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癌根治术65例报告

2013-09-19王向征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肠系膜排气复发率

王向征

直肠癌病例中以低位比较多见,占全部直肠癌患者总人数的3/4。低位直肠癌指的是位于肛直肠环至腹膜的返折平面处,相当于与肛缘相距5~8 cm之间的位置发生的病变。Miles术是临床以往一直沿用的一种标准直肠癌手术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保肛手术的日益风行,根除癌症,改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双重任务,双吻合器的应用使以往一些难以完成的手术操作变得简单容易。本次研究对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报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抽取130例患有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30例;患者年龄28~81岁,平均(45.8±1.5)岁;患癌症时间8个月至6年,平均(2.2±0.6)年;治疗组患者中男37例,女28例;患者年龄29~83岁,平均(45.6±1.4)岁;患癌症时间10个月至5年,平均(2.4±0.5)年。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 采用常规直肠癌手术方式实施治疗。

1.2.2 治疗组治疗方式 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实施治疗,按照Heald描述方法进行具体操作[1],高位结扎处理肠系膜下血管后,清扫所有的淋巴结,沿骶前筋膜对肠系膜实施锐性分离处理,在Denovilliers筋膜的前方实施锐性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使患者的自主神经得以保留。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直肠癌病情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率、治疗后直肠癌复发率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CR:术后患者直肠癌症状表现和体征得到彻底缓解;PR:术后患者部分直肠癌症状表现和体征有所缓解;SD:术后患者所有症状表现和体征与治疗前没有任何变化,虽然没有好转但也未恶化;PD:术后患者症状表现和体征加重[2]。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直肠癌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常规手术治疗后有10例患者的直肠癌病情达到CR效果,有11例患者病情达到PR效果,有25例患者病情达到SD效果,有19例患者病情达到PD效果,直肠癌控制率70.8%;治疗组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后有18例患者的直肠癌病情达到CR效果,有24例患者病情达到PR效果,有16例患者病情达到SD效果,有7例患者病情达到PD效果,直肠癌控制率89.2%。两组患者直肠癌病情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188.94±16.26)min后手术操作结束,术后经(21.14±4.07)h患者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经(4.71±1.44)d患者能够下床活动,术后共计接受治疗(13.29±4.23)d;对照组患者经(107.21±11.38)min后手术操作结束,术后经(15.37±3.85)h,患者肛门排气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经(2.67±0.85)d,患者能够下床活动,术后共计接受治疗(7.94±2.18)d。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直肠癌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例) 操作时间(min) 排气时间(h) 下床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65 188.94±16.26 21.14±4.07 4.71±1.44 13.29±4.23治疗组 65 107.21±11.38 15.37±3.85 2.67±0.85 7.94±2.18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率和治疗后直肠癌复发率 有14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占该组人数的21.5%;有3例治疗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占该组人数的4.6%。有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直肠癌病情再次复发,直肠癌复发率13.8%;有1例治疗组患者术后直肠癌病情再次复发,直肠癌复发率1.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率和治疗后直肠癌复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率和治疗后直肠癌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指的是将直肠癌患者的直肠及与其相关的肠系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彻底切除处理,并保证切除标本的边缘呈阴性。该项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对直肠癌原发灶及所有的局域性播散进行整块切除处理,防止对直肠系膜造成撕裂,并使肿瘤区域被开放,防止对淋巴道造成破坏,从而使肿瘤细胞种植手术野减少,使直肠癌患者病情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对直肠周围进行充分游离处理,主要包括直肠后方与骶前筋膜之间,侧方直肠侧韧带以及前方与子宫阴道壁或男性前列腺之间,全部都能够在直视的条件下,沿生理解剖结构的间隙实施锐性分离处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直肠固有筋膜,骶前筋膜,下腹下神经,盆腔神经丛以及输尿管等结构造成损伤,同时由于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结扎止血时间,这使得整个手术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使安全性更高,保证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使临床治愈率提高[3]。

[1] 卫洪波.直肠癌根治术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中国肛肠杂志,2009,18(10):116.

[2] 张晓华.直肠癌术后盆腔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简化调强放疗的三维剂量学.中国医药指南,2012,2(14):318.

[3] 黄世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现状与展望.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13(5):152.

猜你喜欢

肠系膜排气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