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美芬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中毒疗效观察
2016-05-17王顺达刘振国武冬符莹莹高珩
王顺达 刘振国 武冬 符莹莹 高珩
【摘要】 目的 观察纳美芬在苯二氮类药物中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129例苯二氮类药物中毒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 除常规治疗(吸氧、洗胃、导泄、利尿、补液等基础治疗)外, 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 研究组给予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意识障碍到清醒时所用时间。结果 浅昏迷状态下研究组和对照组从昏迷到清醒所用时间分别为(6.30±1.01)、(8.95±1.48)h;中昏迷状态下研究组和对照组从昏迷到清醒所用时间分别为(22.44±4.52)、(28.73±6.09)h;深昏迷状态下研究组和对照组从昏迷到清醒所用时间分别为(38.33±7.34)、(52.67±9.29)h,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美芬在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中毒过程中能明显缩短昏迷到清醒所用时间, 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纳美芬;纳洛酮;苯二氮类药物中毒;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015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nalmefene in the treatment of benzodiazepine drugs poisoning WANG Shun-da, LIU Zhen-guo, WU Do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Xian 71006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nalmefene in the treatment of benzodiazepine drugs poisoning. Methods A total of 129 patients with benzodiazepine drugs poison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6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65 cases).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herapy (oxygen inhalation, gastric lavage, discharge guidence, dieresis, and fluid infus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aloxon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nalmefene. Comparison was made on time from different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degree to awaken state. Results In light coma, the time from coma to awaken state was respectively (6.30±1.01) and (8.95±1.48) h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moderate coma, the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time from coma to awaken state as (22.44±4.52) and (28.73±6.09) h. In deep coma, the time from coma to awaken state was respectively (38.33±7.34) and (52.67±9.29) h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zodiazepine drugs poisoning, nalmefene can remarkably reduce time from coma to awaken state, along with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ng.
【Key words】 Nalmefene; Naloxone; Benzodiazepine drugs poisoning; Curative effect
苯二氮类安眠药中毒为急诊内科最为常见的药物中毒, 该药通过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对皮层的激醒而利于睡眠。但当患者大剂量使用该类药品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呼吸衰竭, 甚至死亡。纳美芬是一种特异性吗啡受体阻断剂, 临床用途广泛。急诊多用于已知或疑似阿片药物或非阿片类物质过量(如酒精、安定、一氧化碳, 农药等), 甚至不明原因引起的中毒症的救治[1]。本文应用纳美芬和纳洛酮做对比来观察纳美芬在苯二氮类药物中毒后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9月本科收治129例苯二氮类安眠药中毒出现意识昏迷患者。服用药物4~6 h。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研究组年龄18~45岁, 平均年龄(30.8±5.8)岁, 浅昏迷30例, 中昏迷25例, 深昏迷9例。对照组年龄17~42岁, 平均年龄(30.5±7.6)岁, 浅昏迷29例, 中昏迷26例, 深昏迷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标准 患者既往无器质性疾病, 一般身体状况良好;患者家属代诉患者服用苯二氮药物史, 并且发病现场发现苯二氮类安眠药;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
1. 3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均给予吸氧、洗胃、导泄、利尿、补液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1.2 mg, 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0291)1.2 mg静脉推注, 随后2.4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最大剂量为4 mg。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盐酸纳美芬(0.1 mg, 灵宝市豫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805)治疗, 首次纳美芬0.2 mg静脉推注, 随后0.1 mg, 静脉推注, 1次/h, 直至清醒, 最大用药剂量为1.5 mg。
1. 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每1小时观察1次心率、呼吸、血压及意识情况。主要观察意识变化情况及时间。统计两组不同意识障碍到清醒所用时间。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研究组与对照组意识清醒时间比较 浅昏迷状态下研究组和对照组从昏迷到清醒所用时间分别为(6.30±1.01)、(8.95±1.48)h;中昏迷状态下研究组和对照组从昏迷到清醒所用时间分别为(22.44±4.52)、(28.73±6.09)h;深昏迷状态下研究组和对照组从昏迷到清醒所用时间分别为(38.33±7.34)、(52.67±9.29)h,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中昏迷患者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例, 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例;深昏迷中3例合并有肺部感染, 研究组1例, 对照组2例,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苯二氮类药物为精神类常用药物, 临床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惊厥。服用过量苯二氮类安眠药可引起急性中毒, 其作用机理为苯二氮类药物能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 从而导致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昏睡、昏迷, 严重者出现呼吸抑制, 危及生命。急诊抢救治疗的关键是通过各种途径减少药物吸收, 排除体内残余药物, 促使患者尽快清醒, 减少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的治疗苯二氮类安眠药中毒方法临床一般为催吐、洗胃、导泄、重要器官保护、补液[2]。近年来血液灌流用于该药中毒的治疗, 可促进患者苏醒, 并明显缩短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 临床疗效显著, 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3], 但该方法条件要求高, 费用大, 且为有创治疗, 不能被所有患者所接受。阿片类受体拮抗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出现意识障碍、低血压休克、酒精中毒、吗啡类药物中毒的治疗、麻醉催醒外, 还可用于心力衰竭、治疗脊髓损伤、减肥、胃肠功能紊乱、脑保护等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既往临床常用的药物为纳洛酮。盐酸纳美芬为新一代阿片类受体拮抗药, 其是一种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吗啡受体拮抗剂。纳美芬作为内源性阿片物质的阻断剂, 能与各型阿片受体结合, 在人体脑内和外周组织, 都存在着脑啡肽、内啡肽等阿片样内源性物质, 这些物质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呼吸和心血管等生理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纳美芬与脑内和外周的阿片受体结合后, 可阻断这些物质在身体应激状态下引起的中枢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因而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4]。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解除内啡肽对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通路的抑制, 降低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 减少机体自由基的产生, 保护神经元, 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 改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紊乱, 减轻其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作用, 并可增加内源性脑保护因子, 从而起到脑保护、促醒的作用[5]。因而纳美芬可有效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增高所致昏迷、呼吸循环衰竭, 具有解除呼吸抑制、促进苏醒、回升血压等的作用, 能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与纳洛酮相比, 纳美芬半衰期更长, 用药剂量小, 不产生依赖性, 高效低毒, 是纳洛酮理想的替代品[6]。
本研究通过纳美芬和纳洛酮对苯二氮类安眠药中毒的疗效对比观察显示, 纳美芬治疗苯二氮类安眠药中毒较纳洛酮促醒时间短, 疗效好。通过与纳洛酮对比, 纳美芬可安全应用于该类药物中毒所引起的意识障碍, 与常规治疗比较, 能明显缩短患者意识障碍到清醒的时间, 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 安全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凌涛.纳美芬的临床应用.云南医药, 2011, 32(2):259-261.
[2] 沈洪, 于学忠, 刘中民, 等.急诊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2-83.
[3] 程志, 何小卫. 重度苯二氮类药物中毒的集束化血液净化治疗研究.南通大学学报, 2014(5):380-381.
[4] 任爱国. 纳美芬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解放军医学情报, 1996, 10(2):66-68.
[5] 施旖旎, 金小岩, 李莉.纳美芬治疗急性安眠药中毒.临床医学, 2011, 31(11):53-54.
[6] 廖日房, 曾转萍, 温预关.阿片类拮抗药纳美芬注射剂临床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10):560-561.
[收稿日期: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