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纳美芬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体会
2013-09-20李婕李志博
李婕 李志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因围生期窒息而引起的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 部分患儿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如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 重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在收治的58例中、重度HIE患儿中,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获得满意效果, 现将临床相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中、重度HIE患儿58例, 均符合1999年10月第五届全国新生儿会议(大连)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的诊断标准》[1]。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 其中男16例, 女l4例;对照组28例 , 其中男 17例 ,女11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窒息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 两组均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 包括维持良好的通气及换气功能,维持良好血流灌注, 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纠正酸中毒, 积极控制惊厥, 降低颅内压以及给予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0.01 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注 , 2h后重复一次, 共重复3次, 连用 3d。纳美芬应确诊后尽早应用, 两组均7d为1疗程。
1. 3 疗效评定 用药7d如意识转为清醒, 精神反应好, 呼吸平稳, 肌张力恢复正常, 可引出吸吮、觅食、拥抱、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 惊厥明显减轻或停止为显效;用药7~14d,意识转清, 呼吸平稳 , 肌张力有改善, 原始反射部分引出, 惊厥次数较少或减轻为有效;用药21d, 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病情加重、死亡为无效。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6.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两组患儿均进行随访半年, 随访包括智力、运动测定,视力、听力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患儿随访半年情况比较[n((%)]
3 讨论
HIE是由于围生期缺氧后导致的一系列脑神经系统表现,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 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改变, 中枢性呼吸抑制, 循环衰竭等。经研究显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血浆中β一内啡呔增高, 窒息严重程度与其含量成正比。该物质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和儿茶酚胺的血管效应, 从而降低脑干神经细胞对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 导致呼吸抑制,阻碍通气功能, 引起低氧血症, 进一步心输出量减少, 导致循环障碍, 引起脑部缺血, 加重神经细胞凋亡, 引起严重脑功能损伤[2]。以上说明β一内啡呔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变化的重要参与物质。盐酸纳美芬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新的神经系统保护剂, 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吗啡受体拮抗剂, 在体内与吗啡竞争同一受体, 其血浆清除半衰期长达8~11h。纳美芬能与包括β一内啡呔在内的各种阿片受体结合[3],可阻止这些物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时引起的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与分布在心、脑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时, 缓解阿片受体对心、脑干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 改善呼吸衰竭 , 增加心排出量, 改善循环, 增加脑部血流灌注, 减轻脑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因而其临床疗效是显著的。 作者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 应用盐酸纳美芬治疗的HIE患儿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疗效满意,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吴梓粱.小儿内科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1581.
[2] 钱培德, 张少丹.纳洛酮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11, 16(3):183.
[3] 李玉萍, 马娜.盐酸纳美治疗芬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医药论坛杂志 , 2010,4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