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块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的模式选择
——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例

2013-09-20孙金水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硅谷模块化集群

孙金水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计划财务部,郑州450008)

一、文献综述

国务院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指出:“在郑州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使郑州的建设与发展具备了重要的国际意义,为中原地区创造了临港发展优势。”临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引擎。郑州作为亚洲的地理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地处我国主要经济区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和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优势。为了把实验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高端临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委、省政府必须尽快出台有关产业政策,解决实验区内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从自主创新的诱导因素角度的研究:熊彼特、德鲁克等人认为,企业创新活动的根本动机来源于企业家精神;希克斯认为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诱致技术创新。二是从制度视角的研究:诺思(1967)提出制度变迁是技术变迁的前提条件;林毅夫(1994)认为中国从国外技术引进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国内是否有能力进行一些配套性制度创新;易余胤、肖条军等(2005)研究了政府宏观调控对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作用。三是从产业集群、市场结构视角的研究:波特、王缉慈、梁琦等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从竞争优势、知识溢出、集聚经济等角度对产业集群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波特认为知识溢出的力量强弱以及生产力和创新的重要性决定着产业集群的最终边界;Arrow(1962)研究了市场结构与创新激励的关系。本文尝试从模块化角度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战略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进行研究。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自青木昌彦(2001)提出产业结构的模块化理论以来,国内学者从模块化角度对其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朱瑞博(2004)认为产业集群引入模块化,有助于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胡晓鹏(2004)、苏静(2005)等以分工和模块化的关系为切入点,揭示了结构性演化的路径和特征;张海华、王雅林(2009)分析了产业集聚模块化演化过程,其产业集聚导致模块化的观点不太准确,因为产业集聚有同类产业集聚和混合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未必产生模块化结构,其模块化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观点是正确的。在为数不多的基于模块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分析文献中,韩晶(2009)基于模块化视角提出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应关注创新网络的建立。本文拟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模块化模式对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机理进行分析,其次基于R&D竞赛模型对不同模块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进一步理论分析;最后对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模块化模式选择进行理论探讨。

二、模块化模式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机理分析

科斯根据资源的配置方式不同将组织分为企业和市场,企业内部按照基于权威命令方式进行资源配置,而市场则按照价格这种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事实上除企业和市场之外还存在第三种组织形式,即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科斯并没有加以研究和分析。

“模块”是指可组成系统的、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界面结构与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模块”是一个名词,“模块化”则转化为一个动词,是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根据联系规则分解为能够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的过程,或者是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模块)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这样,通过模块化一个复杂的系统就能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功能价值的模块(子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之间的关系。

与马歇尔意义上的市场协调、威廉姆森的一体化组织相比,模块化的价值创造体系具有更高的组织绩效,这是因为模块化组织更能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模块化组织是企业之间关系网络之一,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分工合作的一种组织形式。最早研究模块化的是鲍德温和克拉克等人。那么,模块化组织形态有哪些呢?是如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呢?

在一个产业集群里,处于供应链条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产品如何才能更好的组合在一起,同类产品设计的企业之间按照什么要求去设计产品,都需要一定的规则。模块化就是将系统进行分解和整合的过程。

模块化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模块分解化”,“模块分解化”是指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分解为可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的行为;二是“模块集中化”,“模块集中化”是指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模块)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的行为。

模块化系统有两套规则:“看得见的规则”和“看不见的规则”。“看得见的规则”是影响下一步设计的决策,最好在开始设计阶段就能确定,而且要向参加设计者广泛宣传。该规则一般是由供应链条的核心企业或者行业协会等组织制定,让各个企业按照既定的功能和标准进行研究设计。

“看不见的规则”是一个仅限于模块之内,对其他模块的设计没有影响的决策。这种模块内的决策,可以被代替或事后再选择,也没有必要和该设计队伍成员以外的人商量。该规则是企业按照看得见的规制要求,自我设计技术路径,至于如何设计以及采用什么技术完全自己掌握,只要自己的技术功能先进就行。企业就是在看得见的规制和看不见的规制之间进行技术创新。

那么,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哪里呢?

企业创新的动力之一是企业自身对利润的追求。无论是在硅谷还是在国内其他产业集群,企业为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都要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之一就是技术创新,只有技术保持先进,做到技术领先,才有可能得到超额利润。

企业创新的动力之二就是在模块化设计过程中的企业淘汰机制。设计同样的软件或硬件产品,各自的技术路径不同,达到相同的功能要求的设计速度不同,那些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要求的企业将会赢者通吃,而设计速度缓慢或者设计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三、产业集群创新的机理:基于模块企业间R&D竞赛模型的博弈分析

本部分尝试构建有2个厂商参加的R&D竞赛模型,分析在标准化规则下的不同企业模块之间的竞争博弈行为,研究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机理。

假设在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有两个企业基于标准化规则进行研发竞赛。我们可以这样来刻画两个企业之间的研究开发竞争:把两者研究支出的强度看作时间的函数,x1(t)和x2(t),直到其中一个企业获得专利。在每一个时期,如果没有一个企业取得一项发明,此时开始的博弈就等同于初始的博弈。换言之,缺乏经验的含义是该博弈没有记忆。所以,均衡的研究开发策略x1和x2将是与时间无关的。这种性质使我们可以简单地解这个模型。

现在我们来导出每个企业i预期利润的贴现值,以Vi来表示。由于研究开发过程属于波松分布类型,如果专利竞赛于0处开始,那么,在t时没有企业取得发明的概率为:

在t之前没有创新的条件下,企业1认识到在t与t+dt间的利润是:

而且,以概率h(x1)dt,企业1首先创新,并从此刻开始随时间推移不断挣得利润,贴现值是:

以概率h(x2)dt,企业2首先创新,而从此刻开始,企业2随时间推移其利润贴现值是:

令r表示利息率,我们可以把V1写成等式

以同样方式,V2可以写为:

两个企业中哪一个在研究上花费更多(或者说,哪一个更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创新者),取决于两个效应。效率效应即

在V1和V2的分子中得到反映,它表明企业1具有更大的创新激励,因而在研究开发上花费更多。企业1通过先于企业2的占有,而获得一个利润流:

通过增加x1,企业1可以把发明日期向前推进,因而加速其自身的替代。与此相对照,企业2不会因发明而损失一个利润流。上述分析表明,企业1和企业2在研发竞赛中,双方都争先进行研发,以获得更大的利润流。这种研发竞赛机制对于促进产品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集群模块化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产业模块化创新模式选择之一:硅谷模式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圣克拉拉县帕洛阿尔托到圣荷塞市之间,长约50千米,宽约16千米,共70余平方千米的一个谷地。因这里的半导体工业特别发达,而半导体的主要材料是硅,故称为“硅谷”。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技术区。硅谷的迅速崛起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它所开创的高技术区已成为高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被称作硅谷模式。硅谷模式的特点是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中心,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形成高技术综合体。

硅谷发展取得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智力和高技术高度密集。大学、研究机构和风险企业聚集在一起,联系密切;并由此引起知识和信息的汇集与交流,成为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2.集新技术的发明家和创业的企业家于一体。在硅谷,高新技术的发明者一般不是向企业转让其技术成果,而是自己设法创办高技术企业,直接从事技术商品化工作。3.风险投资起着巨大作用。风险资本家不仅向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公司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且还提供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咨询。4.学生型风险企业家大有人在。在硅谷成功的企业中,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占有极大的比例和地位,他们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将自己的高技术发明商品化。学生型风险企业家具有下列特点:勇于冒险,敢于创新;重视人的阶值,特别是自身的价值;失败的概率很高。

在硅谷模式中,风险投资家承担了关键作用。风险投资家凭借敏锐的市场和技术嗅觉,对硅谷中相同软件设计者进行淘汰赛模式的风险投资。

(二)产业模块化创新模式选择之二:IBM的层级分解模式

IBM公司在产品集成上首先自己设计规则,然后通过层层分解来解决软件设计问题。IBM公司就是规则的设计者和最终产品的需求者,也就是舵手。比如IBM中国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横跨多个学科,研究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以人为中心的计算、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等,目前的重点研究课题包括业务分析与优化、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技术创新及在商业和社会上的应用,包括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供应链和智慧的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以科技助力“智慧的地球”的建设。作为领先的行业研究实验室,IBM中国研究院通过与IBM的其他业务部门及政府、大学、客户和商业伙伴的合作,已成功创造了多项技术。

(三)产业模块化创新模式选择之三:丰田的信息共享模式

丰田在产品子系统设计上尊重合作伙伴和供应商,挑战他们的能力,并帮助他们进步。丰田将自己对产品子系统的需求及时和供应商沟通,并协助供应商实现理想的目标,同时让供应商分享收益。丰田对待供应商和对待自己的员工差不多,对他们提出更高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实现。丰田提供跨职能团队帮助供应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五、结束语

本文对集聚区内创新企业间R&D竞赛模型博弈分析表明,“硅谷模式”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为目标,立足集聚区内科研究院所,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区域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在集聚区内强化企业品牌化意识,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通过增强品牌优势和扩大品牌效应,实现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从而实现产业联动,提高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

[1]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林毅夫,潘士远,刘明兴.技术选择、制度与经济发展[J].经济学,2006(4).

[3]易余胤,盛昭瀚,肖条军.企业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行为与市场结构的演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

[4]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5]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Arrow K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6).

[7][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8][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9]朱瑞博.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5):54-60.

[10]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4(9):5-11.

[11]苏静,娄朝晖.分工专业化与模块化效率分析: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J].科技管理研究,2005(2):199-201.

[12]张海华,王雅林.产业集聚模块化演化过程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9(1):166-168.

[13]韩晶.基于模块化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突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2):92-96.

[14]吕志元.模块化架构下创新企业行为的绩效分析[J].中州学刊,2007(3):67-69.

[15]朱涛.模块化、产业集群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州大学学报,2006(1):21-24.

猜你喜欢

硅谷模块化集群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智商着急勿赴硅谷饭局
硅谷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