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2013-09-20侯小明袁怀君
文/侯小明 袁怀君
侯小明系三峡都市报社社长、党委书记袁怀君系三峡都市报社编委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博客、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不断崛起,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如今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纸媒各显奇招,以应对来势凶猛的新媒体冲击。这其间,民生新闻便成为了传统媒体“突围”的一计“杀手锏”。对于身陷新媒体包围中的传统媒体,尤其是对传统纸媒而言,如何用好民生新闻这一“利剑”,更好地彰显内容为王的精髓,在社会转型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通常意义讲,民生是反映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新闻的主体应该是民众,是普通老百姓。报纸的民生新闻应如何准确把握信息流向与流量,则考验着报人的智慧与胆识。
确保民生新闻流向老百姓
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主要是民众,传递的信息也是为了让民众认可、接受,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民生新闻的流向理应是普通老百姓。为了确保民生新闻的传播是有效、有用、有影响力的,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表达,来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工作,实实在在地让民生新闻流向普通老百姓,从而达到新闻报道的目的。
一是新闻“民生化”。新闻报道要做到“三贴近”,不仅要求报纸更多地关注民生新闻,同时也尽可能地要做到常规新闻 “民生化”。报纸是办给受众看的,传播的信息受众是否关心、是否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传播艺术。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报道能够从受众的角度入手,以更加平民化的手法进行传播,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比如重大的时政新闻或者某位政府官员任职,看似与民生并无直接联系,但如果报道能够从信息发布带来的影响、某人任职后即将带来的变化等处着眼,全方位、立体式解读可能对老百姓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等带来的新气象,报道就不再是简单的时政类新闻了,而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民生新闻。
而对于本来就与民生相关的政策信息的发布,也不能总是自上而下,而应坚持自下而上,多为老百姓着想。以笔者供职的《三峡都市报》为例。比如报道汽柴油价格上调,《三峡都市报》历来的做法就是,既发布涨价的消息,同时还分析涨价的原因,然后记者又请教有关专家,为本地区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如何省油省钱,算出明细账,这不仅丰富了报道,也为老百姓厉行节约当好了参谋,属于典型的新闻“民生化”。
二是记者“平民化”。民生新闻的核心是反映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其着力点是众多的普通老百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转变角色,报道新闻必须转变角度,一切从受众需要出发,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总是居高临下,板着面孔报道新闻。要让民生新闻能够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愿意接受,记者就应该先放下身段,走入人民群众中去,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代言人,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与普通百姓广交朋友。只有这样,报道出来的新闻才能更好地接“地气”,更好地服务受众。换言之,就是要求新闻记者自身首先实现“平民化”,这也很好地契合了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精神。只有更多的新闻记者深入到了基层,并以老百姓的视角、身份、感悟去报道新闻,民生新闻才能从“骨子里”活起来、动起来。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无疑也为新闻工作者转变作风、凝聚正能量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一大批“巷道记者”“田坎记者”应运而生。《三峡都市报》在深入实践“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同时,还建立了常态机制。今年1月,《三峡都市报》在原有社区记者基础上,对全区所有社区按地理位置划分了12大片区,设立“社区记者工作室”,并实现挂牌服务。记者们不仅印出名片广泛发送,建立常态联系机制,还长期蹲在社区,以社区为家,与居民为友。社区工作室的出现,实现了《三峡都市报》反映社区民情、民意、民声的全覆盖,媒体的以人为本得到充分体现,不仅丰富了报纸内容,活跃了报道形式,还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凝聚力、亲和力,从而让《三峡都市报》的民生新闻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互动“常态化”。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天经地义,但如果仅仅是以报道民生新闻还远远不够,还应该走进普通老百姓,与他们互动,并建立长效机制,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让他们充分发表想法与意见,并通过报道来反映“民声”,这不仅有利于报道好民生新闻,而且拓宽了报纸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
《三峡都市报》创办之初,也和众多的都市报一样,靠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增强品牌影响力。但为了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三峡都市报》主动做出调整,并成功实现了转型:不仅以加大民生新闻的报道量为“抓手”,还加强了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互动参与,报纸影响力很快得以提升。最成功的案例是,重庆市万州区建银大厦大门严重挡道,老百姓苦不堪言。《三峡都市报》为此做过专题报道,也采访过城建部门,但银行方面不予理睬。在这种情况下,《三峡都市报》决定让市民参与进来,发表了大量群众呼吁建银大厦大门改道的若干理由与意见,随后还发起了讨论,欢迎大家共同来出谋划策。经过激烈的讨论与交锋,迫于舆论的压力,建银大厦大门终于封门改道。
让受众参与媒体互动,并给其以更多的话语权,这比媒体单打独斗影响力要大得多。不仅如此,《三峡都市报》还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常常以活动形式让读者参与到对话中来,现场为老百姓解惑释疑。《三峡都市报》曾连续3年举办了万人免费大体检活动,一方面为市民做好服务工作,一方面就医患关系、看病难、看病贵等敏感问题,让读者与医疗单位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有效改善了重庆市万州区医患关系一度紧张的局面,也为缓解广大人民群众求医难的问题做了一次具体的服务。
增大民生新闻流量
民生新闻作为报纸的一只“拳头”,必须加大其报道量,只有这样,报纸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报纸不把重心转移到民生报道上来,不以人为本,依旧远离受众,那报纸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狭小。因此,为了更好地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花大力气改变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加大民生新闻的流量。
一是百姓为主角。加大民生新闻的流量,其实就是让版面于广大人民群众,让普通老百姓成为报纸的主角。民生事项涉及方方面面,民生新闻更是牵涉到千家万户,发生在老百姓身上的事,与老百姓有关的事,在媒体人眼里都应该是大事,唯有以人为本,倾情于民,才能真正地在老百姓心中扎下根来。
而要让老百姓成为报纸报道的主角,除了在报道上给予老百姓极大的人文关怀之外,还应该在版面安排上予以倾斜,以确保增加民生报道的流量。《三峡都市报》用了几乎一半的版面报道民生,而剩下的看似与老百姓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版面,也大多以民生的视角去报道新闻、传播信息,保证了民生新闻质与量的双增长。今年新推出的《幸福那些事》《三峡城事》《中国梦,我行动》等专栏,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充分展示了普通百姓良好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环境。通过给足民生新闻的报道空间,服务普通群众生活,唱响和谐社会主旋律,《三峡都市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二是服务无缝隙。现代媒体早已过了只是简单进行信息传播的阶段,现在更多的是需要为受众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无缝隙地为广大受众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也是报纸实现新闻“三贴近”最便捷的路径和最有效的方法。今年年初,《三峡都市报》为了更系统、更全面、更规范地服务受众,每期都推出了B叠共8个版的《生活汇》专刊,设置了《全资讯》《生活通》《微服务》《理财季》《消费经》《情感屋》《健康园》等专版,分门别类进行系统服务。《三峡都市报》明确提出了服务“无缝隙”、分忧“无小事”的理念,只要与老百姓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诸如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生老病死,等等,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大到重大民生政策的出台,小到为宠物猫、狗寻医问药,帮助寻找失散的好友,为老百姓办证甚至联系搬家……凡是老百姓需要的,《三峡都市报》都会不遗余力地提供服务。
民生新闻中的服务新闻,看似琐碎,但因为牵涉面广,服务精准,似乎比那些所谓的重大新闻更容易被老百姓喜爱和接受。市民生活千差万别,服务新闻千姿百态,这样的新闻改革,一方面培养出了报纸与受众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媒体的道路自信、新闻自信、创新自信。
三是坚持内容为王。作为媒体,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属于内容生产商,只有占领了内容为王这个制高点,才能有效赢得市场,赢得受众,赢得较好的生存空间。报业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更应该坚定内容为王,坚持脚踏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至上。具体到民生新闻的报道上,应下更大的工夫,把内容做好、做实、做精。
民生新闻要实现内容为王,真正做到让受众爱不释手,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把老百姓关注的民生方面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实、做好、做出特色;第二,必须坚持本土化,越是离受众最近、最熟悉的新闻,受众越容易接受,越容易相信,也越容易喜欢;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多些人文关怀,当好广大受众的“家庭成长顾问”,并与之携手前行。
民生新闻为民众所关注,极具普遍性,做好了民生新闻,就等于抓住了大多数的受众。只要媒体真正走进了民众的心里,为众多的人所接受、所喜爱,就一定能够拥有其生存的土壤,并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得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