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探讨

2013-09-19饶世权鞠廷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素质文明思政

饶世权, 鞠廷英

(西南交通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如何强化思政课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抛砖引玉。

一、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文明产生以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应对环境问题重要举措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相对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前文明而言的“完全合乎文明的本质规定性”[1]的真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提高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

在校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学生”)是我国特殊的社会成员。特殊性在于大学生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比例较低,目前仅是同龄人的25%,占全国总人口的2%左右。但大学生一方面有热情,愿意充当志愿者,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如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等;另一方面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中,具有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认知、观念、意识和行为会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其他社会成员。因此,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承担起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给予他人良好影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但我国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堪忧。据调查,大学一年级新生和其他年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了解程度基本一致,选择“很了解”的分别只占8.77%和7.23%。而且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以“偶尔会做”为主导,能够坚持一直做的学生则很少。[2]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

培养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的路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主张,如有学者主张“高校要利用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公众参与、实践养成等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手段”[3]。但在我国,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应当是思政课。这是因为生态文明素质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对生态环境良好认知、认同以及尊重、保护、合理利用的素养,即生态文明素质包括基础性的对生态环境的良好认知,关键性的对生态环境的尊重意识,目标是保护、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而对生态环境的良好认知一方面是基于环境学的环境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关于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知。如果说前者属于“硬件”的话,后者则属于“软件”,“硬件”必须要有“软件”的驱动才能发挥作用。而“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学科性质来说,正是属于思政课的伦理道德、法律等范畴。对生态环境的认同、尊重意识也完全属于思政课的学科内容。“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也需要技术上的“硬件”基础和意识、价值上的“软件”驱动。而后者同样属于思政课的内容。因此,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法律等的认知,认同、尊重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及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行为能力;并且其培养的“软件”是其他学科或课程培养的“硬件”的“价值驱动力”。

“生态价值本身就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古今德育工作所固有的一种价值形态。”[4]从我国大学的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版)的实践来看,第三章人与自然和谐;第四章环境伦理问题;第五章则明确了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五大主要内容之一,并且介绍了《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第七、八章有关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等的法理与法律制度。因此,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主渠道。

二、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体系

方法是为达到一定目标使用的工具、手段,良好的方法可以顺利地达到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学者们各抒己见,如有学者主张“教师要学会充分调动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在讲授生态文明知识时,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和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是教育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5]。这些研究全面探讨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因而较为宏观,并且提出的多是原则性观点。而笔者主张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并且认为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可以采用“五个一方法”体系。

第一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伦理、法律的理论教学”。大学生对生活在其中的熟悉的生态环境产生“审美疲劳”,需要通过开化生态文明智慧,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并以生态文明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而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智慧开化并不能自发产生,只能依赖于外在信息输入。通过教师在思政课中讲授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环境法规等理论教育,从哲学上阐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伦理上回答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论、生态中心主义等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对生态环境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并且从伦理和法规上回答了人类应当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从而通过理论教学激发大学生对自身生活在其中的生态环境进行反思。

第二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社会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的反思需要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来体现,因此,需要安排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生态环境进行普遍的调查研究,类似日本为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素质而专门设计的社区垃圾收集、处理规则的调查,以及公寓中狗吠、卖场大音量卡拉OK引发的噪声问题的调查。在实施调查活动时,教师只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而调查目标、对象、内容、方法等都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关注、了解、思考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伦理、规则、法律等,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第三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例分析”。如果说社会调查是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普遍了解,那么,学生通过有关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件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对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热点案例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任意、随机选择当前有关生态环境的社会热点案例,然后学生对选取案例的案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社会各界人士对该案的主要观点,学生本人的观点以及为什么持这样的观点,这样的案例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防止类似案例再次发生等。这种由学生直接选取自己身边或感兴趣的原始案例,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复杂性,从而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打下基础。

第四个“一”是“一次生态环境的模拟活动”。模拟活动教学法是创设特定的活动情境,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进行而达到教学之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日本、美国称之为角色扮演法,可以是人与人关于生态环境的论争,也可以是人与生态环境的论争。人与人的论争主要应当是以具体的有关生态环境引发的民事案件、行政或者刑事案件为例,由大学生分别扮演原告(被侵害人)和被告(侵权人)、公诉人和被告人(环境犯罪嫌疑人)、证人、法官、仲裁员等进行模拟法庭、模拟仲裁等活动,展示生态环境问题表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本质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人与自然的论争同样可以由大学生分别扮演人类和特别的环境要素如动物、植物,以及法官、裁判员、证人等,进行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实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整个模拟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组织、实施,包括查找资料、阅读资料、创作剧本等,实现全程教育。

第五个“一”是“一篇生态环境论文”。学生撰写论文在于加深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要求大学生以“生态环境”为主题,阐述生态环境关系、生态环境的现状、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使大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思考生态环境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和意识,确立建设生态环境的理性主义思想。

上述“五个一方法”形成如图1所示的有机系统:

图1 “五个一方法”体系的结构模型

其中,生态伦理、法律等的理论教学是提供认识生态环境的价值准则。以此价值准则对大学生生活的现实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这就是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对生态环境现状“博”的了解基础上,通过热点案例分析、模拟活动更深刻地对生态环境的特定问题进行深入认知和理解,是对生态环境“渊”的理解。最后,通过论文将理论与实践上的“博”与“渊”结合,进行深刻的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从而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从面到点的教学模式。

三、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的实施

在思政课中实施以“五个一方法”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时,需要观念更新、强化实施组织,以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1.观念更新:从隐蔽到凸显,从分散到集中

传统的思政课没有将生态文明素质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将生态环境有关教育分散到各章节,从而进一步消解了生态文明教育效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必须转变观念,一是思政课以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目的,而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应当是高素质生态文明建设者,为此思政课应当将生态文明素质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二是为达成这一目标,应当明确生态文明素质的结构,并据此明确思政课中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应当集中加强生态伦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的教育,而不应当采取分散的方式将有关生态文明素质培养遮蔽在其他目标和教学内容中。

2.强化组织:从个体到集体

一方面生态文明素质结构丰富,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方法构成有机体系(见图1);另一方面思政课中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中,需要以个体与集体结合原则强化组织管理。个体与集体结合原则具体要求:一是宏观而言,理论教学坚持教师对每个大学生个体的教育,而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则以5~8名大学生组织的团体进行活动,生态环境论文则由每个大学生个体分别撰写,从而实现一种从个体到团体再到个人的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深化的逐渐深入过程;二是微观而言,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团队由各个个体组成,各个个体在团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相互交流、研究,形成集体的意志,是集思广益;三是无论是个体的结果还是团队的结果,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在宏观、微观上实现个体或团体认识差异到集体共识。

3.激励机制:从被动到主动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五个一方法”中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论文写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都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自选方向、题目、收集资料等。为此,应当建立激励自觉性的机制。首先是建立交流评价制度。正处于向成人发展的大学生内心迫切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社会的认同。在“五个一方法”中,建立交流评价制度,即个人或团队成果进行广泛的交流,并通过交流对成果做出评价。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准备和仔细思考,全班同学都会做出不利于自己和团队的评价,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同;反之,则可以得到认同。另一方面借鉴美国一些高校的做法,提高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论文、模拟活动等在结业成绩中的比例,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徐海红.生态文明的历史定位——论生态文明是人类真文明[J].道德与文明,2011(2):129-134.

[2]仲艳维,朱平芬,张雪雯,等.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途径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S1):41-46.

[3]叶志清,俞晓菁.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6-100.

[4]王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42-45.

[5]彭秀兰.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62-264.

猜你喜欢

素质文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对不文明说“不”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