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影响及财税对策分析
2013-09-19黄桂兰
●黄桂兰
链接: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斯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而劳伦斯曲线则是由美国统计学家劳伦斯提出的,表示人口的累进百分比与收入的累进百分比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用来反映一个地区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客观历史、国家政策、体制改革滞后以及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居民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差距的日益扩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那么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如何,都体现在哪些方面,用什么指标衡量比较合理值得探讨。
(一)总体差距
国际上习惯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是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和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之间为收入差距比较合理,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若基尼系数超过0.4就会发生社会动荡。
表1 1997~2009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表
从表1可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尤其是1997年~1999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股市陷入低迷,富人资产和收入相对于穷人而言迅速缩水,社会范围内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小,1997年、1998年、1999年这三年中国基尼系数均低于0.4,处于“比较合理水平”区间内,但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繁荣局面,富人资产相对于穷人而言迅速积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迅速扩大,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年,中国基尼系数处于“差距较大”的区间内;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凸显,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逐渐低迷,使得富人阶层的资产性收入骤降,国内的收入分配差距较之前两年微降,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无较大变化,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竟出人意料的超过了0.5,一方面由于公共资金、资源的漏失和不合理配置,导致“灰色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来越小,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而导致大量隐性收入的存在。
(二)地区之间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那么西部资源大省新疆和中部农业大省河南以及金融城市上海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否还在继续呈现出上升扩大趋势?
表2 1978~2009年新疆、河南、上海、全国居民收入变动情况
从趋势图1可以看出,自1978年至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再保持相对平稳的趋势。1978年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由于区域因素、国家经济战略导向和政策倾斜等原因,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整体落后于中东部地区。1998年,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出现了史上最低值,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产业进行合并,经过调整期后的企业进行改组改造,落后产能停产关闭,大批第二产业工人下岗,城镇企业效益下降,同时农业产品价格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率提高使得农村居民收入也加速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实现了大跨越。1998年以后,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消了农业税,同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整体提高,差距在平稳中发展。
(三)城乡之间的差距
在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得到极大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城乡的基础不同、增长幅度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波动中呈现出不断扩大态势。
表3 1978~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其比率
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波动中呈上升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这段时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其中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全面推行,调动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体,农村居民收入由实物为主转向以货币为主,商品经济在我国农村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另外,农副产品的价格上升也增加了这一时期我国的农村居民收入。第二阶段:1995~2001年,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波动较大,原因在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向城市转移城市中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加而农村中农业基础的薄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呈现出扩大趋势。第三阶段:2001~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在缩小中趋于平稳。这一时期,我国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免农业税的政策,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四)行业之间的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是指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如垄断性经营行业与非垄断性经营行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人均收入最高的行业与最低的行业之间的差距等。目前我国的行业还有垄断性行业和非垄断性行业之分,电力、煤气、烟草、金融、保险、邮电通信、航空、铁路等行业仍属于垄断性经营行业,其他行业一般为非垄断性经营行业。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非垄断行业。由于垄断行业实行垄断经营,避免了市场竞争的冲击,无论经营管理如何,都能获得不合理的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并没有上缴国家财政或转化为国有资本,而是直接或变相地转化成为了本行业职工的高工资、高奖金和高福利,这也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大突出表现。
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实践证明,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影响消费需求
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高低的直接因素。不仅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量高于农村居民,而且城镇(或农村)的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差异也很大;居民总体消费倾向减小。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富裕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贫困阶层,随着收入差距扩大,社会财富迅速向富人聚集,社会总消费倾向必然下降。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2005年的0.89下降到2008年的0.727(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由2005年的0.75下降到2007年的0.725(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尽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但居民总体消费倾向下降,使得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二)影响教育支出
在公共资源及其分配制度一定的条件下,对教育的投资主要取决于居民的家庭收入。居民的收入越高,教育支出越高,子女所接受的教育年限就越长,质量就会越高;低收入阶层尽管有较强的教育投资意愿,但由于经济困难无力让子女接受较好的教育。《中国统计年鉴2009》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城镇最低收入户人均教育支出为424.2元,而最高收入户人均教育支出高达3959.34元,最高收入户的教育支出是最低收入户的9.33倍。实际上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投资意愿并不低,贫困才是制约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直接原因。由于贫困,低收入阶层陷入恶性循环,即“越穷越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越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越穷”,这进一步加速了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
(三)加速自然环境恶化
土地、森林、河流、海洋、空气等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它们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越低,收入差距越大,低收入者就会越倾向于靠掠夺自然资源的方式来获取收入。由于过度开发森林、草场、湖泊等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甚至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反过来又会导致当地农业生产率的降低,从而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影响社会和谐
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就会偏离共同富裕的目标,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收入差距也是造成犯罪的主要原因,2010年《法治蓝皮书》显示,2009年中国犯罪数量打破了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的平稳态势,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暴力犯罪、财产犯罪等案件大量增加。犯罪数量的增加表明了贫困阶层心理的严重失衡,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这将直接限制经济的平稳有序增长。一旦收入差距超过大多数人的心理承受范围,就很有可能诱发社会冲突和政局动荡。
三、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不但会影响到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而且会加剧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会威胁社会和政治稳定。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国必须立足于客观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我国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出发,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注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把解决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目前的城乡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城乡之间的矛盾会逐步加深,最终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从总体上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注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保证教育全面推广,认真做好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公平的环境,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并将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的发展力度。
(四)增强税收调控功能
根据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建立不同的起征点,降低工资薪金收入的边际税率水平,减免中等工薪收入阶层税收,在不挫伤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前提下,要逐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进行划定并对其进行严密监控,防止偷税逃税。在对绝大多数人不增加税收负担或者适当降低负担的前提下,对高收入者阶层适当增加税负,通过有增有减的改革,保证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持续增长,对低收入者则要考虑增加赡养、教育等专项费用扣除项标准,正确发挥税收在社会收入再分配中的调控功能。
(五)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内容,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法律,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可流动的社会保障体系。
(六)扩大就业渠道,提高低收入者总体收入水平
能否就业是影响家庭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劳动者一旦失去工作,就会立刻变成贫困的最高发人群。目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所以城市应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扩大就业渠道,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逐渐取消户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对人身的束缚,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局面。要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发展教育是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前提,为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居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使其掌握较为熟练的劳动技能和丰富的劳动知识,为其就业提供较好的保障。提倡自主创业,既增加了就业机会又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增加对低收入群体补贴,提高低收入标准,扩大廉租房规模。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严格规范劳动保险计划。
(七)打破行业垄断
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不能放松对其分配活动进行的管理,要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强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职工收入的调控,同时加强对这类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人工成长增长率的考核,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利用《反垄断法》来有效制约垄断经营行为和对某些自然垄断性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对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我国居民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定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东、
中、西地区之间的差距,我国分别在
1999年和2010年提出了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援疆”计划,同时在
“十二五”规划中把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国家、政府和地方人民的共同努力,相信到2020年我国一定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