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培训班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
2013-09-20范志锋仲伟君
范志锋,崔 平,文 健,仲伟君,许 良
(1.军械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3;2.湖北省军区司令部,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信息技术在弹药上的广泛应用,末制导炮弹、末敏弹等各种信息化弹药不断列装部队[1]。培训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培训班主要承担部队弹药技术现职干部的轮训任务,重点解决部队干部信息化弹药装备的操作使用、检查调整、维护保养、装备修理、性能测试、组训管理等“六种”能力培养的难题。该类培训班具有针对性强、时间短、课程密度大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突出岗位业务能力生成,总部机关强调:尽量做到“理论知识精讲少讲、动手操作练全练透”,要大幅提高实践操作比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对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培训班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类似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培训班开展实践教学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精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专家人才。根据该目标,设置了三种类型的课程:原理课程、操作课程和演练课程。为了确保实践教学内容所占学时不低于全部课程教学内容60%[2],遵循“以学员为本,全过程实践”的原则,突出岗位任职需求,构建“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框架
(一)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
原理课程是整个培训班的教学基础。从前几期培训班的授课情况来看,原理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若只进行纯讲授式授课,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理解信息化弹药深奥的原理,教学效果比较差。为此,我们尝试在原理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比重约占40%。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设置了两类实验,包括原理演示实验、结构分解结合实验等。如,在“末制导炮弹作用过程”教学环节中,教员可以利用开发的“末制导炮弹工作原理示教系统”演示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的阵地配置情况、通讯方式以及末制导炮弹在全弹道过程中的典型动作。在“控制舱构造原理”教学环节中,学员可以利用“控制舱实物摘火模型”进行分解结合实验。
(二)操作课程的实践教学
操作课程是整个培训班的教学核心。该类课程通过在教室(专修室)内对学员进行实训,使学员具备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各个单装的使用与管理、检测与维修以及质量监控等能力。操作课程由理论讲解、教员示范操作、学员动手实践三大教学模块组成,其中教员示范操作和学员动手实践的实践教学内容比重约占80%。理论讲解主要是对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使用与管理、检测与维修以及质量监控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要介绍;教员示范操作是按照操作顺序为学员演示一个正确完整的操作过程;学员动手实践是在教员的要求下,学员自主完成规定科目的操作。
(三)综合演练的实践教学
综合演练是整个培训班的教学精华。该类课程通过在野外对学员进行实训,针对学员的岗位任职要求,一方面演练装备检测维护技术,另一方面演练武器系统作战运用指挥协同。演练科目包括武器系统检测、武器系统现地展开、全备弹射击前准备、激光测距目标指示器对固定目标测距指示、通讯指挥同步装置协同、激光照射光斑实时监视、激光测距目标指示器战场抢修等。综合演练是对学员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处置能力、心理承受力、身体素质和统筹能力的综合检验[3]。
二、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
(一)构建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开展信息化弹药实践教学,必需具备相应的硬件条件,包括校内专修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两部分。
校内专修室主要完成原理课程和操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建设,我们已经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校内专修室,专修室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各类信息化弹药解剖模型、可拆解实物摘火模型、原理示教系统、检测训练弹、检测维修设备等。这些硬件条件既可以保证原理课程中原理演示实验和结构分解结合实验的教学,又可以保证操作课程中教员示范操作和学员动手实践的教学。同时专修室配备上述硬件条件,保证了理论授课和实践授课在同一教室完成,便于“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教学效果。
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完成综合演练的实践教学。本次综合演练过程中,我们依托学院既有的XX库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后勤保障由学院XX库人员完成。与校内专修室相比,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面积大、维护成本高、平时的利用率较低。因此,没有必要单独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可以充分借用已有的各种条件。
(二)完善教员的实践教学能力
实施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培训班实践教学对任课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实践教学贯穿于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培训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要求授课教员既是能够进行理论授课的“理论家”,又是能够操作装备的“实践家”;既能够组织课堂教学,又能够组织野外演练。课堂教学,教员应是“双师型”教员;野外演练,教员应是“指挥型”教员。
完善教员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来进行,包括外出调研、外请专家授课、参观见学、跟班实践等。外出调研,使承训教员把部队对人才的需求贯穿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增强实践教学的岗位指向性;外请专家授课,主要是邀请指挥院校和部队的知名专家围绕信息化弹药使用与保障的关键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拓宽教员的业务素质;参观见学,主要了解其他院校相关培训班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机制,将其好的做法融入到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培训班的实践教学中;跟班实践,主要是针对下一步拟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员,与受训学员一起参与学习和考核,从而使其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实践教学能力。
(三)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传统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笔试或笔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由于信息化弹药装备保障骨干培训班实践教学具有全过程的特点,实践教学占整个教学内容的比重较大,实践教学应采用“多元化”、“无纸化”考核方式。
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采用学员在原理演示实验和结构分解结合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来评定实践成绩,实践成绩占整门课程总成绩的40%。
由于操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比重约占80%,因此,将实践教学的考核成绩作为整门课程的总成绩。实践教学的平时成绩占20%,课终成绩占80%。平时成绩依据课堂上学员动手实践情况进行评定;课终成绩依据口试和现场操作进行评定,其中口试占20%,现场操作占80%。
综合演练是对学员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价,是评价学员结业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参演学员在综合演练中所扮演角色表现将直接决定其综合评价成绩。
三、加强信息化弹药实践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按照构建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依托建设的实践教学条件,针对“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了实践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弹药的实践教学,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野外综合演练实践教学
可以说,原理课程和操作课程的实践教学都是为综合演练的实践教学做铺垫的。通过实施综合演练,既能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同时又能锻炼专业教员队伍,提高教员实践教学组训能力。
参演学员普遍反映,同样一个训练科目,与在室内操作相比,野外实战环境下理解更深刻,教学效果更好,更能体会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教员角度看,组织实施综合演练,一方面,通过实战背景下的装备运用,对教员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培训质量有新的启迪,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教员实践教学的组训能力。因此,有必要继续强化野外实战环境下的信息化弹药装备综合演练的实践教学,促进教学相长。
(二)建立全武器系统联训实践教学机制
弹药是一类特殊的军械装备,具有易燃易爆、一次性使用等特点。多年来传统上大多依赖于动画挂图、摘火模型、原理仿真等手段开展单装教学。而信息化弹药与传统弹药相比,具有自身结构复杂、与武器系统的联系更加紧密等特点,因此,培训的重点不应仅针对单一装备,而应注重整个武器系统,开展武器系统级别联合训练、协同训练的实践教学。这次组织实施的“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除末制导炮弹外,武器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包括激光测距目标指示器、通讯指挥同步装置等也进行了实践教学,借用了其他单位的部分装备。因此,今后学院各装备专业系应加强教学协调与沟通,打破系、教研室之间的壁垒,建立武器系统联演联训实践教学机制,共同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真正实现全武器系统训练。
(三)探索信息化弹药装备实践教学新模式
针对“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实践教学是信息化弹药装备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信息化弹药装备实践教学的新路子,为开展类似信息化弹药装备的实践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前期开展的实践教学都是实装实物实践,适合小班教学,在参训人员较多的情况下,会出现实装实物不够用的情况,同时,实装实物实践教学会对装备、仪器、设备等硬件造成磨损。针对以上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发信息化弹药虚拟实践教学平台引入教学。总之,应针对不同信息化弹药装备自身的特点和培训班具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应装备特点和培训班类型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员岗位任职需求的目的。
[1]王冬梅,代文让,张永涛.信息化弹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兵工学报,2010,31(增刊2):144-147.
[2]范志锋,崔平,文健.提升教员信息化弹药实践教学能力的有关思考[J].职业时空,2013,(6):66-67.
[3]黄建民,吴卿琳.关于搞好“毕业学员综合演练”的思考[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8,14(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