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际关系对女性围绝经期抑郁发生的影响

2013-09-18李淑杏陈长香张海艳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绝经期总分妇女

李淑杏 张 敏 陈长香 张海艳 (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女性围绝经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1〕,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机制与内分泌因素有关〔2〕,但社会心理因素也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河北、湖北、山西等全国22个省市,每个省市随机抽取50名女性,年龄45~55岁,智力正常,无听力障碍,愿意配合完成调查者,共计1 110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110份,当场回收有效问卷1 060份,有效率为97.2%。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Kupperman 评分表〔2〕和抑郁自评量表(CES-D)〔3〕组成。

Kupperman评分表用来评定更年期的躯体症状,<5分为无,5~10分为轻度,11~25分为中度,>25分为重度。CES-D是美国目前应用的抑郁自评量表,具有只集中于抑郁心境而不包括抑郁躯体表现的优点,主要用来反映主观抑郁感受,共20项。根据症状发生的频率,每一项分为4级,0分为没有或几乎没有,1分为少有,2分为常有,3分为几乎一直有。要求被调查者按自己过去1 w内的实际情况作答。参照有关研究〔4〕,剔除掉4项反向问题后,总分≤15分认为无抑郁感受,总分16~19分为可疑的抑郁症状,总分≥20分,为肯定的抑郁。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发生情况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总发生率为91.9%。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无抑郁605例(62.1%),可疑有125例(12.8%),肯定抑郁244例(25.1%),围绝经期综合患者抑郁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2.2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发生与人际关系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婚姻质量、与子女、邻里同事关系、遇事处理方式等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发生(P<0.01)。见表2。

表1 围绝经期综合对女性抑郁发生的影响〔n(%)〕

表2 人际关系因素与围绝经期女性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分析〔n(%)〕

3 讨论

女性围绝经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此时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的减少可导致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加上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增多,抑郁症出现的频率高、程度重、抑郁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4〕。本研究结果与顾磊等〔5〕报道接近。说明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增加女性负性心理状态的产生,抑郁发生率较高。法国社会学家 Durklieim〔6〕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和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对个人很重要。围绝经期女性正处于生理心理转折期,易于出现情绪波动,尤其需要他人的情感支持。本研究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围绝经期女性维持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或社会给予围绝经期妇女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对降低围绝经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健康教育讲座等对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创造形成关爱围绝经期妇女的社会氛围。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2 王善凤.围绝经期妇女生殖激素水平与情绪障碍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50-2.

3 程园钧,刘建立.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疗法〔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2(30):123-7.

4 吴文源,张明园,俞勤奋.忧郁量表在社区老人中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1989;7(3):139-41.

5 陈桂芝,陈长香,赵雅宁,等.患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发生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68-70.

6 顾 磊,杜 莉,施 红,等.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62-5.

7 Durkleim E.Suicide.a sociological study〔M〕.New York:Free Press,1950:1-25.

猜你喜欢

绝经期总分妇女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