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行为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2013-09-16梁征
梁征
摘 要:所谓体育行为即指人们有意识的采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实现体育目的的活动,是体育兴趣的重要表现方式,对高校校园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掌握高校体育文化开展的效果,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天津高校;体育行为;文化活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39-02
一、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师体育文化活动现状
现阶段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典型的脑力工作者,工作中既要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还要进行有关领域的科研工作。面对交往繁重的工作,不难理解身心健康对于高校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些调查显示,高校教师的身心状况令人担忧,2002年广东省对全省19所高校近万名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有10%左右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0%左右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这样的现状也与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早被人们所认可,因此调查高校普通教师的体育行为状况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从大学教师体育观念、态度和实际参与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结果(表1)说明,高校普通教师绝大部分(91.2%)对于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表示认同。但是实际参加锻炼的人数大大降低,能够进行不规律(偶尔)锻炼的人也只有42.3%,而有规律参加体育健身更是只有19.5%.普通教师中只有32.1%的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65.7%的人认为体育对于学校教育很重要,表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普通教师对于体育的认识还处于比较肤浅的认识,尤其是体育特有的教育功能理解得更少。
二、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现状
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课外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教学一道共同构成学校体育的总体。课外体育锻炼作为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课外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体质。它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体育锻炼、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形式和内容,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而且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目的、态度、影响因素;参加课余锻炼的次数、时间;体育活动内容;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等进行调查。
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往往会决定运动的时间、密度等,根据调查,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排序动机为促进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娱乐、调整情绪、考核需求、增进交往、掌握技能。同时,男女生在某些选项中有细微的差异(见表2),在掌握技能方面男生要远远高于女生,而在考核需求上女生又高于男生。这样的调查结果说明了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认可,认识到体育运动在许多方面的益处。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课外体育活动中不要带有太多的功利色彩,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练习,这样会大大降低体育娱乐和其他功能。
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数和时间的调查(表3)来看,尽管大学生大部分具有良好的体育观念,但从实际的课外体育运动参与的人数来看,结果却令人担忧。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占21.7%,女生则占27.5%,与之相应的每周锻炼4次以上的男生只占8.5%,女生只占4.6%。同时再结合锻炼的时间来看,单次理想的课外锻炼时间为60分钟左右。但调查中30分钟以下的男生为19.4%,女生为37.3%。可以这样理解即使每周锻炼3次以上,但运动时间过短,其锻炼效果也同样不理想。每次活动60分钟以上的比例男生远远高于女生,这是因为60分钟以上的课外活动多为球类活动,参与的男生人数自然多于女生。
在大学生运动项目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活动项目也存在分散而集中的状况,同时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男女生基本都集中在球类项目居多,但男生更多的选择了对抗相对激烈的项目,比如足球、篮球的选择中男生要远高于女生。女生则在健身舞蹈方面的选择高于男生。在一些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小球项目的选择上女生比例略高于男性,说明这类无身体对抗,又比较时尚的健身方式逐渐被女大学生所青睐。
三、结论与分析
第一,高校教师体育文化活动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多数教师认可体育的健身功能,但是却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体育的其他功能。对待学生过多参与体育活动仍持保留态度,且自身所掌握的健身方法较为单一。
第二,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活动现状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但是多数学生不能坚持有规律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受到学生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戴霞,郭兰.对广州市晨晚练群体的调查和思考[J].体育学刊,1998,(3).
[2]张育国,张文兰,张志阳.庆阳地区居民健身活动现状研究[J].体育学刊,1998,(3).
[3]朱柏宁,元国定,李汉伟,唐美弈.上海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体育学刊,1998,(2).
[4]许永刚,刘江南,欧阳静仁.珠江三角洲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子的分析研究[J].体育学刊,1998,(3).
[5]曾吉,陈永军.湖北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12).
[6]沈国平.影响高校知识分子体育行为主要因素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9,(7).
[7]全民健身计划纲要[N].中国体育报,199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