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报》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物理学研究事业的影响
2013-09-17牛怀岗
牛怀岗
(渭南师范学院期刊管理中心,陕西渭南714000)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成果的“出口”,不仅在学术创新中有重要功能,而且在引领学术潮流、推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们通过对学术资源的开发、加工、整合与调控,引领、推动着学术研究朝着科学、规范、健康、繁荣的目标迈进.《物理学报》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它通过自己的学术定位、栏目设置、选题策划、成果推介等形式,形象化地展示给读者,起到一种学术引领的作用.
1 《物理学报》的创刊背景
科学期刊,担负着报道各学科新思想、新发明和传播前沿理论的使命.
1665年,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先后出版了《学者杂志》和《哲学汇刊》[1],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17世纪后期,欧洲的英、法、德、意、丹麦等国都先后创办了自己的期刊,科学期刊的总数约有30余种.18世纪,期刊业初具规模.20世纪是科学期刊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更加重视科学研究,科技期刊由此获得大发展的适宜土壤.[2]《费城自然科学院学报》是美国最早的科学期刊,创办于1812年.而由本杰明·西利曼(Benjamin Silliman,1779—1864)创办于耶鲁的《美国科学杂志》影响较大,涉足矿物学、化石、地质学、生物学以及物理学等研究领域.同期,欧洲已经有几份物理学的专业期刊,如《哲学杂志》《自然》和《物理学年刊》等.其中,《物理学年刊》创办于1799年,是国际上历史最悠久的物理学专业期刊.在20世纪,美国的工业界首先意识到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向学术界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基础研究.许多新兴大学也逐渐重视纯科学的研究,一些大学先后自行创办了科学期刊.例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办了《数学杂志》和《美国化学杂志》,芝加哥大学创办了《政治经济学杂志》和《地质学杂志》等,康奈尔大学则创办了《物理评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期刊后来都发展为各学科的重要期刊,为美国科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33年,《中国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创刊伊始就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1953年更名为《物理学报》.[3]它是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我国第一份物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与丁燮林,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吴大猷、王竹溪、黄祖洽和王乃彦,现任主编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钟灿院士.现在,《物理学报》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面最广的物理类学术期刊之一,赢得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赞誉,受到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权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
创刊至今,经过80年的变迁,《物理学报》逐渐成长、壮大,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物理学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记录了我国物理学科研究的历史,为反映我国物理学的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科技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 《物理学报》产生的社会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科学技术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科技期刊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知识、技术的载体和工具,承担着知识源泉和成果汇总的承上启下的功能.在科技发展中肩负着宣传科技知识、报道科技成果、交流学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重要任务.在这一方面,《物理学报》80年来发挥了它巨大的推动作用,宣传了科技知识,开辟了新的科研领域,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现今,《物理学报》已被 SCI-CD、SCI-E、EI-P、CA、INSPEC、JICST、AJ和 MR 等检索系统收录.根据 SCI数据库统计,2010年《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259,总被引频次为8556次,在本学科国际同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于中上水平,在80余种国际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物理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位居第18位和第31位.而该刊的总被引频次居中国物理类期刊第1位、中国科技期刊第1位,影响因子为中国物理类期刊第2位.
目前,《物理学报》重点关注的是混沌系统的理论和模型、量子光学、流体力学、量子论、离散系统的经典力学、点阵理论和统计学、介观体系和量子干涉、表面电子态、聚合物、薄膜与低维结构、光电效应、固体团簇结构与碳纳米管及纳米结构材料、超导电性、分子运动论、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及散射、自旋电子学、磁熵变材料等研究领域,[3]其中包括了当今物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新的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准,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物理学报》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刊登了一大批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组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优秀科研工作和成果.
近年来,《物理学报》以提高质量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线,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3 《物理学报》取得的辉煌成绩
目前,《物理学报》对国内外发行和交换杂志约1700份,光盘发行量约为600多个平台.2003年《物理学报》在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期刊网站中论文下载为3080篇次;在清华同方数据中,2003年Web下载3.58余万篇次,印刷版总被引频次2845次,其Web扩散系数为12.61倍,在物理类期刊中,下载论文篇次居第1位.该统计显示,《物理学报》2003年即年指标17.2715,Web影响因子14.4813.2003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并在2001—2003年中,《物理学报》平均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近年来,《物理学报》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2001—2010年度“百种杰出期刊”奖,中国科学院特别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2009年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出版界国家最高奖——中国政府出版奖期刊奖.2003年10月《物理学报》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题词祝贺:“格物唯实,推理求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题词为:“格物致知,勇创一流.”题词的著名科学家还有彭桓武、黄昆、杨振宁、李政道、冯端、陈佳洱、李荫远、黄祖洽、白春礼、王乃彦、赵忠贤、杨国桢、李方华、梁敬魁等.《物理学报》主管部门与主办单位及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也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4]这些都表明《物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物理学界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我国著名超导专家赵忠贤院士指出:“《物理学报》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刊载的论文大多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审稿制度严格,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编辑出版严谨细致认真.”“《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刊物之一,一直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物理学报》创刊70余年来为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4]《物理学报》重要获奖见表1,历年SCI影响因子见表 2.[3]
表1 《物理学报》重要获奖统计
表2 SCI:《物理学报》2001—2010年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
4 《物理学报》拥有强大而专业的编委团队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学报编辑委员会.学报编辑委员会是学报编辑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应对学报编辑起指导、监督和咨询工作.”[5]这一规定明确指出,编委会是学报编辑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其职责是指导编辑部业务工作,把握学术水平,收集读者作者意见,参与解决重大问题等.[6]《物理学报》的发展壮大,和它一开始就有一支强大而专业的编委团队密不可分,不论是它的学术顾问还是编辑委员都是在物理学科的某一个或几个分支上有所建树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学术造诣较深,熟悉学科发展方向,在学术上有绝对的发言权,学术影响较大.
4.1 强大的顾问团队
学术顾问是学术期刊内部聘任的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者是资深的教授、专家,对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进行审议和把握,从学术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期刊能更好地发挥学术引领的作用,实现学术期刊真正的学术价值.《物理学报》就有一支由多名院士组成的强大的顾问团队,他们均是在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很有造诣的专家,很好地为《物理学报》的发展把握了前进的方向.他们是:陈佳洱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加速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开拓发展我国的射频超导加速器、加速器超灵敏质谱计、射频四极场加速器、高压静电加速器以及束流物理等众多的低能加速器及相关的应用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曾获德国国家十字勋章.冯端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晶体缺陷、结构相变、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准位相匹配、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并以金属物理与凝聚态物理的科学著作闻名于世.黄祖洽院士,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李政道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方面颇有建树,年仅31岁的他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李荫远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磁学、固体物理和光学等理论研究中取得若干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合金和反铁磁体有序—无序相变统计理论、过渡族元素磁结构和超交换作用理论、非线性光学中相角不匹配的倍频辐射拉曼散射效应以及非线性光学晶体α-碘酸锂的准一维导电特性的理论解释诸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丁肇中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实验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因发现丁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院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场论、数学物理学等领域作出过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1957年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福家院士,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丹麦哥本哈根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学研究,曾提出放射性氡子体监察的普适理论公式.周光召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幅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了贡献,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王乃彦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领导和参加了核武器试验中极其重要的11种近区物理测试项目,对探测器系统的响应函数、测试数据的解卷积的复原处理等重要问题作了创造性研究,促进了我国核武器设计和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同时在大面积非箍缩型电子束泵浦技术、大孔径氟化氪激光振荡器、强流束流物理和高功率脉冲技术等方面建立了巩固的基础.梁敬魁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应用多晶X射线衍射和热学分析并附以物理性能的测试等方法对无机体系功能材料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等材料科学的基础问题进行了大量系统深入的研究.
4.2 全面而专业的编辑委员
根据学术期刊编委会的设立原则,编委会的组成人员一般是本单位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还有一定数量在国内外较有影响、学术上有所建树、对学术期刊事业较为热心的外单位的专家学者.他们在促进期刊发展和学术创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学术期刊的编委能为期刊提供优质的稿源,保证编辑部在选择稿件时能优中选优.这是因为,一方面,编委会是学术水平较高的群体,其成员大都是各自学科领域或专业范围内有一定建树和造诣的专家学者,他们了解该学科或专业的最新信息,掌握学科前沿动向,并承担着重要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编委们可以利用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交流和科研会议的机会,向与会的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组稿约稿.第二,学术期刊的编委在审稿、与编辑探讨学术问题、为编辑部提供信息等方面的工作中,能更好地监督期刊依法办刊和规范化运作,从而为期刊把好质量关.第三,学术期刊的编委作为学科专家,在定期召开的编委会上,通过对选题内容和栏目设置的充分研究,把具有导向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及时报道出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研究兴趣,从而引领学术研究的开展和创新.
《物理学报》的现任主编欧阳钟灿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液晶、生物膜理论、DNA生物大分子弹性性质及蛋白质折叠研究.1995年给出超扭曲液晶盒弱锚泊条件下指向矢的严格解,解决了液晶显示技术基础这一争论20多年的问题,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副主编有:赵忠贤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杨国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对光学信息处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作过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率先在国内开展光计算研究,提出利用单个全息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实现多种给定变换的理论并在实验上成功地实现了一些典型例证;张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主要从事强场物理、X射线激光和“快点火”激光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声望;邢定钰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理论研究,在量子输运和自旋输运理论、磁性纳米结构和巨磁电阻、半导体的热电子输运以及超导和磁性理论等方面作出一系列的创新成果;龚旗煌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光学所所长,在飞秒科学和非线性光学新效应、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沈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首席专家,新加坡青年科学家,主要从事高速光纤通信器件与系统、光纤无线融合通信技术、光纤接入技术以及光纤传感网络技术等研究工作.
编辑委员先后有:贺贤土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霍裕平院士(郑州大学物理系教授)、徐至展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薛其坤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清时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甘子钊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解思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朝辉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泽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研究员)、侯建国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教授)、李方华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闵乃本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苏肇冰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昌璞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恩哥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夏建白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冼鼎昌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詹文龙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朱邦芬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潘建伟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沈保根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侯晓远教授(复旦大学物理系)、金晓峰教授(复旦大学物理系)、李儒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吕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Prof.Michiyoshi Tanaka(Research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Measurements,Tohoku University,Japan)、王肇中教授(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玉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振宇教授(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凝聚态科学研究部研究员)、Prof.R.Graham(Departm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Essen,Germany)、Prof.F.Balestra(Institut de Microelectronique,Electromagnetisme,Photonique,Grenoble INP-Minatec/CNRS,France)、Prof.J.Y.Rhee(Department of Physics,Sungkyunkwan University,Korea)、杜振民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牛谦教授(Departm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USA)、欧阳颀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杨纲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郁明阳教授(Theoretical Physics I,Ruhr University,Bochum,Germany)、张富春教授(香港大学物理系)、郑波教授(浙江大学物理系)、郑志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Prof.H.F.Braun(Physikalisches Institut,Universitat Bayreuth,Germany)、Prof.Chen Dong-Min(Rowland Institute for Science,Harvard University,USA)、冯世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胡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聂玉昕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沈志勋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学及电机工程学教授)、向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谢心澄教授(Department of Physics,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USA)、詹文龙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朱邦芬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等等.
5 《物理学报》给高校学报工作者的启示
正如前文所述,由本杰明·西利曼创办的《美国科学杂志》尽管一开始影响较大,但由于初期的编辑均为西利曼家族成员,受编辑个人研究领域的局限,能获得发表的物理学方面的文章已经极少了.而《物理学报》的编委团队不仅是物理学界的权威人士,而且还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前沿学科,涉猎范围之广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5.1 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办出学报特色
目前,根据相关规定,绝大多数学报都设立了编辑委员会,有些学报的编委人数众多,包含了方方面面的行政领导,甚至成了荣誉机构,导致编委职责不清,不能真正发挥编委会应有的作用,这样的编委会形同虚设,不能给学报积极的、指向性的、发展式的引导,反而成了学报发展的障碍.实践证明,学报编委会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学报的质量,尤其是学术质量和知名度.《物理学报》在这一方面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1)以学术水平为主旨,合理确定编委人选.由于编委会是学报出版工作的学术指导机构,它的职责主要在指导、监督和咨询方面,因此其编委身份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学者,是在相关学科方向上有所建树的带头人,完全具备学术指导的能力,要避免行政化、官本位的倾向.另外,还要适当外聘部分专家学者,有条件的还可以聘用国外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内外交叉审稿,避免“人情稿”“职称稿”,也才能摆脱地域限制,提高学报来源稿件的地区分布数,将影响扩大到国内甚至国外.
(2)请编委一起参与组稿,扩大稿源.接收作者的来稿,这是学报工作的开始,作者来稿越多,稿源越丰富,编辑挑选稿件的余地就越充分,在此种情况下才能够保证稿件质量的高起点.但是目前,随着国外期刊进入中国争夺办刊资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在争夺高质量稿源和高水平作者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挥学报编委的力量,请他们一起参与组稿,争取更多的优质稿源.这是因为我们的编委大都是某一学科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的科研项目多,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也多,从而科研成果多,论文产出量也大.通过编委的推荐,学报来稿可以源源不断,稿源有了保证,质量也自然就会提升.反之,如果编委会形同虚设,编辑部就失去了编委的支持,来稿就会越来越少,稿件的学术水平也会随之降低.
(3)发挥编委的学术特长,为学报把好质量关.根据编委人选的确定原则,我们知道编委都是有一定建树的学术人才,他们对学报的学术质量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专长来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一方面,这些编委长期活跃在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他们完全有能力、有水平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把编委们撰写的“精品”论文刊发在自己的学报上,能为学报增色不少,有可能成为学报的亮点.另一方面,编委在审阅稿件的时候,能够做到慧眼识真,帮助我们学报编辑分清科学与伪科学,及时果断地淘汰低水平和复制粘贴的稿件,同时也不会使有价值的稿件失之交臂.
(4)扩大学报对外影响,提高刊物的知名度.通过发挥编委的作用来扩大学报的对外影响也是学报发展的一条主要工作.编委可以利用自己在相应学科领域的影响,借助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向外宣传、推荐自己的学报,以提高刊物的知名度.另外,有些编委不仅仅在一种刊物担任编委,而且还有可能是其他许多同类刊物的编委或审稿人,通过他们这座桥梁还可以和其他期刊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借鉴彼此的办刊经验,共同发展提高.与此同时,编委和读者的联系也比较紧密,还可以将读者对本刊的意见及时反馈给编辑部,帮助编辑改进工作,不断提高编辑水平,使学报工作快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5.2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水平
众所周知,高校学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期刊,以反映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这个办刊宗旨一旦被确定下来之后,编辑就是决定因素.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报质量的高低.因此,高校学报必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编辑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1)发扬“为人作嫁衣”的品德,提倡奉献精神.编辑是一项清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要有为人作嫁、乐于奉献的精神.南京大学教授韩儒林先生有一副对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同样适用于学报编辑,就是说学报编辑要甘于寂寞,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工作,要坚持自己的学术方向.然而时下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学术腐败现象严重干扰了我们编辑的正常视听,进而影响到我们学报的选稿、用稿和编辑质量、学术质量.因此,我们学报编辑要有奉献精神,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伟大工作,并立志为之努力、奋斗一生,促进文化传播和科学繁荣.
(2)加强编辑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编辑素质.编辑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没有编辑精心细致的工作,再好的稿件也无法成为出版物传播到读者手上,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而编辑要处理的稿件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与专业,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也非常多,这就要求学报编辑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要具备优秀的业务水平,还要拥有跨学科的各种知识.因此,学报编辑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抓住各种机会尽量多地参加相关的编辑业务培训、研讨班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便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掌握学术观点,改进办事风格,和作者一起努力刊发优质稿件,打造特色栏目,形成独特的学术风格,办出品牌学报.
(3)加强学报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学报是学术性期刊,而不是新闻报道性质的报刊,所以创新就是它的生命线.这个创新不仅包括学术上的创新,还包括编辑工作的创新(这里主要说一下编辑工作的创新).事实上,编辑出版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从选题、组稿到加工、编排都有一个高层次、复杂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是在作者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的再创造,而正是这种“创造”给原稿增添了新意.[7]绝不是过去传统观念中的“修修改改,删删补补”,复制加粘贴.知识创新不仅发生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还发生在知识传播和应用的过程中.以文化传播为己任的学报编辑,在日常工作中要具有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善于从来稿中挖掘出新意,开掘出深层次的信息,运筹帷幄于版面之中,使版面和专栏显得与众不同.
当今时代,科技期刊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对国际期刊的挑战,中国期刊的使命更加艰巨.科技期刊工作者应当与学术大师、学有建树的科研人员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在我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创办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作出积极贡献,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之列.可喜的是,我们已看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已经开始倡导科研工作者在国内期刊首发代表性作品.
[1]许文深,姚远.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J].编辑学报,2001,13(2):70 -72.
[2]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53.
[3]物理学报编辑部.物理学报[DB/OL].[2012 -05 -10].http://wulixb.iphy.ac.cn/CN/volumn/home.shtml.
[4]《物理学报》编辑部.物理学报简介[DB/OL].(2012-11-13)[2012-11-20].http://www.congwen.net/ArtShow.asp?BQ_id=10061.
[5]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Z].1998.
[6]任海生,高俊霞.略论如何有效发挥学报编委会的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8(4):84-85.
[7]李玉恒.新形势下如提高教育学院学报质量[J].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