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位第三定律:连通性的经济学
2013-09-20昝廷全
昝廷全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系统经济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4)
1 引言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交换,交换的前提是产权清晰。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权的改革是基础。
在人类社会进入系统时代的背景下,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在弱化,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下严重的政府官员腐败现象正是由于他们的资源位过高而又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造成的,这恰恰从反面说明了资源位的重要性。因为腐败官员并不具有较多的产权,而是因为拥有较高的资源位。从本质上说,产权、所有权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属于闭集。大工业时代衡量企业的价值主要是考察该企业拥有多少在所有权意义上属于自己的资产,如土地、资本和设备等闭集意义上的资产;企业家能力高低主要表现为他的“圈地能力”,这都是在闭集意义上进行处理。“系统时代,整合为王”。在系统时代的背景下,决定一个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主要考察企业在所有权意义上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它能够整合到多少在所有权意义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
首先,由于衡量企业价值关键因素的这种转变,使得企业的组织形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现在正在蓬勃兴起的网络型企业、网络性组织和企业外包、企业边界的研究热潮都可以看作是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在唯象层次上的技术性应对措施。全球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正是因为它迎合了这种时代趋势,更准确地说,是迎合了“系统时代,整合为王”。其次,由于这种转变,使得我们对于企业家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从系统经济学的意义上讲,企业家的核心能力就是整合资源的能力。经济学家熊彼特根据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提出了企业家的一个定义,他认为,所谓企业家就是根据一个目的或目标去组织各种资源,然后构建一个商业系统的人。这与系统时代对企业家的要求是一致的。再次,现代社会“系统时代,整合为王”深入人心,体现在社会各个层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也是对产权思想的一种革命。为了因应系统时代的大趋势,昝廷全(2013)提出了“系统产权理论”。
实际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仅企业模型需要变化,产业模型、地区模型、国家模型,乃至全球模型都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这对于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如何充分利用WTO获得双赢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昝廷全(2005)提出资源位第一定律:设经济系统的资源位用集合G表示,其测度的大小用m(G)表示,同时用co(G)表示资源位集合G的闭包,co(G)的测度用m(co(G))表示,则资源位为集合G的经济系统所能整合的最少外部资源的多寡可以用经济系统资源位集合的闭包的测度减去资源位集合的测度来表征。设经济系统所能整合的最小外部资源强度为g,则有g=m(co(G))-m(G)。把企业的实际资源位模型构造为凹集是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经济效应的必要条件。
昝廷全(2005)还提出资源位第二定律:在经济系统资源位集合的拓扑结构已成凸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引进资源位集合外部的某一“资源点”的途径来整合外部资源;该资源点和经济系统自身的资源位凸集构成一个凸锥,此时经济系统整合的外部资源的强度等于该凸锥的测度减去经济系统自身资源位凸集的测度。
图1 资源位第二定律示意图
从实际操作上讲,与外部具有连通性是整合外部资源的必要条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互联网出现,使得世界变平了。事实上,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远远未被充分认识,这种作用非常深刻而且不可逆转。
2 资源位第三定律
我们从连通性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重新思考。互联网只是一个具体形态,而连通性更为一般化、更加重要。互联网时代到来,使得人们对连通性更加关注。互联网不仅有利于知识、信息传播和资源整合,更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位水平。互联网的本质问题是连通性。昝廷全(2006)提出,信息传播渠道就是一种数学映射。根据这种观点,我们把沟通理解为拓扑连通性。将这种观点与资源整合结合起来,我们提出资源整合的拓扑学定律,即连通性是资源整合的必要条件。我们把连通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总结成资源位第三定律,也成为资源整合的拓扑学定律。
资源位第三定律(资源整合的拓扑学定律):不同资源点之间存在拓扑连通性是资源整合的必要条件。
什么叫做连通?两个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就称这两个经济系统是连通的,或说这两点之间存在连通渠道。渠道是传递物质、能量、信息的一切中介系统。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都属于广义连通范围。互联网能够提供更加广泛的连通,当然应当成为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
根据资源位第三定律,可以对互联网的功能有新的理解。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增强世界的连通性。用系统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互联网促进了系统广化和系统深化。系统广化是指互联网把全球各地联系了起来;系统深化是指互联网把每一个上网的个人联系了起来。互联网的这种连通功能之强大是空前的。因此,互联网的资源整合功能也是空前的。也许这才是人们把互联网的出现作为新经济的起点的真正原因。
以互联网为例,假设互联网节点集合为V,xv为V上的特征函数,则xv在V上的积分∫xvdv=∑v∈Vm({v}),作为互联网整合资源的定量描述,这里m({v})为节点V的资源强度的测度。当m({v})具有可加性时,∫xvdv=m(V);当m({v})不具可加性时,m(V)≠∑v∈Vm({v}),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不连通的情况下,∫xvdv= ∑v∈Vm({v})=m(V),在完全连通的情况下,∫xvdv=∑v∈Vm({v})=N·m(v),这里N为互联网节点数。现实情况结论是:m(V)≤∫xvdv≤N·m(v),N·m(v)-m(V)这个差值就是由于连通性导致的系统效应。实际上,还会有知识融合效应,知识融合还会导致知识创新,导致实际值比这个更大。
3 连通性
能够传播物质、能量、信息的一切中介系统都叫连通渠道。连通性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技术连通、经济连通和制度连通。
这三种形式的连通性之间具有层次递进关系,其中,技术连通是基础。技术连通主要是指从技术角度实现的连通渠道。经济连通主要体现为成本效益分析。制度连通则是从制度角度对连通渠道进行规定和限制,例如贸易壁垒或者贸易优惠待遇的设置。在某些情况下,技术上可以实现连通,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不现实。例如,集装箱的生产基本都在沿海城市而不在内陆地区,主要就是由于从内陆运到沿海在经济上不可行。海峡两岸曾经的“三通”议题,从技术、经济角度考量都具有可行性,在制度上则是不允许连通的。我们将连通渠道表示为f×w,其中,f为渠道,w={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
根据拓扑传播学观点(昝廷全,2011),信息传播渠道使得不同资源点之间具有了拓扑连通性,因而信息传播渠道有利于资源整合。信息传播渠道的这种整合功能是传媒经济对GDP间接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量经济史学先驱福柯尔(Fogel,1964)在《铁路和美国经济增长:计量经济史学论文集》(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Econometric History)一书中应用反事实推论法分析美国铁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论:19世纪的美国铁路,对经济发展帮助不大,对GNP的贡献度不超过2%,甚至不及水路运输。具体来说,Fogel将铁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分为基本影响和衍生影响。铁路的基本影响主要是对运输成本的影响,铁路的衍生影响主要指铁路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及最终产品的影响。在分析铁路的基本影响时,主要限于与农产品分布相联系的运输成本,使用的主要概念是“社会节约(social saving)”。任一给定年度的社会节约定义为:运输农产品的实际成本与不使用铁路时运输相同数量农产品同样距离所需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为了分析方便,社会节约的估算分为两部分:地区间社会节约和地区内部社会节约。根据福格尔对1890年数值的估算,铁路在地区内部会有较佳的“社会节约”,铁路对运送农产品的贡献,不超过GNP的2.5%至2.8%。在估算铁路的衍生影响时,Fogel发现铁路并没有对经济生产潜力发挥决定性的促进作用。这与现代社会铁路网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长期共识差距颇大,正因为如此,Fogel的结论备受争议。我们从连通性的观点来看,之所以19世纪的美国铁路对经济发展影响很低,是因为那时的铁路尚未形成网络。铁路网上的节点太少,辐射区域太少,而当时发达的水路运输在美国已经形成网络,是产生高额“社会节约”的运输工具,所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美国直到20世纪铁路网络才逐渐形成,产生规模经济优势,运费大幅下降,所创造的社会节省,才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同样从连通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货币功能有一种新的看法。货币是一种万能连通因子(昝廷全,2010):它不仅可以毫无障碍地与硬资源和软资源整合,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大大增加了经济系统的连通性。
4 政策启示
根据资源位第三定律及连通性的分析,从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点政策启示:
(1)因为连通性的重要性,我们要加强社会连通性建设,包括互联网、铁路网、公路网等。当今,特别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应进一步宣传互联网,重视互联网建设。电视入村的“村村通”工程也应逐步将互联网纳入规划,以减少数字鸿沟。
(2)建设连通性时,在充分考虑经济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应当使网络覆盖的范围与节点数尽可能大,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3)从制度上考虑,对连通性的限定制度应当慎重考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运行成本。我国加入WTO,正是降低了不必要的连通成本,增强了与世界市场的连通性。
[1]昝廷全.万能连通因子[EB/OL].http://blog.sina.com.cn/zantingquan.(又载:昝廷全.学术散墨[M].北京:中国书店,2010).
[2]昝廷全.资源位凹集模型及其政策意义[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
[3]昝廷全.资源位定律及其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4]Fogel Robert.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railroad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a report of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2(2):163-97.
[5]Fogel Robert.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Econometric History[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4.
[6]昝廷全.拓扑传播学探索[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1).
[7]昝廷全.论传媒与传媒经济系统[J].现代传播,2006(6).
[8]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昝廷全.传媒经济研究与拓扑传播学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