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帝国》到《黄石的孩子》——由中日战争的表现看中外合拍片里中方话语的增强
2013-09-19周文萍广州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文/周文萍,广州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电影《太阳帝国》海报
随着中外合拍片越来越多,关于中方话语权的争论也越来越引人注意,尤其2012年的《云图》、《敢死队2》等内容基本与中国无关的影片是否算是“合拍”?中方是否只是提供资金与资源,而对影片内容没有发言权?合拍片的发展趋势等等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论者看来,对合拍片话语权问题确实应加以必要的注意,但也不必过于担心。事实上,从中国与西方合拍影片的历史来看,中国所拥有的发言权是逐渐增大,合拍片显示中国立场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此处以《太阳帝国》及《黄石的孩子》两部合拍片对中日战争的不同表现来探讨合拍片中国立场的问题。
《太阳帝国》拍于1987年,《黄石的孩子》拍于2008年,两片以中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经历,但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却有很大不同。
《太阳帝国》由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影片取材于英国作者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的同名自传体小说,讲述了英国孩子吉姆在1941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在集中营里的经历,是典型的外国人看中国的视角。影片开始时中日战争已经进行了四年,但生活在上海租界里的西方人仍然过着悠游自在的生活。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这场战争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孰是孰非毫不在乎,孰胜孰负也无所谓,甚至连谈论的兴趣都没有,只要不影响到他们的舞会,他们就可以对租界外的一切视而不见。当然,好景不长,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里的西方人被送到了集中营,吉姆与父母失散后也被送到了集中营。西方人在集中营里受着饥饿、疾病的折磨,还被日军强制劳动、甚至被殴打,但即便如此,影片对日军的暴行也没有谴责之意,相反,片中多次出现吉姆向日本军队表达敬意的场景:第一次是在前面与父亲的交谈中他看到两架零式战斗机从空中飞过,立即兴奋地指给父亲看,并说自己最崇拜的就是零式战斗机;第二次是在吉姆被送到集中营后,他在紧邻的日军营地上看到了停着的一架飞机,他立即兴奋地冲上前去,激动地抚摸着飞机的侧面,这时有几个日本飞行员走过,吉姆看见后立即面向他们挺直身体,举手敬礼,几个日本飞行员先是一愣,随之也举手回敬,双方相互敬礼的场景在霞光和音乐的映衬下被表现得非常激动人心;第三次是在战争末期,日军大势已去,派出“神风”飞行敢死队员,吉姆隔着铁网看见了几个敢死队员的出发仪式,他心情激动地举手敬礼,还高声唱起了赞美诗。吉姆在集中营里甚至还和一个同样喜爱飞机模型的日本兵成了朋友,战争结束后当那个日本兵被吉姆的美国朋友打死时,吉姆愤怒地与美国人打成一团,并哭着为日本兵人工呼吸想救回他。
相比对日军的崇敬,影片对中国人则显得漠不关心,甚至蔑视。片中多次将中国人作为小偷及强盗来表现:吉姆家里有一个女佣,吉姆与父母失散后回到家里发现她正在往外搬东西;吉姆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到处找人,稍一走开,一个中国人便将他的自行车偷走了;一个中国孩子抢走了吉姆的裤子和鞋;甚至在集中营里,中国人也会在夜里来偷窃西方人种的蔬菜。
就连在谁是战争受害者的问题上,《太阳帝国》的态度也暧昧不清。长达三小时的电影对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缺乏必要的表现,倒是在战争快结束时着力表现了日军的失败:一段是国民党飞机轰炸日军营地及集中营,日军的敢死飞机在神圣感伤的氛围中刚刚起飞,就被一颗炸弹击中瞬间炸为灰烬,之后国民党的飞机飞来对着日军营地及集中营一阵狂轰滥炸,看到吉姆等一班西方人处在炮火的威胁之下,真令人怀疑影片其实是在谴责中国军队的行为;一段是战争结束之前,吉姆在一天早上看到了天上一道巨大的白光,随之广播里便传出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宣布投降的消息,影片对“原子弹”的威力反复强调,吉姆也反复念着“原子弹”这个词。对“原子弹”的强调强化的是日本战争受害者的形象,而忽略了其侵略者本质;还有最后那个喜爱飞机的日本飞行员之死,更完全是在误会中被美国人枪杀。总之,影片把日军的失败表现得神圣而感伤,完全没有意识到日军自己正是战争的制造者,也没有意识到日军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对侵略者充满崇敬,对被侵略者则漠不关心甚至丑化,对日军的失败满怀同情,对中国人民所承受的战争苦难则视而不见。虽然《太阳帝国》是从孩子的视角来拍摄,其毫无是非观念的立场倾向却令饱受战争之害的中国人难以接受。中国影迷评论:“电影的背景交代:‘中日开始了一场战争’,虽然世界人民都知道那是一场侵略,但导演如此的语焉不详置身事外,就不能不说其居心之不良了。”(太阳帝国:斯氏伪童话,http://www.mtime.com/my/talentet/blog/314870/#)该片完全站在西方的观点及立场,而这个西方对中国所遭受的战争苦难不仅漠不关心,甚至还对遭受战争之害的中国人进行丑化,中方作为影片的合作方对这种是非不分甚至颠倒黑白的表现基本没有影响力。
相比《太阳帝国》,《黄石的孩子》对中日战争的态度终于站在了正义的立场。影片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迈克梅纳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在抗战时期带着孤儿院里60多位孤儿从湖北黄石迁移到甘肃山丹的真实故事。这也是西方人在中国的经历,但这不是对中国漠不关心的西方人,而是在战争中救助中国孩子的西方人。
影片对侵华日军暴行的展示极为充分,开头何克在南京的采访直接揭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成群的中国百姓被驱赶到一起开枪扫射,西方摄影记者在拿出通行证后仍然被日军当场杀害,何克自己也差点被日军砍头。即使在后方,何克也在日军对逃难人群的轰炸中眼睁睁看着四个孩子的父母被炸死,他只好将四兄弟带到了孤儿院。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死亡,它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伤害:石凯曾是个官员的孩子,他亲眼见到父亲被砍头,母亲和姐姐在被强奸后也被砍了头,他对一切都充满仇恨;小青是个懂事的孩子,亲人死后他每次看到天上飞过的飞机都会吓得发抖,孤儿院准备离开黄石之时,他不愿离开自己死去的亲人悄悄上了吊;年幼的老四在轰炸中失去了父母,此后他便一直紧紧抱着何克不愿离开。甚至成人也无法忍受战争带来的痛苦,护士丽每天忙着救护伤兵,照顾孤儿,自己却因难以承受如此多苦难的冲击染上了吸食吗啡麻醉自己的习惯。可以说,《黄石的孩子》尽管仍然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但其对于中日战争的表现已经站在了正义的立场上,日军的暴行与中国人所受的伤害被展现在银幕之上,引起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思考。
电影《黄石的孩子》剧照
从1987年的《太阳帝国》到2008年的《黄石的孩子》,20年间,中美合拍影片对中日战争的表现立场有了巨大转变,这显示了中方在合拍片中影响力的增加。事实上,中方的参与确实对当今不少中美合拍片的对华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不可忽视的是,中美合拍片对中日战争立场的转变与西方世界对此问题揭示的不断深入也有很大关系。在此过程中,历史真相的不断揭示,尤其是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出版对南京大屠杀的揭露对改变西方人对历史的看法起了重要作用。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于1997年,即南京大屠杀60周年,它是第一部全面记录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英文著作,是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怀着正义与责任感多方奔走调查,搜集资料的成果。该书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连续5个月被列为《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进入了《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著名畅销书专栏。随后数年内该书再版十余次,印数近百万册。该书引起了美国及西方世界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关注,西方世界被这本书所揭露的历史所震惊,哈佛历史系系主任、中国现代史教授威廉·柯比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南京的暴行在西方已几乎被人们遗忘,所以,本书的问世尤显重要。张小姐把它称作‘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二战期间在欧洲和亚洲发生的对数百万无辜者的屠杀联系在一起。”(《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她用生命照亮人类的历史,http://blog.2100cn.com/html/60/n-125060.html)1998年5月16日的《纽约时报》说:“历史学家、艺术家、政治活动家们这样评价:如果说这本书有助于填补战争暴行空白的话,它同时也具有某种更深远的意义:对于太平洋战争和日本罪责的一种文化和政治上的觉醒。”(评影片《张纯如》:放出人格光芒 体察人间冷暖,http://ent.sina.com.cn/r/m/2007-11-09/00171784548.shtml)“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她用生命照亮人类的历史,http://blog.2100cn.com/html/60/n - 125060.html)。
张纯如的努力令西方世界看到了二战期间日本作为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日本,不能再因受原子弹的轰炸单纯扮演无辜的“受害者”角色,在长期遮掩之后其侵略者的一面也露出了真相。张纯如之后,西方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纪录影片,这些影片与张纯如都有着某种联系:
2005年,由美国人朗恩·乔瑟夫博士导演并监制的纪录片《南京梦魇》在美国加州、华盛顿州、纽约州等地试映50多场,每场都是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连走廊和门外都站满了人。许多美国观众边看边流泪,不少人还反复观看。朗恩·乔瑟夫坦言自己在25年前已开始关注南京大屠杀并收集相关资料,尚未写成便看到了张纯如的书,因自觉无法超过张纯如而萌生了拍摄纪录片的念头,因此动用自己的积蓄投资制作了该片。影片试映成功后,制片方将1万个拷贝销售或赠送给了有关人士,另将500个拷贝分发给了美国大报,影片中英文版在互联网上发行。据该片官方网站上的信息,该片已被观看或下载超过 1600万人。(http://www.rapeofnanking.info/)
2005年,美国在线公司副总裁泰德·莱昂西斯在看到张纯如去世的讣告之后深受触动,投资200万美元,邀请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Bill Guttentag)和丹·史度曼(Dan Sturman)拍摄纪录片《南京》,2007年影片完成。该片在美国圣丹尼斯电影节上首映,2007年7月3日该片在中国上映。
2007年11月,加拿大著名独立电影制片人、“世界纪录片电影节”创始人安妮·彼克(Anne Pick)和比尔·斯巴菲克(Bill Spahic)共同执导的剧情纪录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在加拿大首映,2008年3月28日,影片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映。
还有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故事影片:
2009年2月7日,中、德、法合拍,德国导演傅瑞安-加伦伯特(Florian Gallenberger)执导的《拉贝日记》在第59届柏林电影节举行首映获得好评,该片于4月29日在中国上映。
2009年4月,中国导演陆川执导的影片《南京!南京!》正式上映。
2011年12月,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金陵十三钗》正式上映。
众多南京大屠杀影片的拍摄表明了全世界,包括西方人对历史真相的关注,在越来越多西方人以旁观者视角揭露出历史真相时,日本右翼势力对于历史的掩盖也会越来越困难。能够引起这种关注,张纯如功不可没。通过揭示真相,张纯如改变了不少西方人对于二战期间中日战争的看法。在张纯如之前,不少西方人对于二战的认识只是欧洲战场,对亚洲战场上长达八年的中日战争则缺乏了解,对日军的暴行和中国人民遭受的巨大苦难一无所知,相反由于日本反复强调自己核武器受害国的身份,很多人对日本充满了同情。考虑到这一情况,《太阳帝国》对日本侵略者流露出崇敬与同情的原因也就可以想象,作者的偏见固然是一方面,但其对日军的战争暴行缺乏了解恐怕也是原因之一。而在张纯如为西方人揭示出历史真相,引起西方人的关注之后,再要不顾历史真相拍摄有关题材的作品就不再行得通了。
从《太阳帝国》到《黄石的孩子》,合拍片对中日战争的不同表现告诉人们:改变并非不可能,关键是中国人不能在相关问题上保持沉默,要保持自己的立场,更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立场的表达不仅存在于合拍片中,也存在于国际交往之中,事实上,在国际交往中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不仅有利于合拍片里的中国形象,更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