可进行一定时期的统计分析,并通过高校比较方便的信息系统进行公开,可以使相关的人员知道哪些设备是学校已经拥有了的,有效实现共享,减少设备等的重复购置和资源的闲置。
(五)细化专项经费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项目终了,要判定项目支出是否都达到事前申报中专家委员会论证的目的,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核算内容是否准确,支出进度是否严格按照预算进行,项目是否如期完成等。
将高校专项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估要能涉及到被考核部门、员工个人的利益,如与年终的考核奖惩相挂钩。考核建立在科学测量与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细化考核科目、考核内容和指标,可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定性分析:(1)战略目标:分析考核预算执行是否与专项经费预算编制时的战略目标一致。(2)合规目标:分析考核预算执行是否符合合法合规目标。2.定量分析:(1)专项经费资金完成率=专项资金实际支出数/项目专项资金预算数×100%,该指标有效反映了预算编制精确程度专项经费的预算完成情况。(2)项目实施后人才增加率=(期末同级别人才数-期初同级别人才数)/期初同级别人才数×100%,该指标可反映专项经费的使用是否提高了学校的人才竞争力。
高校专项经费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工作关系到高校长期的发展,高校要适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科学申报专项资金,科学细化预算的编制,提高预算执行的水平,加大预算的考核考评力度,充分发挥好专项资金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