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综述

2013-09-16赵晖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大学生党员综述

赵晖

摘 要: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激增,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学术界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意义、内容、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和途径上。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综述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23-02

党性教育是我们党为提高党员的党性水平而对党员进行的有关组织观念的教育。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日益增长,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的研究,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

一、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组织的新生力量,对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组织的年轻化和知识化水平、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术界首先对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有学者从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特点和高校党性教育的现状出发,强调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21世纪的国内国际形势要求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在国内,社会结构日益分化,社会利益更趋复杂,各种社会观念鱼目混杂。而大学生党员经受的考验和锻炼少,社会适应能力和防伪拒腐能力较差。因此,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迫在眉睫。第二,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党员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明显,社会责任感强,重视通过个人奋斗以实现个人的价值,赢得社会的认可。第三,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题中之意。个别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淡薄,组织观念淡薄,学生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通过系统的党性教育,可以有效弥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1]。

有学者从党的建设角度阐述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党性教育是我党保持革命性先进性的法宝之一,是推进和完善党自身建设的有力武器,具有自我纠错的功能[2]。

有学者提出从社会现实的角度,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第一,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是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大学生党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和兴衰成败;大学生入党后的不良行为呈多元化趋势,违背党的宗旨。第二,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是其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和现实需要。大学生党员一般阅历较浅,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不深,容易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影响,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较为薄弱。第三,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是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十分重视对广大党员特别是新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以提高党员的党性觉悟和修养。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们党这一优良传统的有效形式和途径[3]。

还有学者认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大工程,是稳定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有力保证[4]。

有学者从宏观的社会发展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意义,指出第一,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内化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到每一名大学生党员心中。第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内化教育。第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内化教育。社会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反映到高校学生中就出现了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群体意识淡薄、功利思想突出、诚信观念缺乏、责任感不强等不良现象。因此,需要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并内化为其思想的源泉和行动的指南[5]。

二、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够被大学生党员乐于接受,从而内化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党性教育的效果。学术界对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综合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教育。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教育大学生党员,引导大学生党员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大学生党员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6]。

2.宗旨教育。要求大学生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苦学习,自觉奉献,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自觉养成为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决不能混同于一般群众[7]。

3.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要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贯彻其中。当前,我们就要求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知荣明耻,做一个有素质的文明公民[6]。

4.警示和原则教育。通过警示教育,防止腐败现象给大学生党员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大学生党员学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

三、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有自身显著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多样化。除了常规的党校党课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还可以利用形势政策讲座、知识问答竞赛、专题内容研讨、参观学习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第二,科学化。对学生党员的教育要形成科学的教育机制,以提高教育水平。第三,现代化。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科研成果,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第四,规范化。学生党员的教育要按照民主、规范的程序进行,逐步形成以学校党校为主导、由“班级党课学习小组——院系党校——学校党校”共同协作的分工合理的培训体系。第五,系统化。牢固树立“大政工”的理念,充分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调动教工党支部和离退休党员的积极性,对大学生党员言传身教,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工作网络[1]。

四、目前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外在客观的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目前大学生党员自身在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面临的问题。所以,有学者对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第一,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一些消极的因素萦绕在大学生党员的周围,加上日趋复杂的社会价值观念,容易造成大学生党员出现入党动机不纯、功利色彩严重、服务意识淡薄等现象。第二,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高校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在入党之前,受到党性教育的次数较多,内容也较为丰富。而在大学生入党之后,针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就显得很少;预备党员在转正前受到的党性教育较多,而转正之后受到的党性教育较少。这一前一后的反差在很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第三,一些从事党性教育的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落后于被教育者的需要。要想党性教育取得实效,从事党性教育的干部必须要下功夫,科学设置党性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学习内容等。而现实是有些教育内容设置不够合理,缺乏系统性;一些干部从事党性教育,还是坚持老一套的“听报告、念文件”,不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这都会大大降低党性教育的效果。第四,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如对大学生党员的考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不够完善,少数入党后表现差的学生党员对整个学生党员队伍的形象影响较大等等[4]。

五、改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1世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给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如何抓好机遇,应对挑战,探究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学者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学者指出,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要坚持知行合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大学生党员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党校组织系统学习、党支部组织小组学习、个人自我学习,真正将理论教育的内容内化到大学生党员的心中,以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例如,开展义务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使大学生党员广泛接触社会,接触普通百姓,熟悉民情,了解国情。第三,严格组织党内生活,让学生党员通过高质量的组织生活而提高党性修养[8]。

有学者提出,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应该做到“五个结合”,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1]。

还有学者提出“四个结合”的教育方法,即将党性教育与大学生党员的成才教育相结合,将党性教育与管理制度相结合,将党性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党性教育与自我教育、提高认识与发挥作用相结合[3]。

还有学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党性教育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言传身教,学生才会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接受党性教育,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还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2]。

参考文献:

[1]骆文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刍议[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钟仲.在大学生中进行党性教育的几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1).

[3]施培智.浅议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

[4]王娟.浅谈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特点及长效机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

[5]杨建超.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性教育内化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

[6]李宏,孙莉.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特点及长效机制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4).

[7]王德.加强党性教育建立大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J].卫生职业教育,2008,(6)

[8]叶筱卉,魏晓晓.浅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J].吉林教育,2008,(11).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大学生党员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