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角色
2013-09-16张亮涂静肖华玮
张亮 涂静 肖华玮
摘 要:大学生考试中的舞弊行为是高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高校考风建设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学校要在考风建设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监考人员要正确面对监考中的困境,认清考试舞弊对于学生和社会的危害,树立着眼学生未来,坚守教育良知,维护公平正义的理念,以学生为本,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发挥监考的德育功效,适时扮演好良师和裁判的角色,必定会有助于考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学生;考风建设;舞弊;理念;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4-03
一、考风建设是高校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考试中的舞弊行为是高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大学生在考试中的不诚信带来的种种弊端,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诟病,考风建设已是高校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高校亦是长期致力于考风建设,其建设成效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学校一定要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的教育理念,在考风建设中积极扮演好主导角色。同时,无论如何实施考风建设,作为身在考场第一线的监考人员始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监考人员在监考过程中持有什么样的理念与扮演何种角色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学校的理念与角色
学校在考风建设中无疑是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其行为直接决定着考风建设成效的大小。为此,学校及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做好学生的诚信考试教育工作,加大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力度,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和违纪处分规定。
就学校而言,学生诚信考试无论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还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学校乃至社会营造一种诚信考试、公平竞争的求学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也三令五申发文通知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学生考试纪律,严肃处理学生考试中的舞弊行为。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积极防范和及时处理学生在考试中的舞弊行为。
学校要从平常做起,首要的是从抓教风、学风建设做起。严厉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相关学生工作部门要严格检查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每周通报,及时纠正学生的厌学逃课行为。各学院要督促学生在平时就要用功学习,教导学生不能寄希望于仅仅在考试前一个月突击复习应考。考试前,学院、辅导员要组织召开考风考纪专题班会,反复严肃宣讲考试纪律要求,打消学生内心抱有的考试舞弊心理预期,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考试舞弊的严重后果。一旦有考试舞弊行为被发现,相关部门要迅速、准确地严肃执行考试违纪的处理规定,从严从快宣布处分决定,杜绝讲人情的情况发生。同时,从管理制度上提高学生考试舞弊的成本代价,使其不敢舞弊。
学校要从教育宣传上下功夫,与班级愿景建设联系起来。比如现在,不少高校在先进班级建设中要求班级学生零违纪,从而给试图舞弊的学生施加了集体压力。学院、辅导员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教育,在考试前期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认同考试舞弊是可耻的行为,在拒绝考试舞弊的认识上达成高度一致的集体认识。如今高校奖助学金经费额度大大提高,而且主要是依据学生学习成绩来评定,因此,学生考试舞弊谋取不真实的成绩是严重影响公平竞争的行为。要动员班集体成员一起行动起来制止舞弊行为,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当形成了集体反对考试舞弊的强大舆论压力以后,会大大减少学生考试舞弊的发生。
现实中,往往有个别学生在考试舞弊成功之后会沾沾自喜,不以为耻,反而到处炫耀自己的“成功”。对于这样的行为,学校在事后得知的情况下,也有必要对此种行为提出严厉的批评教育和追加处罚。在评优、评定奖助学金工作中提高同学之间相互的测评分值所占份额,以此增强同学相互监督的积极性和监督的有效性。
在考场规则的制定上,学校往往对学生的严格规定条例多,而对监考人员的约束相对较少。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监考规则,明确指定对监考人员的要求,就监考人员对于学生考试舞弊行为的对待处理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明确规定监考人员消极监考或对于发现的考试舞弊行为不积极处理均是监考失职,可以思考将监考人员消极监考的行为定性为教学事故,以此引起监考人员的高度重视。学校要让监考人员的行为有章可循,而且是有章必循,尽可能地制定关于监考人员监考失职的详细处理规定。相应地,学校也应对监考人员进行适当必要的监考技能的培训,培养监考人员洞察学生舞弊倾向的敏感能力,提高监考人员反考试舞弊的技能。
三、监考人员的理念与角色
1.监考人员的困境
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等描述了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是如何进行道德问题推理的。他通过询问儿童一些假设的故事中的问题来收集资料。其中一个作为经典的道德困境的故事,是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在欧洲,一位患有癌肿的妇女快要死了,医生认为有一种药可以挽救她,它是同一城市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制剂。该药售价昂贵,药剂师又索取比造价贵10倍之多的药价。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他的每一个熟人借钱才够要价的一半。他对药剂师说,他的妻子要死了,要求把药廉价卖给他,或是让他延期付款。但药剂师则说:‘不行,我发明了这种药,我将用它赚钱。海因茨是那样强烈地想得到这种药,于是钻进了药剂师的仓库,为他的妻子偷窃了药物。这个丈夫应该那样干吗?”[1]219-220儿童基于各自对这类道德困境的判断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类似的困境对于大学生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也常常遇到,需要教师作出理性智慧的回答。高校期末的专业课考试中,学生舞弊现象是层出不穷,手段百出。监考人员也是看在眼中的,不少人在监考结束后常常会抱怨不已,很反感监考,深感监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教师戏称监考是对自己良心的折磨。
监考人员面对学生的舞弊行为往往是采取口头警告和一些轻微的制止措施,而没有提交学校处分。大家如此做的原因主要是基于这样两个事实的顾虑:一是当前社会的就业竞争太激烈,许多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学生也难逃毕业就失业的现实困境,更遑论因为考试舞弊,档案有污点的学生了;二是许多学校规定,凡是因为考试舞弊违纪受到处理的学生在毕业时均不得授予学士学位,同时还要受到相应的处分,且处分不得撤销。
面对这样两个事实,监考人员不再像以前抓学生考试舞弊义无反顾,转而变得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很多人是选择了放宽要求。监考人员面临这样的道德困境:如果把考试舞弊的学生提交学校处理,那么学生的该科成绩记为零分,受到记过处分,处分文件放入档案,不得撤销,毕业时不得授予学士学位。监考人员不忍看到学生因受到作弊处分不能获得学位,不忍看到学生在毕业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先输了一步。但是,监考人员每每看到学生考试舞弊,自己却放宽了要求,有纵容之嫌,内心又很痛苦,监考人员面临的困境是双重的:一是放宽对学生考试的要求,让学生眼前获利,却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不利,可能会导致学生今后认知和行为的偏差,而且对其他诚信考试的学生明显不公正;监考人员心理上也很难接受。二是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学生当下就会受到严厉惩处,今后的毕业和就业均会受到极大影响,但对学生端正对诚信考试的认识有帮助。监考人员不愿意看到学生受到严厉处分的结局,这样无论怎样对待考试舞弊的学生,监考人员都于心不安。另外,监考人员发现了学生舞弊后会想,自己只抓这一个,还有不少舞弊的学生没有被发现,这是否对被抓的这位学生不公平呢?这似乎陷入了悖论:只要有学生考试舞弊被监考人员发现,无论监考人员如何处理,心理都会很难受。
2.监考人员要树立着眼学生的未来,维护公平正义的理念
对此,监考人员要厘清认识,化解困境,要树立着眼学生的未来,坚守教育良知,维护公平正义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严格认真、到位履行监考职责,发挥监考的德育功效。
从监考人员自身而言,要化解困境,主要还是要靠自身厘清认识。前文所述从学校层面来减少学生考试舞弊的行为,已经先后被很多学者论及,但是现实是考试中学生舞弊依然是层出不穷。要让自己能在监考工作中心安,首要的还是要靠监考人员自身厘清认识。
监考人员要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应该一道履行各自的责任。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划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应该是属于后习俗水平,其判断水平是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表现出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进而到良心或原则的定向。表现出遵守契约规定的责任,不仅遵守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同伴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指导作用的动因[2]219-220。大学阶段的学生应该是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具有遵守考试规则的责任。作为监考人员,有责任监督学生履行自己的这份责任,学生的责任就是诚信应考。这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责任的履行问题,都涉及道德判断。
监考人员要认识到诚信考试的要求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的立身处世。自古民无信不立,成熟的商品经济社会依然如此,甚至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处处都在征集公民的诚信记录。诚信是社会对一个公民提出的不可或缺的基本道德要求。
监考人员要从学生的人生发展的角度认识到严肃处理舞弊学生本质上是对学生的帮助,帮助其从偏离的道路上回归人生正道。一时的纵容学生舞弊,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道德认识偏差,在今后的人生歧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走上不归路。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考试舞弊被监考人员提交学校处理后,会又哭又闹,甚至个别极端的还会做出寻短见的举动,内心好像的确很痛苦。监考人员在这个时候是需要一定的毅力坚守自己的原则,一定要着眼学生的未来,切忌被眼前的场景迷糊了双眼。
监考人员要从维护班级所有同学利益的角度出发来坚持严格监考。正如现在高校的国家奖助学金的额度不菲,有高达8000元的,奖助学金的评定主要的依据就是学习成绩,当成绩作为主要评定依据后,其真实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诚信考试的问题就不仅仅是这几个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的问题,而是已经涉及同学之间的公平、公正地竞争问题。如此,监考人员必须具有维护公平正义的理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
监考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坚守教师良知。作为一名教师,一旦承担学生考试监考的任务,就应该恪尽职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按照监考须知的要求处理考试中发生的违纪行为。监考人员要把遵守规则作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学生和自己都要遵守考场规则。同时认识到自己的监考行为也是德育工作的具体体现,要发挥监考工作的德育功效。
3.监考人员要适时扮演好良师和裁判员的角色
诚然,当监考人员置身考场时,站在保护学生的立场,无疑该持有的初衷是防患于未然,此时的角色应该是一名良师。作为良师,在考试开始前,要不厌其烦地向考生严肃宣讲考场纪律,提醒学生打消考试舞弊的念头。在考试进行当中,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检查、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舞弊端倪,提前做出相应的制止措施,制止学生可能发生的舞弊举动。作为监考人员,应该切忌有欲擒故纵的做法,为抓舞弊而抓舞弊。
当发现学生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考试舞弊行为后,此时,监考人员的角色应该立即转换,转换为运动竞技场上的裁判员,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竞赛的公平公正性,把犯规的参赛者判罚出局。监考人员要即刻制止学生的舞弊行为,将考试舞弊学生报送学校做出进一步的处理。
当把舞弊学生送学校处理之后,监考人员在考试结束后依然要扮演好良师的角色,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要及时对考试舞弊进行相应的教育,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树立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
当学校做好了教风学风建设,能够切实执行严格的考试舞弊处理规定,当监考人员能够正确认识考试舞弊的长远危害,树立正确的理念,有意识地在监考过程中发挥监考的德育功效,适时扮演好良师和裁判的角色,定会有助于考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