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生活对城乡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2013-09-20赵雪丽高俊福刘怀存许安阳文育锋刘新民
赵雪丽,李 玉,高俊福,刘怀存,许安阳,文育锋,刘新民
(皖南医学院 1.预防医学系;2.预防医学教研室;3.心理学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1]。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关系到全球的老龄化进程[2]。我国农村人口占50.32%[3],农村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务工使空巢化现象日趋严重。研究表明,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较低,社会支持少,抑郁和孤独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农村老年人感觉幸福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老人,城乡差异明显[4-6]。国内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尽管较多,但少有城市和农村的比较研究。另外,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差异,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或许存在差别。因此,探索本地区空巢老人的心态对指导本地区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调查芜湖地区精神文化生活及社会支持对城乡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general well-being,GWB)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3~4月从芜湖市3个社区及邻边两个农村抽取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98.25%。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以自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调查表(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参与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内容,精神文化活动的内容主要有16项,将各项之间的相似较大的划为一个类别分为八类,分别为老年学习、人际交往、信息获取、文艺创作、社区活动、外出活动、赋闲少动、老年运动)为基础,结合肖水源设计并修订的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多轴评价法[7]。每个问题根据被试实际情况分为4个级记分[8]。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条目)和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国内段建华(1996)进行了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修订后的版本共25道题,不仅可以测量总体幸福感,还通过将其内容分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9],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1.2.2 调查方法 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以入户访问方式进行调查,当场收回。老年人根据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受教育程度低者尤其是文盲的老年人,由调查员读题,并将书面语言翻译成口头语言。
1.2.3 数据统计 资料录入采用 EpiData 3.1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变量间相关和回归分别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共有393位老人,其中男性 215人(54.7%),女性 178人(45.3%);年龄 60~96岁,平均年龄为(72.75±8.03)岁。大学及以上者35人(8.9%),高中及中专54人(13.7%),初中 73 人(18.6%),小学及以下者231(58.8%),城市老人216人(55%),农村老人177人(45%)。其中,空巢家庭老人289人(占73.5%)。
2.2 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的城乡差异比较 由表1可见,在总体幸福感量表因子中对生活的满意和支持、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分的得分和总分中,空巢组和非空巢组中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巢组城市调查对象的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的得分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空巢组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统计量见表1。
表1 不同居住环境的城乡老人总体幸福感指数比较(¯x±s)
2.3 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知,对健康的担心与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关系,对生活的满足和支持、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关系。具体统计量见表2。
表2 GWB因子和社会支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4 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总分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以GWB总分为因变量,老年学习、人际交往、信息获取、文艺创作、社区活动、外出活动、赋闲少动、老年运动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水准 α=0.05,排除水准 β=0.10。由表3可知,外出活动、赋闲少动、文艺创作及社区活动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外出活动、文艺创作、社区活动对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赋闲少动对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其中赋闲少动对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影响最大。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不同居住条件下的老人的总体幸福感存在差异,农村老人明显低于城市老人,这一结论与李德明[10]的研究相似。在对生活的满意和支持、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及总得分中,空巢组和非空巢组中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这可能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和社交范围更加狭小有关,再加上子女多在外地打工,收入少,地位差,使得空巢老人在物质和精神情感上的支持均低于城市空巢老人,从而使总体幸福感得分较低。
表3 总体幸福感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相关性分析发现,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对生活的满足和支持、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这四个因子均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关系,且对生活的满足和支持、忧郁或愉快的心境这两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有正相关关系。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的提高有积极效应,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幸福度会降低,这一结论与刘茹茹[11]的研究结果相似。而国外的研究表明无子女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不比有子女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低。相反,无子女的老年人比那些与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更快乐[12]。这可能是我国的养老习惯及老年人的养老意识与西方人存在差异所导致的。
因此,我国应要强化子女有关怀老人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醒子女要多回家看望父母,多与父母沟通感情,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同时老年人自己也应自我关注,多同他人交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遇到困难时多向他人求助,并尽量改变自己传统的养老观念。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赋闲少动与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外出活动、文艺创作、社区活动与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赋闲少动类活动越多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越低,而李德明[13]的研究表明独居老人中部分显得很无聊,以闲坐为主的人显得更无聊,本研究结果与其类似,这可能与在家静养类活动接触外界人或事较少,与外界交流沟通较少有关。外出活动、文艺创作、社区活动类活动越多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感越高,同时焦娜娜[14]的研究中表明老人中经常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有时、无或偶尔锻炼者,这可能与这几种类型的活动多是集体性的活动,接触的人或事较多,生活丰富有关。
精神、文化活动是直接影响幸福感指数的另一因素,适当参加娱乐活动一方面可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则可以愉悦精神。因此城市有关部门应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硬件建设,为老年人的公共养老、健身、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建立多种形式老年人群体组织(如老年大学等),开发老年人的智力,提供足够的空间发挥自身特长。对农村空巢老人,更应当鼓励和组织老年人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价值,以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增强个体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其幸福感。
由于影响空巢老人总体幸福感的因素较多,精神文化及社会支持只是影响因素中的一部分,另外由于调查时间和抽样误差等因素,本研究有关结果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 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1-67.
[2] 张晓青.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新动向[J].人口与发展,2009,15(3):101 -1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 1号)[EB/OL].[2011-4-28].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8_402722253.htm.
[4] LIU LJ,GUOQ.Life satisfaction in a sample of empty-nest elderly:a survey in the rural area of a mountainous county in China[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8,17(6):823 -830.
[5] 周荣山,潘忠德,谢斌,等.上海市黄浦区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比较[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6):336-339.
[6] 钮东昊.《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全)[EB/OL].(2007-12-17)[2012-05-29].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2/17/content_9393143_2.htm.
[7] 吴捷.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4):984 -986.
[8]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 -100.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
[10]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2):1193 -1196.
[11]刘茹茹,余昌妹,潘夏蓁,等.温州城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幸福度的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9):1637 -1639.
[12] Pollmann-Schult M.Social integr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childless women and men in mid-and late-life[J].Zeitschrift für Gerontologie und Geriatrie,2011,44(6):411 -416.
[13]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等.城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生活和心理状况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3):294 -296.
[14]焦娜娜,张静平,谢丽琴,等.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6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