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门峡地区遗存铁人新考

2013-09-17李书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铁牛三门峡铁人

李书谦

(三门峡市文物陈列馆,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三门峡市文物陈列馆珍藏着两尊铁人造像,为生铁铸造而成,锈蚀较轻,保存较完好,身高均为1.35米。据《陕县志》[1]卷二十记载,民国初年,铁人拱立在陕州老城鼓楼下两旁,当地人称其为铁和尚。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其来历、作用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关于遗存铁人的年代

由于岁月的变迁,两尊铁人造像的一些细部特征已无法辨识。但从目前保存的现状看,铁人面部表情谦恭,站姿相似,身着相同服饰,形象十分干练。皆戴暖帽,浓眉突现,深目高鼻,颧骨突起,嘴巴微上翘,两耳大而有轮。双手抱拳拱立,身穿圆领宽袖袍服,衣褶清晰。腰束宽带,腰带左后方佩挂匕悬囊,脚蹬及膝长靴(图1)。

这两尊铁人身上没有任何文字纪年,要想搞清楚其铸造时代,只能依据他们的服饰特征进行探讨。服饰的最初基本功能比较单一,它是实用性和伦理观念相结合的产物。《释名·释衣服》中说:“上曰衣,衣,依也,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闭也。”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服饰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逐渐与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们的审美意识、宗教信仰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进而发展为特殊的文化元素符号,使服饰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寻找到铁人所穿服饰的时代风格,我们只有从其冠帽、袍服、裤装和鞋靴等入手进行讨论。从感官上看,铁人的冠帽质地较为厚实,为翻檐尖顶式样,这与山西省博物馆的一件元代骑马俑的冠帽式样十分接近。[2]元代时期,冠帽是蒙古族的传统习惯,这与他们在漠北草原的生存条件和游牧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他们的冠服为冬帽而夏笠,男子冠帽主要有暖帽、钹笠帽、瓦楞帽等。三门峡遗存铁人戴的帽子应该是冬天戴的一种暖帽。当时,这种帽子通常以质地厚实的锦罽或兽皮为原料,制作成款式多样的帽子,主要有无檐的桶帽、翻檐的貂皮帽和毡帽,以及垂裙的风帽、搭耳帽等。[3]由此可以推测,两尊铁人戴的暖帽极有可能是毡帽。但没有办法识辨其发式。

袍服是一种款式较长的衣服,其中有一层棉絮。它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诗·秦·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它最初只是一种内衣,后来才演变为外衣。据尚秉和先生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身服》记载:“袍之见于经者,皆为里衣。《丧大记》:‘袍必有表。 ’”又《释名·释衣服》中有这样的记述:“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可见,至迟在东汉时期袍服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内衣变为外衣。而铁人穿的是圆领宽袖袍服,款式较少见,他的衣前长及膝盖,衣后长及足。腰间束宽带,腹前打着长结。腰部左后方佩挂匕悬囊(图2)。这种身着圆领袍服的人物形象在关中地区曾多次发现,如陕西洞耳村元代壁画墓中的“行别献酒图”,其中一个人穿着圆领红袍,还扎着腰带,佩挂悬囊。[4]

图2 铁人腰部左后方佩挂匕悬囊

人们为了实现对美的情趣追求,在着装时往往佩戴相应的饰物,这些佩饰在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兼具装饰作用。

如妇女的发饰、耳饰和男子的带饰。带饰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质地的束腰带子和佩挂饰品。当时的腰带主要有革带、丝带或布带等,其中的革带是用皮革原料制成,外层用丝绢包裹,并用銙、扣等饰品点缀其间,而丝绸的色彩和带銙的质地是区分不同等级身份的依据。[3]丝带或布带是用丝、罗、绸等制成,并且在腰前打着不同的装饰结,也有在腰后打结的。这种腰带饰在关中地区考古发现的元代胡人俑身上较为常见。[5]从铁人腰带的打结方式,可以说明这是当时丝带或布带的表现形式,也是当时着装习俗的一个缩影。铁人的袍服内有裤装,及膝的长靴看起来极为夸张。其中一个人穿尖头靴,另一个人则穿着圆头靴。从铁人的整体着装看,它与陕西洞耳村元代壁画墓中男主人及仆役的装束接近,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元代蒙古族男子的着装习惯,即身着袍服、腰挂匕悬囊、脚穿长靴的传统习俗。

经过上述讨论,铁人为元代已成为定论,其典型的面部形象与三门峡地区出土的胡人俑十分相似。[6]因此,这两尊铁人造像为元代胡人无容置疑。

二、关于遗存铁人性质的讨论

两个制作工艺较为考究的元代铁人,其用途和性质历来说法颇多,一直没有让人信服的定论。《陕县志》[1]中提出了翁仲说和镇河说,笔者综合相关资料提出侍者新说。为了搞清其性质问题,在此进行相关讨论。

(一)翁仲说的探讨

《陕县志》卷十九之《古迹》,引用了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关“铜翁仲”的记载。文曰:“陕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西北带河涌起数十丈,有物居水中。父老云:铜翁仲所没处。”讲的是陕州城南面为莽莽的山原,北临滔滔东去的黄河。有一天,人们看到陕州城西北方的黄河水波浪翻滚,突然卷起数十丈高的水注,正在大家惊恐之时,看到波涛之中有什么东西。感到非常诧异,就询问当地的老人,他们说那是铜翁仲淹没的地方。由于后人无法解释陕州铁人的来历,就将其说成是翁仲的化身。

在中国历史上,翁仲原本是匈奴人的祭天神像,大约在秦朝时期被汉人作为宫殿使用的装饰物。 最初用铜制成,被称作“金人”、“铜人”、“金狄”、“长狄”、“遐狄”,但后来它的职能作用发生了一定变化。秦汉以后,皇帝、皇族等社会地位显赫的特殊群体在视死如生、灵魂不灭观念的支配下,不但要构筑安逸的埋葬之所,还在陵墓前铺设规模宏大的神道。同时,在陵墓前和神道两侧放置数目不等的文武官员形象的石翁仲,以及象、狮、麒麟、獬豸、骆、虎、羊、马等石兽,按照一定的次序在特定的方向排列,作为驱邪镇墓,表彰逝者生前功绩的一种葬俗,历经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岁月。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典章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及到一些关于陵墓前石雕的种类和数量等情况。譬如《唐六典》[7]、《宋史》[8]、《明史》[9]、《清史稿》[10]。 对于元代统治者来说,“从一些迹象看,蒙古族或许没有采用汉人荣耀死者的葬俗,不过元朝至少对于族属契丹、女真或汉的大臣,仍许依其族的传统,以石雕装饰墓道,用以显扬死者。”[11]说明元代时汉臣仍然沿用前朝的葬俗,在墓前建造神道,使用石翁仲和石兽。但不管是哪个朝代,人物形象的翁仲再现的都是文官或武官,质地一般为石质。而铁人的风格既与文官的形象不符,也不是武官的形象。同时,它的质地也不是石质而是生铁。所以,元代铁人造像与翁仲可谓风马牛而不相及,显然翁仲说不能成立。

(二)镇河说的探讨

欧阳珍在《陕县志》的《元铁人铭》有这样一段记述:“是未知古圣贤之所以平五行,以裁成天地者也。夫铁金属,土其母,水其子也。……牛利涉,故镇于河;人为物灵,故镇于岸。水得金而不横,土得金而益壮。水火或互质焉,使子母相顾,无奔决溃溢之患,以定千万。”

从一些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中很容易觅到有关镇物的影子,这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习俗有着密切关系。人们认为镇物可以用来趋吉避凶,转祸为福。其历史渊源很悠久,一种传说与大禹治水有关。据五代马缟的《中华古今注》记载:“陕州有铁牛庙,牛头在河南,尾在河北。禹以镇河患,贾至有《铁牛颂》。”另一传说则因战国时期李冰治水而产生,说他曾以牛为化身征服江神,终于完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该说源于宋代李昉等著的《太平御览》,引《风俗通》:“(李冰)拔剑忽然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于岸。有倾,冰还谓官属令相助曰:‘南向要中正白是我绶也’。还复斗,主簿刺杀其北面者,江神死,后无复患。”这两种传说在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巧合的是,它们都发生在南北两条大河流上,一条是黄河,一条是长江上游的岷江,而黄河和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传说又存在着共同之处,即都是为了治理严重的水患,其中以神牛镇压泛滥的洪水是重要应对措施之一。

传说终归是传说,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时候使用铁牛来镇水呢?这要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中去寻找。关于陕州镇河铁牛的最早文字记载,源于唐代陆长源的《辩疑志》。[1]在白居易之《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一诗中,有“自有铁牛无咏者,料君投刃必应虚”之语。他在《送陕府王夫人》诗:“金马门前回剑珮,铁牛城下拥旌旗。”由此可见,陕州城在唐代就有镇水铁牛无容置疑。1989年8月发现了山西省永济市蒲津渡遗址,出土唐代时期的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以及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图3)。

图3 蒲津渡遗存铁牛铁人像

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排列,呈负重状,形象逼真。高1.5米,长3.3米。牛尾部均有一根横向铁轴,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铁牛一侧各有一个作牵引状的胡人,形态不一,但给人以威猛和震撼的感觉。据推算,每只铁牛重约30吨,加上底盘和铁柱,总重约40吨;铁人重约20吨。[12]这一重大考古成果,与《蒲州府志》:“开元十二年(724)唐明皇下诏命兵部尚书张说主持改建蒲津浮桥,铸镇河铁牛”的记载相符。其后的宋、元、明、清,虽朝代更替,但用铁牛镇河的习俗经久不衰。[13]全国各地,不乏实例,如唐徕渠铁牛(唐代)、安庆天柱山铁牛(宋代)、湘潭易俗河铁牛(明代)、徐州铁牛(明、清)、荥阳铁牛(清代)、漯河铁牛(清代)等。

这种现象与牛的形象及铁的属性有关。牛是人类的好朋友,不仅善解人意,体魄健壮,而且韧性十足,力大无比,且水性极好。同时,它又是十二生肖之一,即丑牛。按照我国古代五行文化之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阴阳不断分化并转变而成的,促进即相生,约束即相克。丑属土,金生水,土克水。而铁属于金的范畴,故铁牛既能生水,又能克水,符合五行之说,用它作镇水之物,成了最理想的选择。

在众多考古发现中,出现铁人的现象极少,目前仅见于蒲津渡遗址。它与三门峡遗存铁人巧合的是两者都是胡人形象,但它充当着牵引镇河铁牛的角色,体型庞大,面相透出几分严肃和冷酷,动作的力度感极强,给人留下望而生畏的强烈视觉效果。这跟三门峡遗存铁人在大小、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比较,明显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两者虽然在时间跨度上相差约500年,但如果它们的功能相同,应该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两个元代铁人最突出的特点是表情谦恭,抱拳拱立。试想,面对滔滔的黄河巨流,人物的表情却是如此温和,这在桀骜不驯的洪水面前显得也太苍白无力了吧?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作为镇河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三)侍者说的探讨

截至目前,三门峡地区遗留下来的元代人物造像和考古发现的此类资料太少,所以要探讨这两个铁人的性质,必须借助周边地区的实物资料。其北面仅一河之隔就是晋南地区,这个地方的蒙元文化特征都比较明显。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自古以来,三门峡地区与晋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比较密切,在风土人情等方面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以这个地方的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加以比对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应该具有可靠性和合理性。

晋南地区发现了许多元代侍者人物像,但出现侍女的现象较多,而发现的男侍者相对较少;与三门峡元代铁人形象接近的则更少见,从中遴选出了三个作参考。如1960年文水县发现一座元代石室墓,墓室北壁绘着墓主的对坐图,左右各有男女侍者。[14]其中的男主人的身前站着一个袖手而立的男侍者,面露和悦之色,形象谦恭。1978年,在新绛吴岭庄发掘的一座元代砖室墓,由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在墓壁上绘着六幅图像,第一幅的前面是一张桌子,一对夫妇端坐桌后,在夫妇二人身后及桌子两边都有男侍与女婢,恭顺侍候着主人。[15]1995年,侯马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发掘的2号元墓中,在墓室北壁的基座之上,装饰着门、窗、侍童、伎乐等。[16]其中的侍童为拱手侍立状。

从这三座元代墓葬中的男侍形象,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在肢体动作上,双手一般为拱手而立,或者袖手而立;双腿都为站立。面部表情或面带微笑,或温和可亲。我们知道,侍者是随侍主人左右而随时听候使唤的人,做好服务工作是其基本职责,他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都非常重要。反过头来,我们再审视铁人造像:目视前方,似在向前面的贤者或途经此过的人施礼,其表情和站姿显得非常谦恭,但又不卑不亢,完全符合侍者的角色。

而这两尊胡人侍者铁造像出现在陕州故城也在常理之中。我们知道,陕州故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3年的汉武帝元鼎四年,距今已2100多年。其三面环水,有崤陵之固,地理位置异常险要,为崤函古道上的重镇,也是连接关中与中原地区的重要纽带。这里的人文资源丰富,名胜古迹遍布城区,始建于唐代的跨街而建鼓楼就是著名景观之一。中华民国二十五年时,这两尊铁人仍放置在陕州城北大街鼓楼拱洞的北门两侧,其北面不远处就是令世人代代敬仰的召公祠,还有儒家鼻祖孔子的庙宇,以及行政办公场所等等。这么重要的地方,两尊铁人不可能被贸然放在那里。至于是何时被放在拱洞北门,目前已无从考究了。也许是铸成之后就一直放在那里了,作为迎来送往的侍者。

三、遗存铁人所反映的当时三门峡地区的社会情况

三门峡地区处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著名的崤函古道穿境而过。它是一条东起洛阳、西至长安的古代官道,也是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又是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路。古道蜿蜒数百里,存在数千年。现存的三门峡石壕古道遗迹是崤函古道东段的一部分,因车轮长期碾轧,在路面上形成了两条深深的车辙印迹,就是古代丝绸之路历经沧桑的有力见证。

元朝大一统格局的形成,使各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不断增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民族迁徙随之出现,蒙古等族人民向内地迁移,汉族人也涌向边疆,契丹、女真等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相继来到中国,进行商品贸易活动。同时,元朝建立以后,重新开启了丝绸之路,恢复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元王朝虽然历时短暂,其控制中原的时间也只有六十多年,却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下,民族迁徙、商贸往来是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两个元代铁人侍者是各民族友好往来的见证,也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体现了陕州淳厚朴实的民风,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精髓之所在。同时有力地证明了,陕州城在元代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商品贸易过程中,所发挥的一系列重要作用。

[1]欧阳珍.陕县志[O].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版本.

[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376.

[3]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68.

[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J].考古与文物,2000(1).

[5]马志军,高明韬.西安市曲江乡孟村元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6(2).

[6]胡国强.河南三门峡地区胡人灯俑[J].中原文物,2008(4).

[7][唐]李林甫.唐六典:卷 4[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

[8][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民国]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许进雄.元代墓道上的石翁仲——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物馆藏品[J].北方文物,1987(2).

[12]刘永生.古城古渡古桥——永济黄河蒲津渡遗址考古琐记[J].文物世界,2000(4).

[13]王蔚波.河南古代镇河铁犀牛考略[J].文博,2009(3).

[14]山西省文管会.山西文水北峪口的一座古墓[J].考古,1961(3).

[1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新绛南范庄、吴岭庄金元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3(1).

[1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侯马市区元代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96(3).

猜你喜欢

铁牛三门峡铁人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海上铁人郝振山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文物普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在行动
全能三项:你也能够成为铁人
“铁牛”缘何落水沟 疲劳驾驶超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